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郑周明:微博需要文学在场

时间:2011-08-25 21:49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文学报 点击:
今天的微博平台,在众多用户心里,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环境,更多的成为一个传媒平台,这是最初谁也未预料到的局面。在它出现时,文学评论界像面对手机文学一般认为微博是另一个值得介入的平台,尤其是手机文学在多达2.7亿移动网民中成长为产业链时,更是

  今天的微博平台,在众多用户心里,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环境,更多的成为一个传媒平台,这是最初谁也未预料到的局面。在它出现时,文学评论界像面对手机文学一般认为微博是另一个值得介入的平台,尤其是手机文学在多达2.7亿移动网民中成长为产业链时,更是对微博平台的潜在能力给予厚望。

  

  短短两年过去,微博的成长和变化令人惊叹。传媒的快速介入,文学的一再缺席,让人始料未及。文学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快速信息喧闹时提供自己的宽厚营养,这些问题是值得文学界重视的。而我,也想借此文章谈一谈微博环境中文学的“退让”与“再介入”问题。

  

  2009年,国内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媒介,当时并不惹人注意,普遍认为是一种社区化的即时聊天工具,是快速文化消费的补充,是对博客长文的冲击,这就是微博。每一次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即时涌入新闻评论、文学展示和文化批评的内容,这是它们本身公共性的天性,需要在各种公共环境里为自己和用户搭起一座桥,在这个虚拟时代里,桥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快速。那么在微博这个环境里,我们可以说,这座桥仍然存在,但几乎已经像是面对面,即时交流的优势让人不需要迈步分毫就能看到对方的状态。

  

  于是,微博文学成为了新的关注点。在最初的环境里,微博指向了博客的对面,是对博文长文的反抗,是更多喜欢“短平快”用户的真实需要,那时候,我们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某些知名博客作者宣称,不介入微博。不同的内容消费创造不同的媒介生存,微博到底适合什么内容?2009年我们看到微博仍然处于新生时期,娱乐消息、民间新闻、消费信息、个人絮语以及微文学混杂在一起,其中因价值肯定而受关注的微型文学得到了讨论。相比手机文学,微博文学有着天生的限制,手机文学最初被认为也是微型文学的发育地传播地,只有极短的文学作品是适合手机阅读的,但手机这个载体本身在发展,大屏幕手机的流行促使手机阅读软件变得开放,作品的长短不再是个考量,手机文学真正成为了电子书旗下的一个分支,被放到了电子阅读层面去发展。而微博文学则不同,140字的限制让它没有更多向上生长的空间。

  

  2010年10月新浪微博推出了首届微小说比赛,大赛甚至吸引著名作家王蒙来参与,微小说比传统微型小说更进一步地细化了文学需求,是针对年轻人产生的内容创新。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微博文学受限于140字,极短的字数意味着它本身蕴含的文学性将受到质疑,像慕容雪村认为微小说只是小说的片段,路内也认为140字的篇幅很难把小说拉开差距。这只是一个危机,另一个最大的危机在两年间开始显现,我们可以在微博上找到王蒙、莫言、苏童、余华、北岛等几乎大多数知名作家,他们都拥有几万几十万的粉丝数量,完全比得上一本畅销杂志的公众影响力,但同时也可以说,他们所代表的文学是“不在场”,他们并不关心如何使用微博,为当代文学创作、批评与交流作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微博可以是发布一些博客上新文章的通告板,可以说些无关痛痒的闲话,也可以弃之不理,唯独不是让它活起来,让文学的魅力无孔不入,深入力所能及的网络媒介里,与大众对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家们和文学批评家们无以言对微博呢,曾经也是书信往来,我相信不是精力不足,忙而无闲的原因。作家阎连科在微博中说,有朋友对他说,作家开微博不是危险就是无聊。这句话虽透露了一种偏见,但也表明了一种普遍评价。我对它的理解是,微博不属于文学,微博对文学产生伤害,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微博大环境入手,这两年微博的发展的确快速覆盖,用户很快在微博里专注起了微博所擅长的方向,一个是围观明星生活,一个是分享时尚消费信息,另一个是最受重视的时事快评。我们会发现,这三种内容满足了凝聚人气的条件,也满足了公共发声的需求。在另一边,文学展示和文化批评则遇到了一点障碍,140字的限制让文学展示显得无可发挥,这点韩寒是最好的例子,他所擅长的博客杂文无法体现在微博上,微博上的句子,只会拉开他与其他微博妙句的距离。此外,微博的即时性与身份的虚拟,让一个作家的发言环境更为娱乐化,这体现在微博回复上,任何句子都不承担责任和形象,没有人知道你是谁,那么你也就可以不重视,随便闲聊式的回复微博,这使得一条微博下的评论看上去很多,但真正在回复的却很少。

