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少年得意 且逢家事巨变 提起唐伯虎,人们的印象中便会立即出现一个风流倜傥,疏狂放浪,才华横溢,名满江南的才子形象。在弹词<三笑姻缘>(即:<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又是一个以才子的机警、文人的幽默、对名利的轻视和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多情书生使人们传为美谈的对象。
那么, 在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究竞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悲剧的人物。
唐伯虎,生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1470)。是年岁次庚寅,因而他父亲为他取名为“寅”;寅属虎,所以又为他取字为“伯虎”(古人往往把第一个儿子排行为“伯”)。
唐寅----唐伯虎从小聪敏好学,少年时的他,做完了老师留的作业,帮父亲干完了零活后,就马上跑到自己的小屋里去读书,经常 彻夜不眠,史书上有记载说唐伯虎“每夜尽一卷”。他读的书范围十分广博,11岁时他的琴、书、画便在苏州地区就很有名气了。
成化二十一年(1485),唐伯虎16岁参加乡试,高中第一名,是谓“解元”(寒窗注)。江南为人文荟萃之地,南闱为世所重,所以南闱第一,特标举为“南元”。于是,一夜间,唐伯虎便成为苏州城内议论和赞叹的焦点人物,被人誉为“天授奇颖,才锋无前”的“江南第一才子”。由于他是少年得意,持才傲物,便开始寄情于吟诗作画、山水林泉,浪迹于亭台楼馆、歌榭舞场之间。他父亲为了让他收心,专于功名,便替他娶了亲。妻子是当地秀才徐廷瑞的次女徐氏。
婚后的唐伯虎在妻子的关爱照拂下,过了几年安定美满的家庭读书生活。然而,天不怜人,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1494),唐父由于积郁成疾撤手人寰。就在唐伯虎刚刚料理完父亲的丧事,还没有完全从丧父的悲痛中解脱出来时, 他母亲由于哀伤过度,一病不起,终于不治逝世。不久,他的妻子徐氏也病故;紧接着他唯一的幼儿也夭折了。
唐伯虎这时己经心力交瘁了。料理完4位亲人的后事,唐伯虎又把待字闺中的妹妹远嫁他乡。真是祸不单行,不久后又传来了一个噩耗, 他妹妹也意外地死去了。在一年中相继失去5位亲人的唐伯虎经受了几重的悲痛,使得一向刚强、豁达、豪放的他,几乎要崩溃了。
这一年, 唐伯虎才24岁!
(注1:关于唐伯虎参加乡试的年份、年龄,两份资料有不同说法。待全文结束后我再作考辨。)
二 参加会试 卷入科场舞弊
唐伯虎在遭受了一年之内丧失了5个亲人的变故后,一方面固然是觉得聊无生趣;一方面也是当时士风所然,也就越发“夸诞尖刻”了。
这时的明朝已是中后期了。台湾史学作家高阳在《明朝的皇帝》一书中写道:“士风之坏,坏于宪宗(朱见深)成化后期,由于正人去位, 奸妄塞路,读书人建言则不听,求用则不可,士风流于夸诞尖刻。当时吴中狂士恶礼法,纵酒,不事生产,如祝枝山、唐寅、张灵就是在此背景下有激而然”(第166页)。
到了明孝宗(朱佑樘)接位后,政局有了些改观,驱逐了奸妄太监万安,重用贤德之人,“屡开经筵,不废日讲”(请有学问的人每天为皇帝讲学),这就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因此祝枝山自已虽玩世不恭,却力劝唐伯虎应试出仕。唐伯虎听从劝告,娶了第二位续妻(姓名不详), 闭户读书。
弘治十二年(1499)的春天,29岁的唐伯虎辞家赴京,参加了春闱会试。谁知这一会试,却无端地卷入了科场舞弊大案。
这一场春闱会试,钦派的两位大主考都是当时海内文宗:一个是礼部省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宰相李东阳;一个就是程敏政,其时为翰林院掌院兼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的诰敕(专为皇帝起草诰丶敕等的秘书长)。照定制,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连入闱、出闱各三天,第三场考策论五道,取材于经史时务。策论中有一道关于《四书》的题目,通场都不知出处。
在许多不知所云的卷子中独有两本“条对甚悉”。程敏政决定“会元”就定在这两本卷子之中。哪知三场未毕,外面就知道了,这两本卷子是唐伯虎和另一个江阴有名富人徐经的。而外面所以能知道,又是唐伯虎疏逛自傲的性格所致,出场后得意之余自已吹嘘出去的。
由于程敏政“才高负文学,常俯视侪偶,致为人所嫉”, 于是,有程敏政的政敌傅瀚(翰林院副掌院)指使一个叫华咏的官员具疏弹劾程敏政,说是他事先出卖试题,并主张严办。这样,唐伯虎便卷入了这件科场舞弊案,和程敏政、徐经一起下狱审问。
经调查,内幕是程敏政的仆人受了徐经的利诱,出卖了试题。程敏政难逃失察管教之咎,勒令致仕,后“出狱愤恚,发痈卒”;唐伯虎和徐经革去功名,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这又是一场无端横祸,这场科场舞弊案,倒是便宜了徐经(按律应斩,或充军),倒霉了近而立之年的唐伯虎!
