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阳泉文学呈现初步的繁荣局面—访省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杨占平

时间:2011-08-27 23:48来源:阳泉晚报 作者:田杰 点击:
8月23日,阳泉宾馆,山西作家沿太行山革命老区红色之旅采风团自娘子关归来,星夜入榻。探望杨占平的作家少,当杨占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似乎还沉浸在那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握手,寒暄,话题由采风和后赵树理写作这个概念展开。 记者:这次红色之旅对文学创作有

  8月23日,阳泉宾馆,山西作家沿太行山革命老区·红色之旅采风团自娘子关归来,星夜入榻。探望杨占平的作家少,当杨占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似乎还沉浸在那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握手,寒暄,话题由采风和“后赵树理写作”这个概念展开。

  

  记者:这次红色之旅对文学创作有什么意义?

  

  杨占平:此次红色之旅采风活动,作家们将沿着太行山红色革命老区由北向南依次行进,途经6个市16个县。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吸取创作营养、掌握鲜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点燃创作激情、创作文学精品,为革命老区的发展进步歌与颂,展示新形象,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鼓与呼,提供新动力。

  

  记者:“后赵树理写作”这个口号是怎么提出的?它强调的是怎样一种文学精神?

  

  杨占平:“后赵树理写作”是山西的一些评论家、编辑针对当下的创作现状,认真总结研究近几十年来山西作家的写作思想与艺术特点之后慎重提出来的。

  

  山西文学从上世纪40年代赵树理文学产生影响到50年代形成山药蛋派,开创了五六十年代山西文学的辉煌,打好了基础。“文革”结束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青年作家以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在全国文坛产生冲击力,被称为“晋军崛起”,这是我省的第二次文学高潮。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以省作协主席张平为代表又写出一批好作品,在全国产生影响。前两年是第三次文学高潮,涌现了葛水平、李骏虎、王保忠等十几位在全国文坛叫响的作家,应当对他们的创作在理论上有个提升和研讨。

  

  “后赵树理写作”这个口号在《山西文学》等媒体上出现后,在全国全省产生反响,也有一些争议,认为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同赵树理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面临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他们与赵树理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我以为这批中青年作家选择的直面现实、努力揭示生活矛盾的精神追求,致力于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强烈的悲悯意识与人文关怀精神,坚守民间立场,深入思考和真切表现普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等等,都是对赵树理文学观念的深化和拓展,是新世纪赵树理文学精神的体现。

  

  这批青年作家靠时尚的文学观念、敏锐的对现实的观察能力,写作出优秀的作品,是对前几代作家的继承与超越。我指的继承是指关注民生的态度,超越是指他们观察看待问题更有个性。在一定意义上,这些作家对山西文学来说是新的辉煌和希望。因此重要的不是“后赵树理写作”这个提法,而是这些作家有了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全国有了一席之地。

  

  记者:作为一名评论家您认为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如何交流互动?您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

  

  杨占平:就创作而言,其实是件极具个性的事情,是一种个体艺术。但从接受美学理论来讲又不仅仅如此,因为一件文学作品需要评论家评论,需要读者阅读,如果没有评论、阅读,就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举个例子,如果文学是一辆自行车,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就分别是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两轮一起动,文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如果只一个运动,便是畸形发展,对文学不利,对作品创作不利。

  

  一件作品成型后,作家没意识到的,评论家理论上给予提升,这其实也是对作品的提升,同时也能达到指导读者阅读的作用。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不存在主辅,是相互促进关系。二者如果能够和谐健康发展,有良好的互动交流,会达到双赢的目的。

  

  记者:您认为阳泉文学目前呈现怎样的态势?

  

  杨占平:阳泉文学近十几年来呈现一种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经过几代作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呈现初步的繁荣局面。这很不容易,对阳泉文学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阳泉有一批中青年作家在不断成长。以侯讵望、刘慈欣、小岸为代表的阳泉作家群正在逐渐形成,同时一批业余写作爱好者对文学的极大热忱也使得阳泉文学圈不断壮大。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自各条战线,从事着不同类型的工作,又对文学情有独钟,这使得阳泉的文学创作有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共同构成阳泉雄厚的文学创作队伍。

  

  其次,阳泉文学出现了好的优秀作品。我们2001年到2009年举行了三次赵树理文学奖,阳泉的作家每次都榜上有名。李月丽的短篇小说奖、小岸的中篇小说奖、刘慈欣的儿童文学奖,写作方式不同,题材、体裁各有特点,艺术上有各自追求,但无一例外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当然还有一些未获奖的优秀作品,我们也在持续关注着。

  

  再次,阳泉文学的发展与一批文学组织者的勤奋工作、努力分不开。文联、报纸、广播电视共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好的环境,使得作者们的劳动成果能得到肯定与鼓励,这对于文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对阳泉来说文艺评论是短板,您认为如何改变这种先天不足?

  

  杨占平:文学评论需要丰厚的理论素养,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多是大学老师或文化单位搞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士。阳泉大专院校少,搞文艺评论先天不足,评论滞后于文学创作不足为奇。

  

  我在这里强调一点,评论应该关注大的文艺范畴。我不仅仅评论文学,也评论艺术,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何改变阳泉目前评论的弱势局面,我认为,首先要及时发现有潜力的评论人才,给予足够重视,让其逐步成长起来。其次,有志于搞文艺评论的作者必须对评论有清晰的认识,寻找到不足,积极借鉴其他文艺家长处。相信通过本地文联、媒体扶持,评论者自身得到提高,一定会涌现一批有潜力的文艺评论人才。

  

  杨占平,笔名杨品。现任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至今共有200多万字的评论、传记文学、散文问世。出版有评论集《文学创作探秘》、《面对市场经济的文学》,理论专著《电视剧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国文学与山西》、《马烽评传》,传记文学《赵树理传》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奖、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等多种奖项。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