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科研苹果被偷事件有些蹊跷

时间:2014-10-24 06:36来源: 作者:熊丙奇 点击: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此次作为科研新品种的苹果被偷,确实有些蹊跷。按理,既然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应该有安保,但据科研人员称,为保护科研基地,果园围栏一共三层,除了栅栏还有铁丝网,除此,似乎没有其他安保设施,包括监控设备。因此,在苹果被偷之后,拿

“这是用于研究的苹果,我一个也舍不得摘,没想到被一夜偷光了,估计偷的人也不知道这些苹果的价值远大于吃。”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副所长韩明三欲哭无泪,17日晚上他还在北宅毕家村果木培育基地查看用于科研的苹果新品种,没想到18日一早再来发现3棵科研果树全被偷光。而这已经进入了历经6载的科研收尾阶段,如果投入市场估计每亩将为果农节省3000元~4000元。(半岛都市报10月19日)

对于这起“科研成果”被偷事件,出人意料的是,有大批网友不是指责小偷破坏了科研,而是怀疑科研人员自己动了手脚,以被偷为名,延期交出科研成果,或继续申请科研经费。这是科研生态破坏,科研公信力丧失之后,科研人员面临艰难的不被信任的处境。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此次作为科研新品种的苹果被偷,确实有些蹊跷。按理,既然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应该有安保,但据科研人员称,为保护科研基地,果园围栏一共三层,除了栅栏还有铁丝网,除此,似乎没有其他安保设施,包括监控设备。因此,在苹果被偷之后,拿不出监控录像,现在只有科研人员自己对案情的陈述。不清楚当初这一科研项目立项时,是否考虑过科研基地安保的费用,为防止科研因偷盗出变故,是否考虑过加强安保,配备监控等问题。如果没有考虑,只能说太大意、不严谨了。

而且,小偷这次做得也比较绝,把3棵树的苹果全部偷光,只剩下几个小的苹果,也是说,把整棵树的科研苹果全部弄掉,这给人的感觉是,成心对着科研干的,否则,偷普通苹果树,也不至于偷得这么彻底。难道小偷别有用心?

另外,科研人员已经向警方报案,那么,这件事应该由警方发布信息,现在,警方正在调查,消息就已经由科研人员公布,将其定性为被小偷偷盗,这会不会影响警方的侦破?

要消除网友的质疑,当前唯一的办法是由警方追查,当然,追查的难度有点大,毕竟只有3棵树的苹果,而且据科研人员称,“警方也认不出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苹果尚在研制阶段没有推广,恐怕只有我能认出来。”最终追查的结果,可能会是不了了之。如果这确实是一次小偷偷窃行为,那么科研人员为自己的不谨慎付出了沉重代价,小偷也需要被谴责,可是如果这是科研人员有预谋的一次销毁自己并不成功的科研新品种,那就涉嫌学术欺诈、侵吞国家课题经费。为此期望科研机构和警方一起启动对此案件的调查。

我们期待警方和科研机构的调查,能消除网友对科研人员行为不端的质疑,但从这一事件,也需要反思,我国的科研公信力已经岌岌可危,必须改革科研管理制度,拯救科研公信力。为何网友们会质疑科研人员自己动手脚,除了案情有疑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一些科研人员不是用心思在学术研究上,而是在怎样申请课题、折腾经费、炮制成果上,对于基础学科研究,炮制成果主要手法是包装论文、买期刊版面,而对于应用型成果,有的则和企业搞假合作,搞假样品,编造假订单,出具假的经济效益报告,以此推论,在科研苹果上做假,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整个科研环境,都是学者认真做真的研究,把科研经费用到刀刃上,也不会在出现科研成果被盗、被毁之后,引发大家的质疑。

值得提醒的是,在健康的学术环境中,科研失败也是很正常的。允许科研失败,才会有科研创新成功。但我国的学术环境,并不宽容失败,于是科研就成了没有失败的科研,凡是科研,都一定要取得“成果”,这导致科研立项“锦上添花”,给已有成果的研究者,也催生了弄虚作假、搬弄成果(从一个项目的成果搬到另一个项目)、炮制成果的行为。这需要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舍得智慧全集: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作者:刘德荣

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她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悟出舍与得的道理,人生每一天都会焕然一新。大胆进取是一种…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