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网络文学作品竞争茅盾奖
评奖条例再次修改,史上最大评审团将首次实行评委实名制
记者舒晋瑜
继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将网络作品纳入参评范围之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向网络作品抛来橄榄枝。
赫然有八部
在6月16日举办的茅盾文学奖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茅盾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表示,在已经公示的177部符合参评条件的作品中,网络作品有7部。
与去年网络小说进军鲁迅奖评选的状况相比,这一结果显然乐观得多。第五届鲁迅奖从1008篇(部)参选作品中筛选出130篇(部)备选鲁迅奖作品进行公示,符合参评条件的网络文学作品有31篇(部),入围作品只有一部《网逝》,入选比例为3%,且最终和鲁迅文学奖失之交臂,但当时因网络小说首次纳入鲁迅奖评奖,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茅盾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解释说,中篇网络小说的字数要求与鲁迅奖评奖条例无法兼容。网络文学一般篇幅较长,一些中篇小说就能达到60万字,鲁迅奖规定中篇小说篇幅要在13万字以下,致使一些优秀网络作品无法入围。
但茅盾奖的宗旨恰恰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因而,在鲁迅奖评选中成为障碍的篇幅问题,在茅盾奖的评选中成了必要的通行证。
续写作品没戏
为何有7部网络作品具有参评资格?胡平解释说,参加茅盾奖评选的网络作品,必须是在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发表,并且经过正式出版的作品。之所以强调出版,是因为出版过程本身便是对作品的筛选、修订和加工过程,既是传统小说出版的必要环节,也应是网络作品不可缺少的程序,必须得过这道门槛。另外,很多在网络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还在继续往下写,反而因此错失良机。因为茅盾奖的评选条件规定,所有多卷本都应在全部完成后才能参评。否则,如果作品前后质量参差,也将是遗憾的事情。
“茅盾文学奖要衡量作品的整体质量。就现在的网络作品创作情况看,越有名的作品越是多卷本,似乎已经成为规律。”胡平说,因此很多有名的网络作品,如《盗墓笔记》,就因为这种原因没能参评。
仍然是一个姿态?
“网络文学纳入鲁迅文学奖评奖,表明了中国主流文坛对网络文学的接纳和欢迎,其象征意义大于获奖意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曾如此评价鲁迅奖评选中网络作品的铩羽而归,“一方面必须承认网络文学作品与获奖的传统文学相比,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上都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一部分评委对网络文学还缺乏了解。这次网络文学获奖的缺失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应该花精力来研究网络文学的审美标准,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同时思考有没有可能设立单独的网络文学评奖。”
造成网络作品没能获鲁迅奖的不足,能否在茅盾奖评选中有所改观?这次参评是否也将仅仅成为评选的噱头?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令人难以忽视的态势,当代人的阅读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都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可以看出主流文学圈对网络文学发展的逐渐接纳。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何开四表示,网络文学的现状比较倾向于流行化、娱乐化,与主流文学欣赏品味尚有一定差距,短期内网络文学作品得奖的可能性还比较小,但随着网络文学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不排除诞生优秀网络作品并获得大奖的可能性。
《条例》说行就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说,评选条例中表明:“评奖办公室向中国作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大型文学杂志社和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等征集参评作品,”而这两部作品都是新浪推荐的,因此得到评委会认可。
王海鸰的《成长》由新浪网拥有电子版权,因而享有推荐理由;郑彦英的《从呼吸到呻吟》则是由于参加了“30省作协主席小说巡展”并获得二等奖,由起点网推荐而享有参评资格。这两部作品虽进入参评范围,但显然有别于读者对网络文学约定俗成的印象:不是在网络上率先发表,语言不具有网络特色。
“不妨当作一种信号。”王海鸰说,不管评上评不上,传统作家的小说能以这种方式作为网络作品参评,就是一种对网络文学的正名。王海鸰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应以积极的、发展的目光看待网络作品,不断扭转对网络文学的看法。“新华网、人民网也在网络发表新闻,能说他们是网络新闻吗?网络作品不是人们过去以为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过去多少作家以不用电脑写作、不上网为荣,认为是一种坚守,但他们会渐渐落伍。‘迎合’和‘与时俱进’是有区别的。”
网络标签是参评通行证
一般情况下,读者或评论界总是认为,传统文学作品水平要高一些,传统小说放在网络作品中评选,看上去类似网络文学的“少数民族”,或许更有优势。王海鸰说,不论是网络小说和纸媒小说,最终是凭文字说话,不是凭载体说话。她表示,自己写作多年,此前从未有作品上报过茅盾文学奖,包括自己比较满意的《大校的女儿》。她抱着平常心看待《成长》的参评:能评上最好,评不上也是意料之中。能被新浪上报参评茅盾奖,王海感到很意外,并且心存感激,因为新浪网完全凭着读者的点击和反馈上报。
在7部网络小说中,顾坚的《青果》(昆仑出版社)名列其中。对自己的作品参评茅盾文学奖,顾坚称并不意外。他说,自己的处女作《元红》完全是在线写作,在网络点击率累计超过一亿。《青果》未出版之前就在新浪上推荐,仍然是从网络上走出来的小说。“我是传统小说意义上的写作者,但习惯在网络上贴出来,写的过程中与网民互动。”顾坚说,《元红》的影响之大,完全颠覆了他原来的生活轨道,使他从商人成为《扬州日报》的特聘作家,并参加了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培训。《青红》的创作就是因为有了在鲁院的学习,而更加成熟精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