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骇人听闻的同治帝暴毙之谜

时间:2015-04-17 07:54来源: 作者:铁马冰河W 点击:
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位短命皇帝,他六岁丧父,六岁即位,名义上在位十三年,可亲政只有一年多,寿数十九岁,属典型的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病死说,有不明原因暴毙说,甚至有被其生母慈禧太后害死之诡谲剧情隐隐流出···

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位短命皇帝,他六岁丧父,六岁即位,名义上在位十三年,可亲政只有一年多,寿数十九岁,属典型的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病死说,有不明原因暴毙说,甚至有被其生母慈禧太后害死之诡谲剧情隐隐流出······各种离奇传闻喧嚣尘上,至今难有定论。

自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1861年11月11日)这乳臭未干的六岁小孩儿即位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性格强势的母后慈禧巨大的阴影里。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十七岁的同治大婚。五天后,两宫太后颁布懿旨,命钦天监择吉举行皇帝亲政大典。吉日选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同日两宫撤帘,十八岁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开始亲政。

同治亲政并开始独立处理帝国政务的一年多来,似乎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督造园林,一是放荡冶游。修葺园林(重修圆明园)本意是出于孝心,安慰一下自父皇咸丰死后显得有些孤戚落寞的母后,另一方面似有转移权势欲勃发的慈禧对权力的极度恋栈之心,好让这头权欲勃发的“雌虎”精神有所寄托、注意力有所位移。而另一方面,他身为一国之尊,却整日在屑小之辈的引领下流连勾栏瓦肆,沉溺于眠花宿柳的肉欲快感中不可自拔,则疑似出于强烈的逆反心理。

年轻的同治帝并未展现出过人的政治才能,或因亲政时间太短,或因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才具与历练不足,气魄与识见稍逊,历史给了他机会却并未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去证明自己。然而,看似毫无过人之处的他在位的这十三年却被史家称作“同治中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位期间出了几位能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能臣干吏痛感大清长期积贫积弱,国势一日衰似一日,于是益发感觉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正确。这些人提倡兴办洋务、大力扶持民族工业、荡平太平天国起义、剿灭西、东捻军作乱、之后平定陕甘回乱,终结云、贵苗乱,在这些人殚精竭虑的努力下,摇摇欲坠的大清有了些回光返照的新气象,因此这段时间被史家点赞为“同治中兴”,而那四位力挽狂澜的能人被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还是回到正题吧,同治身为一介帝王,后宫妻妾无数、坐拥佳丽三千,为何还痴迷于携妓冶游呢?原来当初替同治选妃时,慈禧偏爱居于第二位的慧妃,她软硬兼施,极力怂恿同治着重“眷顾”慧妃,同治对此事本无偏私,却对母亲过于干涉自己婚姻流露出不满情绪,而慈禧屡次三番冷嘲热讽,还无端干预儿女私事,让儿子勤力播雨撒露、独宠慧妃,此举激起了同治内心极度反感、强烈抵触的叛逆情绪。同治不敢公开抗拒慈禧,他暴怒下索性发狠不召幸任何一位嫔妃侍寝,而是一人独宿乾清宫。同治虽然有些任性,但毕竟年轻,喜欢独居也便罢了,深夜独眠,却难耐寂寞。于是他在一些佞臣与身边小太监的蛊惑教唆下,时常换装易容出外冶游,一旦吸髓知味,便欲罢不能了。于是乎,八大胡同里的青楼妓院、琉璃厂街的茶园酒肆里,处处都留下了这位少年天子狎邪淫乐的忙碌身影。

正在同治帝忙于游逛花街、和妓女们打情骂俏、行巫山云雨之时,负责重修圆明园的官员借工程之便大肆贪赃索贿、中饱私囊,还有贪官借机行骗,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不可收场。一些亲王、大臣看不过眼,趁上朝时哭谏同治,说国家财力有限,如今天下稍安,百废待兴,须一切从简,不宜大兴土木,浪费民脂民膏不说,反便宜了那些贪鄙之辈。众臣激烈反对不惜血本翻修园林,同治帝被闹得焦头烂额、心中烦乱,又拗不过众人,只得答应工程规模缩减,改铺张浪费、工程浩繁的全面修园为修三海(北、中、南海)。散朝后,同治又遭两宫太后斥责、数落,他又急又羞,却拿不出一点应对办法。

心里失落至极、自卑懊悔到极点的同治帝情绪跌至冰点以下,为排遣心中苦闷,干脆破罐破摔,他不顾皇室体面,不顾物议汹汹,几乎天天溜到宫外,微服嫖娼,恣肆放纵。

即便正值年轻力壮的当打之年,也架不住日日淫媾、夜夜杀伐,渐渐地,同治帝面色萎黄、体虚乏力,有油尽灯枯的迹象。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某日,同治亲自巡行三海工地,回宫后,突然感觉不舒服,他以为是累着了,休息一会儿就好。谁料睡下之后竟发起高烧,太医匆匆赶来把脉诊治,用药后几乎无效,高烧一连三日不退,烧得面红眼赤,人事不知。第四天,同治的脸颊、耳后,脖子、四肢处冒出来密密麻麻的红色斑点,之后变为一片片块状疱疹,大有蔓延溃烂之势。太医院的高手悉数到齐,目睹病情后均大吃一惊、束手无策,为首的庄太医用颤抖的手在脉案(病历)上写下两个让人见之色变的黑字——痘症!

