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很多作家毕生追逐的梦想。贾平凹以《秦腔》摘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后,陕西作家能否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成为当下陕西作家乃至全国作家关注的焦点。
经过层层筛选,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申报工作接近尾声,我省7位作家的7部作品向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发起冲击,包括孙皓晖的《大秦帝国》、红柯的《生命树》、高建群的《大平原》、马玉琛的《金石记》、叶广芩的《青木川》、冯积岐的《村子》及郑征的《东望长安》。记者昨日获悉,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在为贾平凹的《古炉》进行紧急研讨,希望能赶上这届茅盾文学奖的末班车。
最有希望的作品之一?
孙皓晖:如获奖,我受宠若惊
我省作家此次冲击茅盾文学奖的七部作品中,《生命树》《大平原》《金石记》三部作品由省作协申报,而《青木川》《村子》《东望长安》是由太白文艺出版社申报的,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则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申报。
内容厚重的《大秦帝国》已产生了强大社会影响力,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今年陕西作家作品中最有希望获奖的一部。昨日,西安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远在海南的孙皓晖,他表示:“一切顺其自然。”
孙皓晖原非专业作家,他告诉记者,创作《大秦帝国》的初衷是为了对自己前几十年关于中国文明的思考进行相对的总结,“秦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却被扭曲了两千多年,秦对中国文明的贡献有目共睹,却也是被误解的最严重的朝代。创作这部作品就是想体现我对中国文明的思考。”
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要凭借这部厚重的作品去冲击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孙皓晖坦言:“这部小说的第一生命肯定是文学,因为没有文学小说是不成立的。但我写作品时,希望人们关注理论和文明要超过作品的文学性本身,事实证明,人们对《大秦帝国》理论和文明的关注的确超过了文学的本身。而如果能获得文学大奖的肯定,我自然是受宠若惊,这对我来说绝对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即使已经向茅盾文学奖发起冲击了,但孙皓晖依然不是专业作家,他告诉记者,由他担任制片人并创作的文献纪录片《华夏根脉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刚刚写完,有望于“五一”后开拍。
弥补多年前失之交臂的遗憾?
高建群:我有千分之一的机会
多年前,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曾入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终评,但最终遗憾地与茅盾文学奖失之交臂,也有铁杆书迷曾遗憾地说过“错过《最后一个匈奴》,是茅盾文学奖的错”!昨天接到记者电话后,听闻记者是从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那里获悉,省作协已经确定将《大平原》申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了,高建群说“放下心了”。
“作为小说作者,当年《最后一个匈奴》落选茅盾文学奖,我当然觉得非常遗憾!不过,后来《匈奴》被改编成电视剧引起了强烈反响,而出版社又再版了这部作品,还有万千书迷对《匈奴》的支持,我觉得社会给我的褒奖已经足够了。今年《大平原》能再度入围,我秉持着热情参与的态度,至于获奖的希望有多大,如果有一千人参加评选,那我获奖的几率是千分之一,如果有两千人参加评选,那我获奖的几率就是两千分之一。”
能否蝉联获奖?
贾平凹:还没这种先例
作为文学大省,只有三个申报名额,实在是僧多粥少。对此,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告诉记者,省作协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包括他本人、李星、畅广元、李国平等作家评论家在内,评委们讨论非常激烈,甚至经过了三轮投票才最终确定了三部入选作品。“其中肯定有遗珠之憾,但也非常无奈,毕竟只有三个名额,而近年来我省的创作又非常集中。”
贾平凹本人的《古炉》能否参加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呢?他说,《古炉》发表于2010年,但出书是在2011年,现在能否参加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还没有最后确定。《古炉》责编孔令燕告诉记者,他们也正在紧急商讨,希望《古炉》能赶上参评的末班车。
记者追问贾平凹是否想过蝉联?他笑说:“好像还没有这种先例,虽然这次中国作协允许上届获奖作家参评,但毕竟蝉联还是史无前例的。张洁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但并没有蝉联。顺其自然,作为作家,不能苛求太多了。”记者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