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智:文学中的“彭宇事件”
时间:2011-11-02 23:47来源:新港发展周刊 作者:李有智 点击:
次
在现代文学史上,最先关注并描写了类似事件的,是鲁迅先生,他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1919年)写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女人,在快速飞跑的人力车夫面前,横截过来,虽然车夫敏捷让道,老女人还是兜到车把上,倒在车前。关于这篇小说的意义,迄今已形成固定阐释
在现代文学史上,最先关注并描写了类似事件的,是鲁迅先生,他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1919年)写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女人,在快速飞跑的人力车夫面前,横截过来,虽然车夫敏捷让道,老女人还是兜到车把上,倒在车前。关于这篇小说的意义,迄今已形成固定阐释模式:以劳动者的崇高品德比照出了知识分子的“小”。今天看来,这种释读显然过时了。小说根本不在于比较知识分子与劳动者孰优孰劣、谁大谁小,它的本意仍然是批判国民劣根性诬陷、反噬恩人,一种极端变异的超恶心态。小说主人公亲眼看见老女人“慢慢倒地”,并未摔坏,可她偏偏“装腔作势”也就是假装被撞、倒地、受伤。主人公怀着“憎恶”的心情见证了一切,并断定车夫扶起老女人属于“自讨苦吃”。以下情节如车夫的身影霎时变得“高大”起来云云,系作者受当时社会上“劳工神圣”思潮影响,附加上去的,与全篇明显脱节。这是一篇未完成的小说。1933年,鲁迅发表杂文《经验》,可以看作是对《一件小事》的补充或者注解。在文中作者拈示出历史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先前许多人经验过了,由此留给后人“坏影响”,那便是,只要事不关己,还是远远地走开为好。鲁迅以他人所不及的明察洞见直指病灶:
“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便是牺牲换来的坏处。”
当代文学中,王蒙短篇小说《风筝飘带》(1980年)较早地关注了类似事件,小说中的北京老太形象,可谓《一件小事》中老女人的翻版,又是30年后不断涌现的“某地老太”的样板。小说情节之一,即诬陷救人者,是当今那些令人气丧、胆寒的事件的“脚本”:从北大荒回城的知青佳原,骑自行车往图书馆复习,他要考研究生,路过八王坟时,看见一个被撞倒在地的老太太在那里哼哼唧唧,撞人者早已逃遁。佳原毫不犹豫,将自行车上锁,停在路边,扶老太太回家,结果:
“老太太的家属和四邻把他包围了,把他当做肇事者。而老眼昏花的老太太,在周围人们的鼓励和追问下,竟然也一口咬定就是他撞的。”
此时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赶到现场的派出所民警们“聪明得像所罗门王”,他们让佳原找出两个现场证人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他本人就是撞人者。最后佳原被讹去现金7元、粮票2斤,此事方才罢休。这是发生在1975年的事情,王蒙认为这与时代风气相关,因为当时全民学过一阵荀子,“大家信仰性恶论”。叙事者(或作家本人)忍不住发问道:“是老年人的错乱吗?是一种视生人为仇的丑恶心理吗?”小说其实也暗示了,不仅是1975年的全民学习荀子,再往前推,“阶级斗争”以及其后“文革”时期人与人互斗,所有这一切均养成了“视生人为仇的丑恶心理”。
文学具有先见性,鲁迅说,“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包括描写社会上的恶,以为人世的警省;然而,当此种恶如癌变般扩散开来,到了绝非“一把铜元”或7块钱、2斤粮票所能解决的程度,则又远远超出了作家想象力范围。或许,这也是文学面对此类事件反而哑口无言的缘故罢。F107
李有智:学者,现居南京。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