薛伯清:新媒体早晚会成为第一媒体,但在成为第一媒体之前谁来帮助哺育新媒体成长?靠山吃山,很自然地想到所属的报业集团。可以说是——
传统媒体的草养活新媒体的羊
早在2008年,基于媒体业态的演变大势,薛伯清就向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进言,以谋全媒体应对大计。2009年3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整合《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湖南现代每天传播网,成立三湘华声管委会。体制上的完全融合打通,保证提高了全媒体内部融合的有效性,避免了本位主义下的各自为政、融而不合的尴尬局面。
依靠湖南日报集团这个平台,依托于《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迅速发展。归因就在于从操盘之初,薛伯清就将媒体融合上升到战略高度,这样的结果是“草也茂盛了,羊也更肥了”。华声在线的综合影响力不断上升,2009年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而报纸媒体也展现了“意想不到的张力”:2009年8月改版以来,《三湘都市报》经营收入一直保持50%以上增幅。2010年,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经营收入近2亿元,同比增幅在50%以上,利润达到3500万元。
为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
陈朝晖: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的意义,并非是一根“救命稻草”,相反却——
关于报业的发展走向,陈朝晖自认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当年作为记者在街头对下岗工人再就业进行采访的画面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而“这也许是我们报人明天的写照”,陈朝晖不无嘲讽地说。他援引某著名财经报纸总编辑的话说:“把现在的钱存起来吧,好在5年后给员工开工资。”而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的话也许更现实:“干吗存起来呢?赶快花出去啊,投在新媒体上。”
陈朝晖正是这么做的。
应该说,在传统媒体领域,陈朝晖做得有声有色。作为全国目前仅有的4份地铁报纸之一,陈朝晖率领的《东方卫报》目前日发行30多万份,短短4年时间,就在强手如林的南京报业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广告经营总额每年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早早实现了赢利。特殊的渠道资源,让这份报纸有着特殊的市场价值。
《东方卫报》属于免费派送的报纸,对此,陈朝晖似乎对互联网时代利用“免费午餐”加强媒体黏合度心领神会。在他看来,信息爆炸的年代,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和便捷化,让读者为买一份报纸而穿越滚滚车流到马路对面报亭去的机会越来越小。免费渠道加精准定位,这是《东方卫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传统媒体没有产能过剩只有江郎才尽
薛伯清:从来没有新媒体,只有不断创新的媒体。与其在时间或技术指标上来区隔新旧媒体,不如在创新上一较高下。只要创新不停止,思维不僵化,永远都有新媒体涌现。因为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因此——
面对传统媒体的不断被唱衰和新媒体赞歌四起,面对“报纸消亡论”的四面楚歌,薛伯清声言不必对新媒体恐慌,创新才是生命力。
目前,国内网络广告的市场份额是200多亿元,却有300多万家网站在争食这块蛋糕。除了市场竞争支出成本,还有研发成本、版权支出成本、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等都是网站摆脱不掉的包袱。某种程度上,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了决定网站存续的关键所在。而传统媒体在集约劳动力上占有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新媒体组织架构的再造中享有先天资本:具有新闻资质和整体专业素质的采编队伍,同时能够提供不同传播链条上的内容产品,其效率和效力可想而知。
传统媒体由于几十年历史的积淀和新闻主体资质的原因,资讯的原创和采集优势是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从媒体以及媒体记者的专业度和成熟度上,传统媒体也更占优势;客户群优势,传统媒体几十年的数据库积累对新媒体内容产品及客户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新媒体的客户认知度仍待提高,广告主对传统媒体忠诚度尚不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仍处于胶着状态,恐不能用胜负来判定媒体高下。
新媒体壁垒很低随时可以进入
陈朝晖: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线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壁垒很高,要想进入,谈何容易。而对于通讯运营商而言——
在陈朝晖看来,包括报纸赢利模式探索中的手机报也前途堪忧。作为单一提供内容资源的手机报并没有真正的话语权,处处受制于平台技术和通讯运营商。
这也是陈朝晖为什么染指新媒体,却放弃利用报社内容产品资源的原因所在。在他领导下创立的3家网站与报社之间的关系,仅为资本关系,除此之外,在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赢利模式上,相对保持独立。其赢利模式也不囿于网络广告,而是建立真正独立的新媒体赢利模式,比如电子商务、会员收费制度等。要说相互关系,他认为网站与报纸之间只有品牌支撑和目标群体的呼应。
这也许是报业另外一种全媒体的探索。至于效果如何,仍需时间和市场检验。
陈朝晖笑称:对于传统报人而言,与其去趟互联网我们陌生的“浑水”,还不如走《东方卫报》这样“渠道报纸”的改良路线会更现实一些。
全媒体更强调综合竞争力
薛伯清:做全媒体要有全媒体的姿态和心态,有全媒体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
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的三湘华声全媒体架构已经较为清晰,华声在线也已发展成为规模化的赢利企业,2010年6000万元销售额,利润近2000万元,这在国内新闻网站并不多见。其赢利模式中,针对美国中小企业通讯社打造的华声讯通是一个为政府、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文本、图片和多媒体稿件发布服务的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新闻稿的发布与落地、媒体监测及简报,以及具有针对性的企业区域推广、企业媒介关系培训等,一年销售额在1700万元左右。
如果说新旧媒体取代是个假命题的话,那么全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颠覆体现在媒体的价值和标准在发生改变,内容和营销也在发生改变。过去动辄几十万的报纸发行量可以撬动市场的情形在全媒体环境下效力渐弱。这是一场质的变化,在过去无法解释的事情,在全媒体时代下成为自然。按薛伯清的话说,全媒体整合成就了新媒体的迅速成长,同时反哺传统媒体,达到双赢的效果。
新媒体将是技术派的天下
陈朝晖:大家都看到了新媒体的曙光,但可惜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盛宴——
与其他报社所不同的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东方卫报》并没有走全媒体之路。但是,并非没有新媒体野心。陈朝晖并没有像其他报社那样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因为在他看来,依托报纸原班人马和固定思路走所谓全媒体的路子,无非是挂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上的轮胎或别的延缓沉没的物件,而船沉之后,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他的观点自有依据。从“富士康十三跳”到“几起杀童案件”,这些惊动坊间的新闻传播,大多数人获知信息的第一来源皆为民间博客。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最大的变革在于,削弱了传统媒体话语权和报道权,淡化了媒体和民众之间的边界。在草根为特征的年代,互联网以信息集汇和交互的特性,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广阔,也更及时。
传统媒体记者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因此,陈朝晖认为,报网互动式的新闻网站从根本上并没有多大创新。在他看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犹如火车和飞机,一在地,一在天,就像两个版本不同的平台和软件,势必无法真正融合。传统媒体的核心在于人,新媒体的核心在于技术。而技术恰恰不是传统媒体人的长项。
结论
薛伯清:传统媒体在变身新媒体和全媒体融合中,没有输给独立新媒体的理由,而如何把优势转化成生产力,把生产力打造成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所有报业集团以及传统媒体人面前的课题。
陈朝晖:将来很可能会在经历融合和淘汰后,保留3类报纸,即党报、都市报、“地下的报纸”(即《东方卫报》这样的地铁报)。而都市报的走弱和渠道媒体的走强将是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