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没有负担才会有乐趣。”
【调查】
青春文学质量参差不齐
不管是小李每天“追”的网文,还是小吴爱看的玄幻小说,或者是小慧喜欢看的言情,这些小说若是出书成册或是在网上的文学论坛中都会被归纳为“青春文学”。
在书店,这类书能角逐销售排行榜,在网上它们能保证点击率,但是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商品”。
记者了解到,很多“青春文学”来自于点击率高的网文,那些网文有固定且愿意掏腰包买书的读者群,商家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便联系网文的写手,不久后,一本本小说就在“青春文学”区域销售了。先不谈这些小说是否有尊重历史,就在语言措辞上,有些小说的语言措辞十分不雅,还有一些小说甚至错别字成堆。
再看标题,就拿“穿越”的题材为例,总是离不开“妃”、“妾”、“姬”,即使内容轻松搞笑,相对健康,但是这些名字给的暗示,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那就是“华丽丽‘红果果’的诱惑”。不过也有名字带点诗意的小说图书,但是充斥在这些“妻妾”、“姬妃”中,总觉得有点弦外之音。
还有,存在内容的同质化现象,同一题材的“青春小说”,都是有套数的,就像校园题材中的男主角和配角的形象可以参照“F4”,即使当年的“流星花园”热已经过去,但是“F4”的形象魅力还在校园小说中延续。道明寺和杉菜是在校园小霸王欺负弱小中产生“火花”的,这种“恃强凌弱”的一面往往会在现在的校园小说中无形地被放大。
【专家】
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
对于当今校园内流行的青春文学,沪上专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孩子自我放松的一个渠道,需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新读写》杂志主编钱汉东表示,自己也曾翻阅过这些题材的小说,觉得孩子们可以在闲暇时翻翻,但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些青春文学为何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因为这些题材的文章将当今最流行的‘悬疑’、‘科幻’、‘高科技’等元素都融合在一起,符合孩子们好奇的心理。有的孩子喜欢玩古装游戏,觉得这种游戏的体验和感受很新奇。”著名媒体人秦畅说,每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喜欢的事物,这和各自情志发育有关,也与周围的社会氛围有关。当今社会是多元的,对于这些现象的存在,家长需要给这些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强行阻止。
“学生们学习生活比较紧张,需要发泄的渠道,每个时期都有热门的元素。现在流行的穿越等题材的校园青春小说,将科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一些学生获得乐趣、放松心情,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开来。”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他身边还有一些学生动手写这些题材的微型小说,反映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和困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黄玉峰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从来不约束孩子课外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课堂上,黄玉峰则给每位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每人买一本《悲惨世界》。阅读完毕后,每位学生要交流、讨论各自的读后感悟,通过这一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回归经典阅读,并在讨论中教会孩子们关注社会、学会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