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鲁迅与胡适的相反,原因在于两人文化基因不同

时间:2013-04-09 11:52来源: 作者:吴荣 点击:
当社会变革到质变的程度,原有文化即将轰然倒下。儒家孔教在20世纪初遭到各种新势力革命的围攻,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儒家孔教开始黯淡没落,取而代之的新文化运动哄哄烈烈,自由与民主,科学与进步颠覆了孔家庙,新思潮新文化更符合封建社会湮灭的新时期。在

  我喜欢胡适常常为别人题字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字眼上就透露出一种积极的韵味。但是我认识鲁迅却比胡适早,自从上了小学到中学,语文课上总是不会缺少作者为鲁迅的落笔。尽管大家都捧鲁迅,现实我们这些蒙童感觉鲁迅对于我们是艰涩的陌生的难以捉摸的,老师课堂上极尽诠释鲁迅的形象与意义,也许他们也会感到乏力枯燥,也许他们也弄不清鲁迅,只是跟着自己从标准研究所学来的形象鲁迅意义鲁迅刻板地照搬。迟来认识的胡适,只在中学历史课本提起一次,在我那个年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全无涉及胡适的一篇文章,如今比较深入地了解胡适全靠自己的探索。没有途径展示胡适唯靠自己动手,不需要登他的文章在语文教科书就喜欢胡适,这真是个奇怪的现象。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在探索胡适踪迹的过程中突然发现韩石山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韩石山的一部力作,在比较鲁迅与胡适的功过中,更多的是批判了鲁迅。与其说批判,不如说是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历史上许多人物一个公道。“这是令鲁研界汗颜的一本书。”在书的扉页上和封底的某处不大显眼的地方打着这样一句话。鲁迅一直被我们捧到今天,我们评价鲁迅很大程度来自毛泽东的标准。今日上课的老师所阐释的鲁迅依旧是昔日依照毛泽东结论下的鲁迅,然而这种教育在今天却显得有些失败,随着韩石山们的继续研究探索,会给文化界带来一场颠覆鲁迅的运动。韩认为1927年后的鲁迅已然不能称为作家,用革命文化工作者更贴切。“少不读鲁迅”韩给出的理解是鲁迅的文章带有阴暗、狠毒、偏执的特质,想必大家都知道鲁迅脾气暴躁,面目表情自然是狰狞怒目的,年轻人读了会绝望与愤世嫉俗。年轻人必须怀抱希望,才有建设才有成就。年轻人早期就需要多读读胡适,“一来胡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人物,一生提倡白话文,至死不渝。二来他的白话文确实写的好,叙事清楚,说理明白,真可说是如行云流水,明丽天然。梁实秋是个很傲气的人,他就很佩服胡适的文章。三来胡适一生提倡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宽容,主张建设法制社会,这些人生理念和社会理念,都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多读胡适的文章,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理念。”而胡适的学问老了的时候还是以前年轻的那一套,“老不读胡适”也罢。
  
  对于韩石山的观点,我是极大的认同。一直以来,我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胡适,比如到图书馆读他的原著,看别人给他写的传记。即使没有达到李敖那样“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的境界,对于胡适,我还是有点研究的。留学美国归来的胡适博士,拥有新的人生观与社会理念,鲁迅章太炎的那套就显得过时了。提倡自由民主,主张个性解放,宽容忍让,对于当时陈腐社会乃是一副良剂,给年轻人带来更多的憧憬与希望。胡适的文章处处显示他智慧的见解,相比于鲁迅,胡适更具有建设性,从而胡适也就能走得更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鲁迅,这当然有毛泽东的深思熟虑。在激烈的革命下,需要鲁迅这样的战士狂放呐喊,需要鲁迅这面激进的旗帜的推动,这时候的鲁迅更像是革命家而非作家。毛泽东肯定了鲁迅并极力吹捧起鲁迅,胡适思想却被大陆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这就说明胡适此时不如鲁迅了吗?不是这样的,这很明显带有政治色彩在里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
  
  鲁迅的被捧与胡适的被贬,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代帝皇政权在文化里的选择。像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时期,汉武帝图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孔教得以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并独领风骚中国文化二千年。儒家在两个不同时期的相反情况说明文化思想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受统治者的左右,统治者决定采用何种态度,则要视该种文化思想是否符合自己利益。被选择的文化与统治政权乃是相符相成,相互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文化具有选择性特质。
  
  当社会变革到质变的程度,原有文化即将轰然倒下。儒家孔教在20世纪初遭到各种新势力革命的围攻,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儒家孔教开始黯淡没落,取而代之的新文化运动哄哄烈烈,自由与民主,科学与进步颠覆了孔家庙,新思潮新文化更符合封建社会湮灭的新时期。在新文化大潮下,鲁迅与胡适担起了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角色,然而两人的思想两人的文化背景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激进,一个温和;一个主张革命,一个主张改良。他们都对开辟新社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却在宪政与共和的选择下分道扬镳。
  
  鲁迅与胡适走向相反的方向,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的文化基因的不同。不得不提及毛泽东当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这场破坏性极大的文革,乃是毛泽东的那一套与鲁迅的那一套理念搞起的,结果是大革了文化的命,是破坏文化,摧残文化。许多无辜知识分子的命运从此不堪入目,十年文革是一场破坏文化的运动,十年的文化断层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一场大灾难。鲁迅的那一套激进思想也许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的革命起着重大作用,时过境迁它却显得落后与疲惫。当初批判胡适思想,如今胡适思想却很适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批判胡适的声音越来越弱,各类报刊杂志书籍纷纷重新介绍胡适,人们更乐于接受胡适。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选择。在改革开放的新世纪,我们必须务实时下,在多元化的世界里采用开放包容的姿态去触碰各种不同的文化,吸取长处积蓄自己内在发展的力量,中国的文化才有进步的可能,中华民族才有繁荣富强复兴的希望。否则,中国还会经历第二个“文化大革命”的悲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作者:王逅逅

它将是一本趣味无比的书,作者以风趣幽默、富有启发性的哲思语言,让美国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中呈现出它最真实的一…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