  

  换言之,这就是微博对文学的危险,人与人的非面对面,让语言变得轻浮流于情绪化。而每当出现重要时事,激动的网民会要求知名人物发表看法,其实是要求名人为其代言,而且只能是谴责性的批评,无论名人是哪个领域的。

  

  我认为,正因为微博大环境的一方强势兴起,一方无意经营,让原本备受看好的微博,失去了文学的在场。

  

  这个现象在最近甚至显现得更为沸沸扬扬,微博一度成为具体道德伦理的代言场所,令中央媒体大为惊讶它的发展和中心化。

  

  时评推进,文学退出。我想,这并不有益于微博这个媒介的成长,多元化的有营养的内容提供,是它未来最好的动力。这里需要激烈的批评,也需要温和的理性,需要情感的宣泄,也需要情感的交汇。

  

  正因此,微博的文学如何在场也就值得讨论一番。

  

  一、文学创作的分享

  

  微博虽困于字数限制,但并不限制作家对作品的想法。网络文学的兴盛表达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年轻一代人仍需要文学。面对使用微博的70后、80后、90后,作家们不该放弃这一阵地,这里可以不危险,更可以不无聊。有大量的读者也会有潜在的初写者,他们希望获得来自成功一辈的指点或交流,即便是零星片语,只要来自真诚的经验,那必然会对某些人产生帮助,如果因此让读者或初写者获得阅读和写作的真乐趣,那诚然是好事一桩了。作家阎连科在其不多的微博里,谈了新作的出版经过,谈了对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点看法,也谈了几句对创作环境的评价,这种真诚的看法也必然获得同等的回复和尊重,也可以说是难得的看法,经验式的交流。而诗人芒克在其微博上或发表些零星的新写诗作,或是传递国外文学近况,有诗意也有新闻。

  

  但真正这样做的并不多,甚至说很少。作家的责任在其作品里,读者里,历史里。微博可以补充一点这方面的功能,在上面不时透露新作品的开写,大致的情节或角色,不仅仅是与读者的分享,实际点说,何尝不是有助于将来的出版热销宣传呢。至于对自己作品的一点看法心得,对文坛对创作的点评,对人生经历的体悟,更是有智慧有态度的声音,并不伤害自身的文学追求。

  

  微博的管理方也注意到了微博的交流问题,时常请名家来接受网民提问,在一小段时间里回答自己专业内的问题,无论是问题质量还是回答,和线下讲座问答并无区别,效率还更快。作家们,何妨重视一些微博,这里有无数读者和新人,这里需要更多的“文学性”来融合这个时代。

  

  二、文化批评的态度

  

  这是个需要更宏观态度的时代,需要文化学者的解释和宽容,仅仅自己明白还不够,将自己的态度与大众共享交流也是学者精神的一部分。

  

  作为批评者,也许承担得起“责任”二字,公共的责任,学术的责任,以及启蒙的责任。无论这些在今天看来是多么被轻看或者蒙蔽,也仍需要共同的作为。微博的时事评论以其快速、专注、膨胀而成名,人们很容易聚焦于一件时事上,又很容易转移到另一件时事上,每次聚焦,然后移焦,事情一件一件接踵而至,让网民应接不暇而充满挫败感。

  

  这里恰恰不是人文学者应该放弃的地方,相反是需要更多热心更多耐心的地方。现代派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失去耐心,二是漫不经心。这两点仍在我们身上,并且也体现在每一次公共关注上。人文学者所面对的文化批评,同时也是文明批评,对历史人道的态度,在每一个吸引人气的地方,都需要这样的声音,从前是广场,现在是网络,无论是在博客长篇大论,还是在微博一语中的,文化批评关注的是同一类人,同一时代的人。

  

  文化批评对城市、对人道、对人居伦理、对历史今昔的看法都会引起反响,只有经过声音的集聚讨论和思考,才有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现在的微博更多的是微观评论,有理性分析也有浮躁喧哗,我想文化批评的宏观视野能够带来预先的把握,从整体理解到局部分析,才能客观理智地解决某些问题。像评论家葛红兵,是少数喜爱新媒介,善于使用它的学者,他的微博既有整体态度也有细节探问,在非理性冲动前保持理性态度,一起就事论事,推己及人。许多时候,的确知名学者一句话的出现和转发就能让人们冷静下来思考。

  

  从公共性层面上说,文学关怀与文化批评都是在做保存记忆和历史和解的终极道义。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需要有深思熟虑有现实关怀的声音,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愿意听到一些来自作家和评论家的看法,不仅是信任,也是交流。

  

  说到底,微博的文学是否在场,是否愿意在场,与微博无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自己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师

作者:关美红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条理性的科学分析,阐释和剖析了不良心理、不良情绪、人格障碍、性心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