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状元郎绝大多数都是平凡庸才
时间:2013-03-03 21:51来源: 作者: 沧海一滴 点击:
次
不管是唐高宗时的少年状元苏瑰,七十岁中状元的的尹枢,还是连中三元的钱棨、陈继昌、黄观,连中四元的孟宗献……大浪淘沙,烟消云散,状元也未必是真豪杰。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一门十进士,但我们差不多都忘记了他们的名字。相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
不光是现在,在旧时中国人的脑海里,“状元”几乎是上应天象的神奇人物。可当我们去翻阅昔日朝考的状元策论,发现他们留下来的所谓“大作”真的是十分稀松平常,完全不足以传世。
有一年,浙江衢州评选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几乎没有一个是状元身份的。而衢州的赵抃、赵缘督、吾丘衍等人,品味他们留下的文字,几乎个个都比衢州状元留梦炎的水平高啊!不光是在衢州,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读书人其实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现象: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状元,大多数在学术上无所作为、毫无建树。
自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以“试举”即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这一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度从此发端在中国社会绵延、传承了一千多年。自周朝的武则天首创殿试之例后,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七百多位进士科状元,除个别佼佼者外,大多数状元都如同昙花一现,有的堕落者甚至成为了千古罪人,令人唾弃。
如唐代元和九年(814年)连中三元的状元张又新,曾得到过“张三头”的美誉。他担任右补阙时,得知宰相李逢吉要排挤另一位宰相李绅,就主动卖身投靠,充当爪牙,捏造罪名,陷害李绅以及李逢吉的的其他政敌。李绅因而被贬至端州。他还公开扬言这是他干的,借以邀功请赏。他还威胁敢于与李逢吉持不同政见的朝官。李逢吉下台后,张又新一看后台垮掉了,又立马摇尾乞怜地投靠到皇帝宠臣李训的门下。在李训被杀掉后,张又新终于因“再以附谄”被贬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长长的状元榜上,我们看到有很多状元都是因为历史的误会而上榜得志的。在唐文宗时,裴思谦拿着宦官头子仇士良的举荐信,对主考官高锴说:“明年打断了你的脊梁拿状元。”果然不出所料,次年气焰熏天的裴思谦如愿被录取为状元。明代大宦官刘瑾举荐的五十人,居然全部榜上有名。什么“许愿状元”、“自荐状元”等等,明眼人一见便知这些人都是依靠关系走后门当上状元的。“常无名”进状元,完全是唐玄宗李隆基看中这个名字的“道”味,而他本人最终真是个“无名”小卒。明朝的朱棣把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赶下台后,景清被剥皮,方孝孺被灭门十族,受株连达八百多人。明成祖端详着“邢宽”的名字,只道了一声“好”字,邢宽就稀里糊涂地被点为了状元。明朝嘉靖皇帝录取状元“秦鸣雷”,只源于嘉靖皇帝在夜里做了一个梦,在西北方向天空出现了响雷。清代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原定的江苏人王国均为头名状元。唱名后,慈禧太后感到很不爽,就自言自语道:“王国均”不就是“亡国君”吗?免了!在清朝乾隆年间,七十九岁的乾隆皇帝看到胡长岭的名字后,龙颜大悦,立马点他为状元。
不管是唐高宗时的少年状元苏瑰,七十岁中状元的的尹枢,还是连中三元的钱棨、陈继昌、黄观,连中四元的孟宗献……大浪淘沙,烟消云散,状元也未必是真豪杰。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一门十进士,但我们差不多都忘记了他们的名字。相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宋代大诗人陆游、元代大词人关汉卿、王实甫,明代的一流散文家李贽,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等,这些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都不是状元出身,有的甚至连举人都不是。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等干脆就是跋涉在科举之外的闲云野鹤。
我们再看,即使像钱起的应试诗《湘灵鼓瑟》,这种中流作品也已经是万里挑一了。除此之外,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吟咏的唐诗宋词,竟没有一首是在考场上考出来的。明、清两朝科举必考的八股文,不但在考场上没有考出一篇传世之作来,连八股文也作为历史的垃圾被扫除干净了。这大约也是对于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的最大讽刺吧!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