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整治科研腐败顽疾,透明公开是苦口良药

时间:2014-07-03 17:36来源: 作者:南灵 点击:
从人员上到监督上,仔细分析科技机构的腐败系统如此“成熟”,关键点是在于不够透明公开。科研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政府部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很多具有保密性,同时科研能否成功,能否有实际结果也有一定的概率性。因此,科研经费很多时候也就说不清、到不

去年至今,广东科技系统内近50名官员因“科研经费”落马,其中多涉及部门“一把手”,发案集中在科技资金使用、分配及信息工程发包环节,揭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新华网7月3日)

马克思主义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技术进步是我发展的根本。然而,如今科学系统却被传染上了腐败毒瘤。俗话说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科学系统的腐败可谓是面面俱到,堪称中国式腐败典范。

在人员上,高知识份子沦为腐败头号要犯,从广州市科技信息系统违纪违法系列案件共涉及45人中,“ 一 把 手 ” 有10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9%;在方式上,“人情往来”是主要手段,同事、师生、同学等熟人关系,形成了庞大腐败圈;在贿赂上,形式多种多样,大到汽车、金条、名表、购物卡、贵重酒等,小到宫牛黄丸;在项目审批上,“人治”大于“法治”,靠的是企业“公关”、行政单位的一人说了算;在资金管理上,暗箱操作、专业欺骗无所不用其极;在监督上,内行走过场,外行静悄悄,专家意见走过场。

从人员上到监督上,仔细分析科技机构的腐败系统如此“成熟”,关键点是在于不够透明公开。科研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政府部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很多具有保密性,同时科研能否成功,能否有实际结果也有一定的概率性。因此,科研经费很多时候也就说不清、到不明,也就给科研机构滋生腐败提高了“保护伞”。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因此,认为,对于科研机构的腐败,也必须加强公开透明,然权力和经费使用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有效防止科研机构的腐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字海寻趣:精彩的语言艺术

作者:刘青顺

本套书将会把读者引入一个由字、词、句所带来的既博大精深又美丽动人的多彩世界。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