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个关系生源让重点小学校长欲哭无泪
时间:2012-08-29 18:10来源: 作者:闹市一博 点击:
次
我国择校风波不断的根本原因无疑是优质教育资源奇缺且分配不均,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教育资金缺乏科学的分配。钱没有用到刀刃上,往往是经费集中到了重点中小学校,造成好的学校越好,差的学校越差的格局,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平衡。所
截止到8月23日下午6点,持续两天的小学报名结束了。在家长们抱怨“入学难”时,郑州某热点学校的校长却难为哭了。她说,学校就225个位,而通过各种渠道递到她手里的“条子”700多个,她不敢开一条缝,否则就会引起否则就会引起“决堤”。入学不仅考验了学生和家长,有的学校校长也喊“难”。
这位校长说:“这两天,通往办公室的楼道是上锁的,因为我知道,这把锁一打开,响个不停的就不只是电话了,还有敲门声。我也不想躲,也不想换手机号,也不想玩失踪,可我真的不知道接了这个电话,我能给他们什么样的答案,也许更多的是失落。我很清楚,家长们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对学校的信任、认可,但很多时候,我怕这种信任、这种认可。你不敢看他们满怀信心地来了,最后很失落地去了。我不想看到孩子那双期盼的眼睛里,最后流出的是泪水。每到这时候,我都觉得特别心酸。”
无独有偶,7月3日晚上,聊城城区新建的阿尔卡迪亚小学一年级报名,家长通宵排队,排到4日早上一共排了300多人。这所学校4日早上开始接受一年级报名,但是3日中午就有家长在学校门外等着了。3日晚上,众多家长通宵排队。记者4日凌晨一点赶到时,已经排到近100号。早上7点多学校还没开门,外面的家长已经排到了280多号。记者在学校门口看见,家长从学校门口沿墙排着,大多数人都带了凳子或者凉席和被子,有的甚至直接躺在校门口睡觉,还有一些人坐在凳子上睡着了。在排队的家长中,有不少是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4日8点,该校正式接受报名,这时已排到310多号,家长队伍出现拥挤,该校安排了四五名老师和保安维持秩序,进校前先要进行“初选”,值班老师现场检查户口本等各种证件,证件不合格或者不在片区的在“初选”中就淘汰掉。一些家长排了一夜得知不符合报名条件,哭着求老师给个机会,有的跟现场工作人员吵起来,要求现场给个说法。
“昔孟母,择邻处”,古时,孟母为教子三次搬家;如今,为了正在读小学、中学的孩子,许家庭开始“迁移”。为了节省上学、放学路上奔波的时间,许多父母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尽管租房陪读各有各的理由,其中一个原因是择校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择校,学校和家的距离确实很远,不得不租房。
为择校户口挂靠公厕。今年5月,广州市小学开始统一报名。今年,广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比例控制在10%以内,择校比往年更困难,一些家长为让孩子上名校四处奔波。同时,名校严查以择校为目的的“空挂户”,在报名的家长中抽查过去三年的水电费单。此前,曾有一名家长为让孩子上名校,将其户籍挂靠在地段内的一个公厕。为了上名校,不惜托关系走后门将户口挂到名校周边,甚至出现户籍挂在公厕的事件并不新鲜,也并非广州一地,问题是这一现象无休止目前没有得到任何改观。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导致要上好的小学、初中,动辄仍需以万元计,一些家长不惜拿出家中非常有限的积蓄,甚至有的“倾家荡产”。这能怪家长吗?这是家长们的无奈与心酸,户口挂靠公厕之举,不过是家长为了节省点择校费而已。
郑州某小学225个学位引来700多个关系户,逼哭校长也好,山东聊城一小学报名家长通宵排队,报不上名当场落泪也罢,以及“学生家长伴校而居”、“户口挂靠公厕”等层出不穷的怪事背后,从本质上说,都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无奈选择,俗称“择校”。那么为何有怎么多家长不惜血本择校呢?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分配失衡。目前,我国教育优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其实,就在城市,也有学校布局不合理、新建学校少、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原因。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已由‘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转化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说到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当今寒门再难出贵子已是不争的事实。曾几何时,学生成绩与家庭条件几乎成反比。而如今,正好调过来了,学生成绩与家庭条件成正比,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事实上,城市与农村教育、城市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造成择校风愈演愈烈——大批的农村孩子涌向城市学校就读,城市的孩子大批地涌向重点校,这必然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大幅减少、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农村生源离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越来越远。许多研究者认为,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领域的不平等差距拉大。
在此等社会环境下,谁愿意将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不想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诚然,为了缓解当前花样翻新的择校风,很多地方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有的地方实行划片招生,还有的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当前的择校风。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化解“择校热”难题?这个难题恐怕短期内很难破解。其实上,入幼儿园就难,入(优质)小学更难,甚至有的地方小升初比高考还难。比如,“五一”小长假期间,成都10多所民办学校进行小升初测试,共约六七万人次的小学生赶赴考场。这次考试,不仅是对学生们平日在学校里学习效果的验收,对很多孩子来说,比拼的更是他们参加培训班的补习效果,其中不乏有学生在临近考试的几个月里“脱产”就读“全日制”补习班。补习大战的背后,是学生的辛苦、家长的焦虑、现实的无奈……
由此可见,我国择校风波不断的根本原因无疑是优质教育资源奇缺且分配不均,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教育资金缺乏科学的分配。钱没有用到刀刃上,往往是经费集中到了重点中小学校,造成好的学校越好,差的学校越差的格局,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平衡。所以,要医治这一顽症,必须下猛药不可。否则,比郑州某小学225个学位引来700多个关系户,逼哭校长更迭眼镜的事件还会发生!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