三 灰心颓唐 笃信人生六如
唐伯虎出狱回家后,第二个妻子已离家出走,于是又娶了第三任妻子叫沈九娘(出身不详),从此,唐伯虎的行为越发放浪乖张,所谓“归家益放浪”。譬如,他竟装扮成乞丐在街头行乞,讨取酒钱。这倒并不是说他穷得连喝酒的钱也没有了,那是当时狂士的乖张行为,如另一文人周文斌喜好装扮妇人,徐文长(徐渭)的恶作剧等,是士风所致。用今天的话说,那是所谓的“行为艺术”了。 唐伯虎遭此一连串的厄运,家道也逐渐贫落了,有时却要靠卖字画来维持生计。 这种既狂浪成性,又贫困艰辛的日子度过了几年后,渐渐地对自已的命运产生了疑问,“信是老天真戏我”? 于是,他向佛教的信仰中去寻求答案。他皈佛法,自称“六如居土”,并将居所称为“六如堂”。 六如者,佛家语也。语出《金刚经》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中: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唐伯虎才悟彻人生即如梦、幻、泡、影、露、电,瞬间即逝,皆虚妄空寂。在颓唐、悲观、失望以及从佛经典籍中找慰籍中,度尽了余年。至明.嘉 靖二年(1523)溘然长逝。
一颗天才明星就此黯然地消失了! 唐伯虎,仅享年53岁!
四 笑点秋香 纯属子虚乌有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江浙地区流传了500多年,但历史上的唐伯虎却是的的确确没有点过秋香。 但类似点秋香的故事,在明人笔记小说中出现过。明人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的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 点秋香一式一样的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唐解元一笑姻缘》。而在戏曲中出现唐伯虎的故事的, 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有卓人月据此改写的《花舫缘》。 至于弹词《三笑姻缘》,则是嘉靖时松江金山(现属上海市)人吴毓昌改编的。清末民初时,民间中还流传一弹词唱本《九美图》, 说唐伯娶九个老婆。这是因为唐伯虎的第三任妻子叫沈九娘,一些民间艺人依此臆测猜想,敷演出唐伯虎应另有八个美貌女子的艳遇,以渲染 才子的风流韵事。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秋香这个人物? 有! 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 号秋香。她是金陵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当时“点”她的人很多。那么人称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有没有可能“点”过她呢? 设有! 因为据考证,这秋香是生于明.景泰元年(1450),比唐伯虎足足大20岁,唐伯虎16岁出道时,再怎么风流也不会到金陵秦淮河畔去“点”36岁的秋香吧?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三笑点秋香的事与唐伯虎无关,那是那些好事的文人或说唱艺人强加在唐伯虎头上的。今天,我们应趁此机会为唐伯虎的这椿风流冤案平翻!
寒窗注: 关于唐伯虎参加会试的年龄问题的考辩 台湾历史学家、小说作家高阳,在他的著作《明朝的皇帝》一书中.说到唐寅参加会试是这样说的:“唐寅亦能听从劝告,闲户若读,终于'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此即所谓'解元',而江南为人文荟萃之地,南闱为世所重,所以南闱第一,特举标为'南元',第二年春闱......”(第166~167页),接着便是卷入科场舞弊案。按: 唐伯虎生于成化六年,即1470年,弘治十一年,即1475年,此时的唐伯虎是年仅虚六岁的儿童,相等于现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能参加乡试而高中第一吗? 第二年,即1476年,七岁的唐伯虎能以“解元”的功名参加会试而卷入舞弊案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根据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提供的资料,16岁加乡试, 29岁参加会试是正确可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