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评奖工作近日启动。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作协官网上公布的新修订《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中,除规定“投票实行实名制”外,还加入了对网络文学的参评要求。这是继去年鲁迅文学奖向网络文学“递”橄榄枝后,我国又一个最高荣誉文学奖也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那么,拥有最广大阅读群体的网络文学,在通往茅盾文学奖领奖台的路上还有多少台阶呢?
准入是姿态进入有门槛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参评范围,对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家来说,不啻是个福音。陕西省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长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国家对网络文学重视了,而网络文学也在进步,得到了专业机构的承认。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乐观,一些网友通过对“参评条件”解读,认为茅盾文学奖虽然摆出了姿态,但同时也为网络文学进入设置了“门槛”。
中国作家网站公布的《关于征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的通知》中“规定”:“重点文学网站推荐的作品,应为评奖年度范围内(4年内)在本网站发表并由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作品,推荐时应征得著作权人和出版单位的同意,并提供样书。”网友“离经叛道”认为,中国作协的态度很明确——网络文学参加可以,但必须已经出书。网络文学存在于网络,出书毕竟是少数。显然,这就是一道大多数网络文学难以跨越的“门槛”。有网友评论说:“网络文学本身就是在网上一边连载一边跟读者互动修改,真出书了,严格意义上说就不算网络文学了。”对此,中国作协发言人解释,有这个限制,是因为茅盾文学奖要求是成形的、确定的作品,不出书的网络文学还存在修改等不确定性。
各网站热情众作家冷对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已开始向“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等征集参评作品”。新浪、起点中文网、榕树下等各大网站闻讯后显现出很高热情;一些网站甚至会同当地作协共同商定申报作品。不过,网络作家们对此反应则相对平静甚至有点冷淡。《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等网络历史小说作者曹三公子去年曾参评鲁迅文学奖,虽通过了初选,到终评便悄无声息了。对于茅盾文学奖吸纳网络文学参评,他表示:“未敢奢望,似是一遥远之事。”写过《潜伏在办公室》《上班奴》等职场书的作家陆琪则认为:“网络文学注重市场性,传统文学奖看重的是文学性。特别有市场的作品,那些评委都不喜欢。当年余华的《兄弟》卖那么好,不是也没评上?余华都评不上,别说我们了。”据了解,更多的网络作家持观望态度。有位网络作家甚至表示:我写故我在。拿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对网络作家来说,网民读者的点击和喜爱比得到主流奖项认可更重要。
能否登奖台靠作品说话
文学评论家洪治纲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只是发表的媒介不同,作品的质量应该不问出处。上海大学一位教授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经过12年的发展,已呈现出令人难以忽视的态势。茅盾文学奖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可以看出主流文学圈对网络文学发展的认可,和对这一不同载体文学样式的接纳。不过,说到底,网络文学要登上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关键还是要以作品说话。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文学没有达到传统经典的水平。网络写作兴起后,一些人将网络写作当成职业,有些写手每天写一万字。这实际是商业驱动下形成的写作模式,导致很多网络作品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长久酝酿就迅速推出。这样的高速创作,很难酿造出醇厚的好酒。“传统经典作品之所以不朽,在于它们的人文情怀。它们的描述不仅为了满足七情六欲,而且反映了整个社会和时代,也展示了作家对人、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作为陕西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的陈长吟也承认,和主流文学相比,网络作家还没形成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