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辛弃疾:生前寂寞事,身后万古名

时间:2015-04-08 19:12来源: 作者:博华 点击:
在中华文学的璀璨历史星空,群星闪烁。辛弃疾作为这其中的一颗,用其独特的精神和艺术光芒,吸引着人们仰慕的目光。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格外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唐朝,中华国力空前,催生了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的大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诗

在中华文学的璀璨历史星空,群星闪烁。辛弃疾作为这其中的一颗,用其独特的精神和艺术光芒,吸引着人们仰慕的目光。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格外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唐朝,中华国力空前,催生了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的大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诗宋词,作为两张最为耀眼的文化名片,更是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艺术色彩。唐诗以李杜为尊,宋词则以苏辛称雄。作为中华文化的精英人物,辛弃疾不但在文坛上霸气外露,个性张扬,引领一代词风,确立了豪放一派文坛盟主的地位,在军事方面他也勇武过人,而且熟读兵书,是一位文韬武略兼备的军事家。然而这样一位杰出人物却处在南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一心偏安一隅,忍气吞声,置国恨家仇于不顾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大宋王朝的臣民,虽然他胸中一腔爱国激情澎湃,并一直为收复失地而奔波。然而他的一片衷心却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与喝彩,空怀壮志一生。对精通军事的辛弃疾来说,其人生的宏大抱负在中华民族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本可以有一个充分施展的绝好机会,但却无法得以实现,只好在郁郁寡欢之中,把满腹的才华化作一腔爱国诗情,留给了这个带给他太多遗憾与痛苦的世界,成了我们文化历史上令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济南已被金兵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他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其情其景,真可以说是感天动地。

满怀悲愤,过人的才华最终空无施展的机会,造就了辛弃疾悲剧的一生。辛弃疾在故乡济南沦陷金兵之手后,便追随南宋小朝廷渡江南归。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却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南宋皇帝把金人血洗开封故都,掳走先祖徽钦二宗的国仇家恨并没有当作堂堂大宋一朝的国耻,去激励自己的国民励精图治,振兴国家,重新收拾旧山河,实现国家的统一,而是通过委曲求全,令人感到窝囊的手段与金人周旋,满足他们偏安一隅,做皇帝的虚荣心。在此背景下,辛弃疾渡江南归的四十五年里,真可以说是陷入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地步。只是根据朝廷的一时需要,在地方官任上迁来调去。虽然英雄抱负常在,英雄之气不消,但也只能任凭雨打风吹,像一只掉队的孤鸿,只能眼望着北方的家乡,在有家不能归的盼归心境中,任一怀思乡的愁绪鼓荡着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化做一首首情绪饱满,充满英雄豪气的雄词美文,表达了自己驱除强敌,建功立业,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饱蘸深情,撕心裂肺的呐喊,把一个亡国游子望眼欲穿,收复失地,渴望回家的心情表现得回肠荡气,淋漓尽致。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辛弃疾的一生在爱恨情仇的交织中,将自己孤傲的灵魂浸染在思乡爱国精神的玉液琼浆里,从而生发出一股浩然英雄气,成了中华千古文坛一道卓尔不群的精神风景,让每一后来者频频驻足,不断发出感慨和感叹,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前行的正能量。

一路在苦闷中彷徨的同时,一边却要寻找生命的精神出路。现实无望,不得已便转向了内心的精神世界,这差不多是一切有大作为且留下千古美名的文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辛弃疾也不例外。他借助宋词这一平台,洞开精神的闸门,开怀放歌,将胸中的郁闷和痛苦一吐为快。“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菩萨蛮》本是词中的轻柔抒情小调,在辛弃疾笔下变得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这首词运用传统的比兴艺术,壮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实乃词中瑰宝。“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此词以沉痛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悲愤之情。文韬武略满腹,却无报国之门,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现实的处境却是“可怜白发生”,收复家园,回归故乡,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立意高远,互相呼应。眼前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朝代兴亡更替,犹如悠悠奔腾不息的长江,怀古伤今之情跃然纸上,读来令人顿觉慷慨中透着无尽的悲凉。满腹才华,有志不伸,有才不展,在国家遭受大难的时候,更是令人扼腕叹息。这就是辛弃疾,一个文韬武略集于一身的大英雄,却生不逢时,在现实的炼狱中熬着精神的痛苦,其内心世界该是何等强大啊!

辛弃疾是一个和着人生心酸和苦难,用心生活的人。他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精彩,同时也用他那生花妙笔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虽然词中抒发了他内心的悲焖与愁苦,但读后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叹与遐思,以为这些愁苦承载着诗人的忧民情和复国志。他完全跳出了个人生命的小圈子,将自己的人生充分融入到社会和国家的层面,用诗言志,以词传情,不但拓展了生命的精神疆域,而且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自古至今,人们喜欢辛弃疾,无不是通过他那些美妙的诗词而去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真所谓“苦难出诗人”,“愤怒出诗人”,在辛弃疾身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极文极武的诗词,极悲极壮的人生,极梦极醒的精神状态,让辛弃疾跌宕起伏的人生也变得极度开阔与潇洒,也正是这一点让他站在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全新的制高点,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与敬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尘埃落定:康巴藏族的故事

作者:阿来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