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媚附权贵争当男宠的初唐文人

时间:2014-02-24 08:41来源: 作者:萧家老大 点击: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一千古名句,来自一心媚附权贵并欲争当武则天男宠的政治投机分子,初唐文人宋之问夜游杭州灵隐寺的离奇故事。话说宋之问因多次改换门庭,卖友求荣,在唐中宗朝被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被贬期间,一次夜游灵隐寺,苦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一千古名句,来自一心媚附权贵并欲争当武则天男宠的政治投机分子,初唐文人宋之问夜游杭州灵隐寺的离奇故事。话说宋之问因多次改换门庭,卖友求荣,在唐中宗朝被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被贬期间,一次夜游灵隐寺,苦思冥想,吟出一妙句:“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而下句却苦吟不得出。这时,只见点着长明灯的禅房里,一老僧正在禅床上打坐。老僧问在窗外走来走去的宋之问:“来回踱步,半夜不睡,莫非得了失眠症?”宋之问说出原委,老僧随口吟出“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老僧能瞬间吟出对仗如此工整的下句,这让宋之问惊诧不已。第二天一早,拜访老僧,不料已无踪影。寺僧告诉宋之问,老僧就是当年跟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写下闻名天下讨武檄文的骆宾王,兵败后骆宾王并没死,而是辗转来到灵隐寺落发为僧。也正是这个离奇的故事,让骆宾王的生死下落更加扑朔迷离了。宋之问的《灵隐寺》全诗为“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有人指出,这是宋之问为往自己脸上贴金,编造出来的与老僧对诗的离奇故事,也是“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政治投机文人最真实的写照。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生于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无显赫门第。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多才多艺,“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见《新唐书。宋之问列传》)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身材伟岸、仪表堂堂,能说会辩的宋之问进士及第,从此踏上了仕途。

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是武皇后实握朝政之时。宋之问以才名与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的杨炯被召分直习艺馆任职内教,教习宫人书算众艺,二十岁的宋之问一夜之间成了一名帝国的宫廷教授。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秋,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家世低微的宋之问为此倍感耀荣,视为得秩于禄的捷径与保障。

武则天喜好文词乐章,宋之问巧思文华取幸。一次去洛阳龙门游玩,武则天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率先成诗,面对通篇谀词,武则天龙颜大悦,即赐锦袍。当宋之问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的谀诗时,武则天嗟赏不已。可怜东方虬锦袍尚未抚热,便被武则天命人夺去,转赐给了宋之问。此中予夺,既反映了武则天对靡丽颂德诗风的提倡,也表现了宋之问这时的创作方向,对他的声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则天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则天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这样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中。

宋之问先转任尚书监丞(管理皇宫各工种的制造、供应和生产等政务)。后又进入奉宸院,担任左奉宸内供奉的官职。奉宸院名为选拔青年学士研习文艺,实为武则天与男宠淫乱的后宫。奉宸院专挑年轻英俊的男子,以备武则天不时之选。因宋之问有“伟仪貌,雄于辩”的条件,当然符合奉宸院的选美标准了。

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武则天的纵容下,权倾朝野,连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要纷纷巴结二张,甚至争着给二张“执鞭辔”。而二张兄弟也“雅爱其才”,召集宋之问与好友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等文士预修。二张所赋诗篇,皆宋之问与阎朝隐所为。倾心媚附二张兄弟的宋之问,甚至不惜亲自为张易之端尿盆。

二张的煊赫权势让宋之问十分眼热,宋之问虽为左奉宸内供奉,但毕竟只是备胎,还没有机缘爬上武则天的床。宋之问只好毛遂自荐,写下“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的自荐诗,表明自已想为女皇提供性服务的热忱之心。女皇看诗后说道:“吾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口过”就是“口臭”,不是病的“口臭”断送了宋之问的锦绣前程。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作为媚附于二张的党羽,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泷州的艰难,让宋之问格外怀念昔日荣盛,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私逃是要叛重罪的,他只好匿居在朋友张仲之家里。当时,武则天已死,武三思因与韦皇后私通,复被重用。朝中大臣愤恨不已,张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密谋杀武三思以安王室。密谋被宋之问无意间听到后,立即令侄子宋昙出面告发,以此求赎私逃之罪。由于宋之问的告密,让收留他的好友张仲之与王同皎被杀,而宋之问不但未被追究私逃之罪,反而擢拔为鸿胪主簿。宋之问卖友求荣的卑劣行径,为天下人所不耻。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诛杀了武三思父子。宋之问上表为武氏父子歌功颂德,并请造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又投靠有权势的太平公主,获得任用,次年迁升为考功员外郎,与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斯时朝廷朋党争立,当宋之问见到安乐公主的权势超过太平公主时,又倾附安乐公主,这让太平公主十分气愤。当中宗准备提拔宋之问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向中宗告发他主持贡举时受贿。景龙三年(公元7O9年),宋之问被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中宗年间的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无常的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清新秀丽的水乡,使他涤净心灵,升华境界。在越州期间,他登山涉险,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见《新唐书》)诗歌创作也开始转入了健康清新的轨道,他的诗词“流布京师,人人传讽。”(见《新唐书》)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时候,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送上了不归路。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在中宗死后,发动“唐隆之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复位。睿宗以宋之问曾经媚附二张及武三思,狯险盈恶为由,下诏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改流桂州(今广西桂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即位,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

作为文人,宋之问不仅在政治上趋炎附势遭人抨击,而且低劣的人品也遭人唾弃。但不可否认,他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的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人生的颠簸,生活的历练,他也创作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他在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声,句句华歆,言简辞切,悲凉真挚,催人泪下;与他代笔写的《为宗尚书祭梁宣王文》、《为宗尚书兄弟祭鲁忠王文》等相比,文华情感,殊若天壤。

宋之问在世时与沈佺期齐名,其诗多为应制之作,内容比较贫乏,但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诗却有较充实的内容。在艺术形式上,宋之问的诗以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见长,大多词采绮丽,对仗工整,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一个极具才华的文人,却因个人品行的卑劣,而最终为世人所唾弃。宋之问之死应为文人中的趋炎附势、投机取巧者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白手打天下100招:财富的技巧和招法

作者:刘德荣 

有人对世界上的那些富豪们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这些富豪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继承遗产成为富人的,而95%以上都是通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