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揭晓,备受关注的作家韩寒凭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获得“年度小说家”提名,最终无缘奖项。去年,他的博客杂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同样获得提名,空手而归。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该文学奖创办人之一、评委团团员谢有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肯定不是对他(韩寒)这个人或作品有偏见,反而我觉得他的《1988》非常好。我自己也很意外,我自己是投了他的票的。”
以“独立、公正、创造”、“反抗遮蔽”为原则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迄今仍被认为是当今国内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学奖项之一,评委集合了国内文学界有分量的评论家、文学研究者与文学编辑。所评对象或为大家,或为被遮蔽的新人新作。同时,这也是惟一一个把评奖过程对媒体与公正人员开放的文学大奖。按理说,任何一个奖项,只要坚持稳定、独立的价值评判标准,就是“公正”的,即使有作家数度被提名又落选,也不至招来“阴谋论”的揣度,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评奖的价值标准是不是真的明晰?也就是说,既然被提名,那么得奖与落选的原因最好有个说法。
翻查了网络旧闻,发现去年关于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报道中有一则写道:“本届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委分析韩寒杂文与该奖失之交臂的原因时表示,韩寒在文章里敢说,如果在网络上进行浅阅读可能还可以,但是作为纸质媒体出版,里面的观点和行文还需要打磨,提炼得更精深才行。与梁文道这类作家相比,他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差别,文字深度不够。”这位评委具体是谁,在报道中隐去了。
两条新闻引起的联想是,好像有一种现象,很少看到某个人对韩寒的直言批评,无论在哪个领域里。毋庸置疑,韩寒的博客直言社会问题,言辞幽默,观点犀利,曾有人把他比作童话故事《皇帝新衣》里的那个小孩,说了别人都看到但却没胆子说的话。他拥趸者众,乃至在挑剔的文化知识界,也尽得褒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韩寒各个方面都只能被夸赞,也不意味着他就此被剥夺了受“批评”的权利。从长远来看,对一个年轻作家,严肃、中肯的批评指正显然比泛滥的夸赞更有帮助,大家仿佛都觉得这是个触霉头的事。
稍有人生阅历的人都懂得“批评”的价值,绝不是单向“负面”的,至少表明一个人受到重视,不然谁会浪费时间来琢磨你呢。但另一方面,我们阶级斗争的文化思想余留至今,又让人很容易‘歪曲’批评的善意。上周看导演冯小刚的微博,得此启发,他写:“陈光标做慈善有点高调,引起一些人的批评甚至还被一些媒体讨伐。行善的人接二连三被肆意攻击,被审查被逼着晒发票,捐了钱却像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真是比窦娥还冤。”你看,在愤怒的情绪里,“批评”很容易被穿上马甲,叫“讨伐”、叫“攻击”,变得很不“善良”,如此“面目可憎”,怎敢枉自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