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健夫:非主流论之层论、话论
时间:2010-11-04 18:25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点击:
次
三、层论 底层与民间,也是讨论主流与非主流现象的关键词,它们背后隐藏的图式是什么?我们不妨这么想象: 有一个立体的金字塔(可以是文学的、时尚的、政治的、学术的、社会的等等),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主流,底层是非主流。 1、上层即主流,底层(民间)
三、层论
“底层”与“民间”,也是讨论主流与非主流现象的关键词,它们背后隐藏的图式是什么?我们不妨这么想象:
有一个立体的金字塔(可以是文学的、时尚的、政治的、学术的、社会的等等),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主流,底层是非主流。
1、上层即主流,底层(民间)即非主流。
2、上层的主流人数少,下层的非主流人士多,少数压迫多数。
3、上层压迫底层,主要是通过暴力、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实现的;底层总是要争取翻身解放,想成为上层。
4、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和通迅不发达,也许会有自在的民间或底层,一切自给自足,与上层无关;但在现代社会,不会有自在的民间或底层。
5、有底层人士,以一种坚守底层的姿态,强烈批评上层,心里其实是想成为上层;也有人从底层成功转型,占据了上层地位,手中拥有权力和公共资源,因底层“政治正确”,便说自己代表底层,或干脆说自己就是底层,他的声音就是底层民间的声音——这种现象不妨叫“底层秀”。最近一些年,有上层人士号召作家进行“底层写作”,其实是“代表底层写作”,不是底层人士在写作,也属“底层秀”的一种。
6、底层想成为上层,往往采用革命的方式,成功之后,仍然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上层为了巩固或延长统治地位,常常采用改良或改革的手段,让一些底层人士爬上高层,缓和社会冲突。
7、更复杂的分层,可分多层:比如,分三层:上层、中层和底层:
A、中间层大——金字塔变成橄榄球,中产阶级多,社会稳定,但很有活力,滚动向前;
B、中间小,两头大,像哑铃,阶层冲突增加,不稳定。
“层论”的优点:
1、“层论”即“阶层论”、“阶级论”,好处就是将阶级斗争学说包括进去,得到经典冲突理论的支持;
2、上层即主流,底层即非主流,定义简洁明了。
“层论”的明显缺点:
过度强调冲突、对抗;主流与非主流的转换造成系统的强烈动荡,大批生命惨遭残杀,社会资源被严重破坏,代价太大。西方的民主政治,特别是美国的民主政治,为了减少底层颠覆上层的革命性破坏,设置了政党轮替和民主选举制度,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程序,底层用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志,让在野的非主流成为主流,既使系统恢复生机,又保持长期稳定。相反的例子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式的改朝换代。
四、话论
“对话”、“话语”、“话语权”、“公共空间”,也是讨论主流与非主流现象的关键词,其背后隐藏着这样的图式:
存在着一个公共话语空间,或公共会场(可以是文学的、时尚的、政治的、学术的、社会的等等),不同的个体和利益团体在里面竞争发言机会,话筒有限,扩音器被人操纵,声音最大的、发言次数最多的是主流,声音最小的,发言次数最少的或没有发言权的,是非主流。
1、多话语权即主流,少或无话语权即非主流。
2、在现代社会的话语背后,是主流意识形态权力、资本权力、知识权力、
暴力和政党(社团)权力以及各种文化习俗长期竞争、博奕或约定的话语规则。
3、在极权社会,公共话语空间只有一种声音,或一个声音,沉默的大多数
只有倾听的权力,没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力;或者,沉默的大多数被动员,被操纵,自己的喉舌变成极权的喉舌,共同发出极权的声音。
4、在西方:古希腊的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是分开的;在中世纪,
话语空间是统一的、宗教的和公共的;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渐建立,话语空间不仅形成公共和私人的两种话语空间,并且由于高度的社会分工,形成了许多专业及社团的话语空间,给交往与对话造成了巨大障碍。
5、在中国:公共话语空间最活跃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大批饱学及能言善辩
之士,凭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诸侯各国,大谈公共治理——王霸之道,最杰出的代表是纵横家张仪和苏秦。秦统一中国之后,特别是普遍实行郡县制之后,话语空间高度统一,但仍有边缘民间的话语空间,有不同宗教信仰的话语空间;从晚清到1949年之前,公共话语空间十分活跃,私人话语空间也有;而到文革时期,禁止宗教信仰,消灭了私人话语空间,全民被动员起来,共同发出极权的声音——连家庭生活也大公无私,父子间划分阶级路线,每天要早敬、晚汇报,饭前还要祝福领袖万寿无疆。从1979到2000年互联网兴盛之前,除公共话语空间外,私人的、专业的话语空间逐渐形成,并产生交往障碍,主流与非主流的对话非常困难。
6、2000年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一个前所未有的公
共话语空间形成了——这是一个虚拟现实的话语空间。人人都有话筒,众声喧哗,你可以蒙面发言,也可以袒露真容,使主流与非主流的对话、对抗成为可能。
“话论”的优点:
1、跟上国际后现代潮流,有大量鲜活的理论资源支持;
2、“话论”比其余“三论”更具可操作性——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并且升级
到Web2.0,公共论坛、名人博客和凡人博客共济一堂,主流与非主流,可以在虚拟的公共话语空间实现哈贝马斯毕生追求的交往理性,也可以展示汉娜·阿伦特倡导的对抗性紧张关系。互联网是全球化的,不分种族,不分信仰,没有国界,没有社会阶层,没有身份识别,传统的主流精英身份完全失效,这使全球交往对话、全民交往对话成为现实。
为了有效交往和对话,不让网下的主流精英逃离网络公共空间,网友们也许需要共同一套约定网络交往规则,避免法国大革命期间那种“多数人的暴政”——在网络世界演变为“多数人的唾液”。
“话论”的明显不足:
相关理论艰涩难懂。
表1
分类
|
图式
|
主流定义
|
非主流定义
|
伍论
|
行进中的队伍
|
多数即主流
|
少数即非主流:
先锋和落伍者
|
圆论
|
平面同心圆
|
权力(中心)即主流
|
边缘(民间)即非主流
|
层论
|
金字塔(或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
|
上层即主流
|
底层(民间)即非主流
|
话论
|
公共话语空间
(公共会场)
|
多话语权即主流
|
少或无话语权即非主流
|
备注
|
本表由钟健夫2008年3月31日制
|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