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班后,达州市通川区区委常委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通川区最远的行政村之一的北外镇张金村村民家中开坝坝会,实打实走基层,宣讲党的群众路线,面对面解难题。(4月8日《四川日报》) 听说区委常委会开进了张金村,附近的插旗山村、田家塝村、韩家坝村、肖公庙社区负责人和部分村民也赶了过来。上百名村民与领导干部围坐在一起,摆起了龙门阵。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都注意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些重要项目,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点工程,集中精力认真去抓。这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赞许。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些地方虽然也为老百姓办了实事,但效果却不怎么理想。有的事钱花了不少,事情却没办好;有的事办完后,老百姓并不叫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其中恐怕就有了一个实事的项目如何确定以及如何去办实事的问题了。 而达州市通川区区委常委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通川区最远的行政村之一的北外镇张金村村民家中,不但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更在群众院坝里召开“坝坝会”,将问计于民的精髓真真切切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问计于民,党员干部就要多深入基层,就要放下官架子,真正和一线工人、农民交成朋友,多了解他们的疾苦,多倾听他们的呼声,多化解他们的困难,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凡是他们不支持的,我们就停止搞,凡是他们同意的,我们就继续开创新局,把改革进行到底。 在决定事关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之事时,不怕众声喧哗,就怕一锤定音。我们常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因此,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应当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应当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标准程序、必备步骤。在出台重要民生政策前,尤其需要常问、多问老百姓“这样行吗”,让老百姓基于自己的位置和利益,表达意见和关切,通过收集民意,再对原有方案进行修订、完善。 实践证明,只有勤于问计于民,帮助群众提高增收致富能力,才能保障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真心问计于民,广大人民群众的好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