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几个“奶兄”,只对李贵一人有重点描写,正像四位奶妈中也只描写过李嬷嬷一个。第九回宝玉要去上学,见贾政接受训话,贾政呵斥了宝玉一顿,又问:“跟宝玉的是谁?”下面就是李贵的戏:
只听那边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姆之子,名唤李贵。向他说道:“你们连日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到念了些湖言(周校本是“湖言”,即江湖之言)混语在肚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吓的李贵双膝跪地,摘了帽子,磕头有声,答应是。又道:“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掌不住笑了。……
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屏气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李贵等一面弹了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可听见了不曾?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跟主人赚些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赔(周校本是“赔”而非“陪”)着挨打受骂。从此后可怜见些才好。”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李贵道:“小祖宗,谁敢望你请,只求听一半句话就有了。”
所谓“三四个大汉”,就是四个奶妈的儿子,李贵等大约已经二三十岁,方可称“大汉”。这一段的描写,却写他在贾政的威严下,吓得战战兢兢,像个小孩子,充分显示了奴隶压迫制度的严酷。李贵没有文化,居然背诵出《诗经》中的诗句,但把“食野之萍”说成“荷叶浮萍”,造成了喜剧性效果,却也因此使紧张的气氛得以松弛,也未尝不是李贵大智若愚的表演。后面对宝玉的几句话,又是把抱怨和劝谏包含在诉委屈的话语中,真是曲尽人情,活灵活现。
值得鉴赏的是宝玉称李贵“好哥哥”,固然因李贵是奶妈的儿子,可以这样叫,但这里主要表现宝玉对李贵的歉意,亲切热情套近乎,平常大概是不这样称呼的,因为毕竟是主仆的阶级关系。李贵称宝玉“小祖宗”,说明李贵十分明白自己和宝玉实质上的名分差异。曹雪芹善于通过人物之间不同的称呼写出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人情世故。
从小说整体来说,李贵是衬托宝玉的配角,但具体到上面一段文章,可以说倒是宝玉成了李贵的配角。前面提到茗烟代宝玉祝祷的那一段,也是同样的技巧。这又是曹雪芹写人物的一项长技绝活。
到闹学堂风波骤起,在众学童大打出手,闹得不可收拾之际,又是李贵出场,平息是非,解决矛盾。这一节描写,使李贵的精明能干跃然纸上。他对风波中的各方,根据各人的身分和背景,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最后实现了息事宁人、现场解决的最佳结果。
对主人宝玉,是哄的态度,宝玉要直接找老师贾代儒告状,李贵劝解说:“哥儿不要性急。太爷既有事回家去了,这会子为这点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到显的咱们无礼。”对“准领导”贾代儒的孙子贾瑞,则是在表面的尊重中批评:“这都是瑞大爷的不是,太爷不在这里,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众人看你行事。众人有了不是,该打的打,该罚的罚,如何等闹到这步田地还不管?”贾瑞辩解说:“吆喝着都不听。”李贵笑着说:“不怕你老人家恼我,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就闹到太爷跟前,连你老人家也脱不过。还不快作主意,撕罗开了罢。”
对小厮茗烟,则是“压”和“唬”的态度,先是“喝骂了茗烟四个一顿,撵了出去”,当茗烟还插嘴时,李贵两次喝骂,让茗烟“不敢作声了”。风波终于平息,主要由于李贵高明的处理策略,曹雪芹艺术地展示了一个下层奴仆的智慧和能力。二知道人点评说:“茗烟逞凶家塾,贾瑞不能禁止,李贵以一言止之,贵诚不愧青衣之长哉! 然茗所以受制于贵者,以贵在家塾无欲心也。”【6】100王蒙在《红楼启示录》里评赏“李贵平乱”的段子,也颇生动有趣:“幸有大仆人李贵,相当干练地平息了这一场大闹。由仆人来平息处理主人的纠纷,颇别致。李贵的处理原则是:一、基于权势地位身份,宝玉秦钟只能胜不能败,金荣只能败只能磕头道歉。斗了半天,‘势’在那儿呢,‘势’不是靠金荣贾瑞能斗出什么变化来的,最后,对这个势不忿的人只能向这个势再次确认。二、适当降格,不同意‘回’这‘回’那,而是就地解决,把责任扣到贾瑞身上,数落贾瑞几句为宝玉秦钟出气,也是大事化小的意思。三、抑制激进勇敢分子,喝斥茗烟‘偏这小狗攮知道’,‘仔细回去好不好先捶了你,然后回老爷、太太,就说宝哥儿全是你调唆的!’表面上是喝斥茗烟,实际上也收到了为宝玉降温的实效,盖此事上宝玉并无光采也。李贵的这套处理乱子的经验,也是有道理的。”[7]48在宝玉和秦钟死别时,又是李贵发挥了作用:“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乃是弱症,未免炕上挺矼的骨头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床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添他的病症?’宝玉听了方忍住。”而当秦钟死后,“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在这样的人生大关大限上,茗烟就难以像李贵能给宝玉以劝解安慰了。或者“李贵”谐音“里贵”,虽然是一个奴仆,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展示不寻常的内涵,显人品之贵重。
参考文献:
[1]林方直。 红楼梦符号解读[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2] 补充版本情况林方直。 红楼梦符号解读[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3] 涂瀛。红楼梦论赞[M].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庚辰本版本情况?庚辰本批语引自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5] 王墀。增刻红楼梦图咏[M].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M].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本文所引《红楼梦》目录(目录改成回目)及原文,均出自海燕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周祜昌、周汝昌、周伦玲《石头记会真》,后不再一一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