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要通过小说《西游记》,来解读中华民族文化的性格及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真相。 八 在国人眼里,恐怕再也没有比《西游记》更熟悉的故事了,《西游记》为什么这么容易进入人们的记忆?明明知道它是虚幻,为什么要比真实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取经是到国外寻求治国长生之道,是开放国门,向别人学习。望见美丽的天国,谁不愿意前往? 《西游记》的中间部分是打打杀杀的人妖、人神斗争过程,这是剧情的主题,也表现了一个人一生的主题。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更是耐人寻味。 悟空是个石猴,表明了人来自自然无机界,但具有灵性,决定了这个猴子要过人的生活,跑到人间,跟随人类与大自然斗争,同时不得不接受神的安排。这是人类文化的共同之处。 人的追求总是无限的,所以向往神的层次,要通过各种斗争和渠道走向神,这是就剧情的中间部分,是人生斗争的表现和过程,也是整个人类史的过程,人类一直在朝着自己心中的“神”迈进,这是宇宙的目的,也是神的目的。作为人,他一生的界限锁定在神之下,但又想过神的生活(神的意义在变,代表自由)。 《西游记》的剧终有个很有意思的情节,说师徒四人取了无字真经,很失望。但,这是经的真谛,本来就没有什么有字真经,真经是取不来的,整个过程就是“真经”,有了文字就不是什么真经了。佛祖说,真经不轻易传人。 真经不是传来的,而是自己斗争和体悟的过程。真经永远在神那里。别人的东西你是拿不走的,而只能远远的观看。失去自我地照搬他人何其难也! 宗教式的天国并不属于我们。 九 但是,师徒四人要的是有文字的“真经”,他们是为着人间的目的服务的,佛祖不得不答应他们,但两个差役还是榨取了他们的礼物。要为自己挣得一个有形的功绩,必须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他们得到了“真经”,非常欢喜,去报答等待他们许久的专制王朝了。 终久,他们还不过是人罢了。当孙悟空被招安时,他就成了秩序的维护者。 师徒四人的取经、修炼虽是宗教行为,却是为着人间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完成唐王的差遣,说到底,为了一个专制帝王的意图而跋山涉水,不远万山。 这是《西游记》的现实性。理想性再高,也摆脱不了现实目的。 这样,《西游记》以向外邦取经的虚幻开始,到回归传统的结局收尾,最终的理想归于现实,归于强大的儒、道文化,国外的“真经”,仍是一场虚幻,一场空。 作为最高理想而存在的佛教,最终没有实现,只能作为令人向往的“空”。 越是不能实现的理想,越是令人向往,同样,越是令人向往的理想,越是不能实现。 永远都不能实现的理想,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对人类有着永恒吸引力的理想,永远都不能实现。 孔子为人类设计的“大同社会”,一直未能在现实社会实现过,然而,却为我们所向往。 一个绝对完美的东西,是现实永远无法企及的,却永远对现实起着引导作用。人类需要“理想”。 “理想”补充了现实,弥补了现实,成了现实的一部分。 理想存在于现实中,存在于历史中;现实存在于理想中,也存在于历史中;历史存在于现实中,存在于理想中。 《西游记》只能出自中华民族的笔下,因为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的经历和感触的描绘,对国人来说,它具有更多的亲切感。 十 《西游记》中现实的人物除唐僧外,几乎都是虚构,《西游记》几乎把传统的神都描绘进去,但大多不是从人转化而来的,而是本来就有、自古就存在的,这表明了故事的宗教性。宗教预先设定一整套神的谱系,层次分明,等级严格。 严格地说,《西游记》表达了佛教思想及其修炼过程,其中也有某些道教思想及其修炼,但不占主导地位。 这种原始的宗教处处表现了人要与自身的欲望作斗争,这是人与自身关系的表现。与自身之外“魔”的进行斗争,是人与自然斗争的表现,也是人与自身斗争的延续。 这是宗教修养的根本主旨,即战胜自我的过程。 另外,宗教中包含的自我意识在《西游记》中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孙悟空是最能表现人的主观自我的英雄,最能对天怀疑和不满的人物,他是人与自然和社会斗争的体现者。孙悟空有强烈的自尊、自爱、自信精神,虽然整个剧情表现为人与妖魔鬼怪的斗争,但孙悟空也与天斗,与佛斗。这是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 妖、人、神在《西游记》中等次分明,处在不同的等级制上,其中的妖向往人的生活,人想修炼成仙成佛,这也隐喻了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意识,是以神的绝对主体表达人的相对主体。 我们看到,《聊斋志异》中的鬼怪人神就不尽是如此,作者对万物一视同仁,表现出人鬼和谐的局面,在这里面,人也有坏的,鬼也有好的,并且大多数鬼和妖具有人的本性,有的还救人。如此,《聊斋志异》表达的只能是中国的传统故事。 十一 我们发现,小孩偏爱《西游记》,表明小孩多一些幻想性,也表明小孩更多一些宗教性。 宗教往往借助故事来表达人的终极关怀、人生态度等等。《西游记》只是平静地讲故事,中国的宗教就是故事,就是人生的过程,就是现实。中华民族的理想就是现实。 相对于师徒四人,佛祖、观音等在《西游记》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像是整个剧目的一条暗线。 但就是他们主导了故事的发生、发展,甚至结局,师徒四人只是表演者,在表演者背后却是佛祖、观音等在安排着,策划着,控制着。真正有力量的,往往隐而不现,若隐若现。 佛祖、观音无论是代表传统、神灵,还是代表支配者,都像一个无形的力量在决定着每个人物的生死、命运和事态。 《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故事,或者延伸之,是讲出了一个人类的故事。人生,甚至人类的开端、过程和结局,本来就是如此地行进的。 十二 相对于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是“反文化”。佛教文化对本土文化进行了否定、进行了反动、进行了刺激,激活了传统文化,为其带来了活力,这是正面文化背后的力量。反文化也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文化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对,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补充。 一种文化太正统了、太封闭了、太武断了,就会走向死亡,要想存活和兴盛,就要允许在其内部和外部都存在反对的力量和声音。这就是“反文化”真正作用。 从统治阶层与民众的关系看,道家主张尽量不干预民众生活,不闻其名,不知其在,稀少往来,和谐共处;儒家着意推崇自上而下的体恤民情,调控、干预民生,圣人治国。 当今的西方社会与儒家治国方略大致相反,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民众左右政局的局面。还有所谓第三道路者。 在一定空间比较优劣得失,难定胜负。孰优孰劣,孰是孰非,暂且不论。 如此,我们需要把其置入“时间”之维进行比较,引入“历史”概念。 人类社会的早期,可谓“和谐”,可谓“理想”。后来出现政治调节众人之事,亦非怪事。民众参与政事,也非偶然。继之,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否又归于“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