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水浒中的通判不是一个闲官

时间:2013-07-17 14:08来源: 作者:刘传录 点击:
  宋江不想上梁山,把他逼上梁山的第一推手是闲通判黄文炳。《水浒传》介绍黄文炳,“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黄文炳的哥哥黄文烨是个大善人,他对弟弟的作为很担忧,骂他说:“又做这等短

  宋江不想上梁山,把他逼上梁山的第一推手是闲通判黄文炳。《水浒传》介绍黄文炳,“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黄文炳的哥哥黄文烨是个大善人,他对弟弟的作为很担忧,骂他说:“又做这等短命促掐的事!与你无干,何故定要害他?倘若有天理之时,报应只在眼前,却不是反遭其祸!”!”《水浒传》把一个热心为朝廷干事,不渎职的黄文炳作为反派,而把宋江、朱仝私放晁盖、宋江、雷横作为忠义之举,恐怕有点本末倒置。其实通判不是一个闲官,黄文炳也不是一个贪官。


  黄文炳的官职是通判,宋代通判不是知州的属吏。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选派文人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这样看来通判不是一个闲官,有关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府州大小事宜通判和知府有同样的最后决定权,知府不能独断专行。通判还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当然监察的对象主要是知府,并能直接上报朝庭,公务量不在知府之下,所以通判不是一个闲官。


  北宋末年的朝政腐败,蔡京当权,江州知府蔡九是当朝权臣蔡京之子,黄文炳拜访蔡九“撞着府里公宴,不敢进去”。连知府家门都不敢出入,监督也是形同虚设,因此只好住在无为军这个“野去处”,当个“闲通判”。不过在府州军监这一级政权中,军一般不设通判。黄文炳这个通判也只能是个闲人。


  黄文炳是闲人不闲,江州浔阳楼墙壁上那么多题诗,他偏偏看中了宋江的那一首,而且马上就嗅出了宋江诗词中的“反意”来,不能不说其政治嗅觉的灵敏。写反诗罪该绳法,黄文炳深知这一点,为了慎重起见,他又再读再品,一句一评得出题诗的是个自负不浅、不依本分的配军,最后才得出“这厮无礼!他却要赛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的结论。第二日拜见蔡九知府是先打听“京师近日有何新闻”?当蔡九知府告知东京小心歌谣,他马上分析出谣言所隐藏的祸端,这才抖出浔阳楼的反诗,建议知府立即捕人,以防意外,可见其颇有心计,办事干净利落。宋江被捕后深知死罪难逃,在戴宗授意下,他“尿屎秽污全不顾,口里胡言乱语,全无正性,浑身臭粪不可当”,装疯装的逼真,瞒过了众人,就是瞒不过黄文炳,可见有眼力。为救宋江,吴用是绞尽脑汁,先用计把圣手书生萧让及玉臂匠金大坚“骗”上山,然后请萧让模仿蔡京的笔迹写了家信,又请金大坚刻了“翰林蔡京”的图章盖在家书上,吴用自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被黄文炳一眼识破。从家书上过时的图章这个极不为人注目的地方,识出破绽,这也是的确不简单的。这一切都说明,黄文炳缜密精细、敏锐善断,有着非凡的才干,同时还有着关心国事的忠心。黄文炳说得上是一个非等闲之辈。从这个角度讲,黄文炳揭发宋江的反诗,是尽忠尽责,并不是“害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女人20多岁很关键:100条人生哲理

作者:张家林

20多岁的你,可能还没有体会到,人的一生中,人脉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当你战胜一个巨大的困难,或者抓住一次绝好的机会…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