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从古到今有个坏毛病,就是论事论人“一分为一”。比如,评一个人的好,那就是高大全;如果评一个的坏,那就是矮小残。不信,我们一一去看。
昨天看到了北宋名臣寇准。寇天官没的说呀,千古的男一号,“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然而,真的没的说吗?
《宋史·寇准传》中就曾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油灯,虽庖所在,必然炬烛。”试想,在那个点灯燃烛的年代,寇准整晚醉生梦死,大点灯烛,那是多么地浪费。这有点像晋朝骄奢大王石崇的气派了,也有点像某国企在大厅里大燃其价值千万大吊灯的范儿。
目前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书《锦绣万花谷》记载说,寇准一生都奢侈无比。他到各地为官,一旦离任,后任官员收拾房子,一准能看到厕所里结垢成堆的蜡油。后来,司马光教育儿子时,就干脆以寇准的故事作为反面教材,动辄以“近世寇莱公(准)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等为说教之词。
作为熟读《春秋》的进士、大臣,按说寇准不应该这样。这可能与寇准的心路历程有关,史载,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寇相学问非常好,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曾在开运年间的魏王府做秘书一类的小官。寇准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贫寒,可是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母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从书本上学得许多知识和道理。
这段贫穷的日子,可能深深地伤害了他。埋下一颗要回击报复命运的种子。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8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一年后又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22岁升任成安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等直学士等官。
这就是《宋史·寇准传》中说的“(寇)准少年富贵”18岁就成了国家高考第一人,并因此而立即进入高干系列。从9岁到18岁,寇准有9年与寡母相依为命的日子,那种痛苦自不待言。那么,回首贫困往事,心理多少有些变态的寇准怎么能不恶补呢?他要把从前那9年中塌陷的物质生活补平了,最好再补出一个尖顶来。看着解气,想着乐呵。于是,就有前文所述种种骄奢淫逸的行状。所以说,贫穷是万恶之首。穷人乍富赖狗长毛,也是千古一理。顾炎武提出“富贵不能淫”的境界,可能内心也是对这种鬼怪一般的现象的痛恨和无奈。古往今来,做到“富贵不能淫”的极少,往往都是只要一富贵立马就去淫,淫成土豪的鬼怪样子。
然而,寇准虽是骄奢淫逸,但这并不影响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彪炳青史的名相。还有一点须要说明的是,寇准的“骄奢淫逸”基本上消费的是自己的工资,也叫合法收入,而并不是国家和人民买单。从这个角度上看,寇准的土豪当得有点洋气,只祸害自己不祸害别人,属于私害不属于公害。所以,我还是同意他继续做北宋太平兴国五年以来的千古男一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