所谓“痘症”就是天花,不光在当时是治不了的烈病,即便在科学昌明、医疗进步的今天,此病也会让人畏之如虎。天花传播迅猛,为害甚烈,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疗法,一旦不幸患上,只得听天由命了。清人视天花为绝症,染病之人高烧怕冷,全身起脓包,最后溃烂流脓,大多数都会暴毙而亡,即便有个别人抵抗力强,侥幸不死,也会落得一身坑坑洼洼的麻点。

两宫太后得知同治病情后,懿旨传出:阖宫内外依旧例供奉痘神娘娘,并张灯结彩,花衣悬红,民间禁止炒豆、严禁当街泼水。遥想当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殁前(或失踪前),宫中也如此这般做过,令人怀疑他也死于天花,而非出家五台······同时,经过几天紧急闭门磋商,两宫太后决定再次垂帘听政。

同治此时神智依旧清醒,他听说两宫急不可耐地垂帘视政,心中的悲凉、失望可想而知。一贯强悍的生母慈禧嗜权如命,将至高无上的权力看得比啥都重,甚至重于生命,自己身患重病,她不管不顾,反而迫不及待的抢权卡位,自己在她心中的分量可谓轻如鸿毛。同治越想越急,忧急中还夹杂着一丝愤懑,然而此时急怒攻心,他的病症却意外见好,这却有些出乎众太医意料之外。原来天花最忌痘出不来,毒气往里走就不妙了,同治则全身上下的痘都变作脓包,这预示着出痘最危险的时期已过,只要不感染,就可安心调养,静等结痂痊愈了。就在大家长嘘一口气的时候,十一月十九日夜里同治的病情突然加重,史载他“湿毒承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浑身上下脓包溃烂,疼痛难忍,惨呼不绝。捱延六天后,他全身几乎全部溃烂,每天流出的脓水可接满一盖碗。

史料记载: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这位苦命帝王毒疮迸发,一命呜呼。

同治虽死,其死因却未能盖棺定论。各种让人惊掉下巴的传闻不胫而走,最惊悚的一种是:同治得的并不是天花,而得的是梅毒,也即民间所说的“杨梅大疮”。

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解释是:皇后阿鲁特氏不光生得美丽,而且贤良淑德,举止得体,同治很爱她。然而慈禧却对慧妃亲睐有加,还经常强迫他爱自己不爱之人。同治惧怕慈禧淫威,虽表面屈从,内心却极为抗拒。碍于慈禧,他感觉不到家之乐趣,亦不便与阿鲁特氏卿卿我我,即便偶尔见面,亦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宣泄心中不满,他再三出宫纵欲。因害怕被大臣撞见,他不敢去设施齐备的高档妓院寻欢,专去下等私娼处找野妓、流莺宣淫,久而久之,不幸“中标”毒发。

自古风流天子不少,而似同治这般专去低等娼寮找野妓寻欢、与贩夫走卒同乐的帝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据传某权威太医一看便知他所患何病,却不敢声张,反而去请示慈禧。慈禧让太医按天花治,太医遵命,却没有一点效果。同治见没有丝毫疗效,心中烦躁发怒,他斥骂太医:“我没得天花,你如何按天花治” !太医答曰是奉太后旨意。同治听后默默无言,只是心中愤愤不平而已。他临死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不几天便“洞见腰肾而死”。太医院李某的后人说,他家口口相传,同治帝得的是梅毒而非痘疹,但慈禧太后严令只许按痘疹施救。他的曾祖父冒险告知慈禧,皇上没得痘疹,不能这样治,以免延误病情,慈禧闻言勃然大怒,居然拿物掷他,吓得他连连磕头,哪里还敢坚持。

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同治一贯痛恨其母独断专行,事事插手,他病重时与师傅李鸿藻密商,口授了一份有关立嗣以及如何防范慈禧独持权柄、干预政事的遗诏,李鸿藻前思后量,慑于慈禧淫威,竟然将这份绝密遗诏交给了慈禧。慈禧看后果然暴跳如雷,她一把将遗诏撕碎,丢到地上,然后下令断绝同治医药、饮食,任何人不许踏进同治寝宫半步,也就是任他自生自灭的意思了。不几天,便传来皇帝死讯。据说,慈禧听禀后面无表情,谁也猜不透她此刻在想啥。

当然,以上传闻都是官裨野史以及私家笔记所载,只能作为参考,却当不得真。

有人考据过清宫档案中留下的同治脉案(病历)档簿,以及宫中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依当时的情形来看,同治确实得了天花,这点似乎是确凿无疑的。而同治一贯行为放浪,时常微服出宫与妓女鬼混,也是不争的事实。皇上私自出宫,这可不是小事,负责卫戍的神机营对他的一举一动均有精确记载,他何时出宫,何时归来,都做了如实记录,至今有案可查。综合各种史料记载以及后世学者推论,从同治的病势时好时坏以及临终前的惨状来看,当时最大的可能是梅毒、天花二病一起袭来,二症并发、且来势迅猛,即便华佗再世,也无法可救了。

皇上居然染上性病,这也是古今少有的奇事!慈禧是否有保全皇家特别是自己颜面之思虑,因而讳疾忌医,故意拖延救治抑或误导朝野舆论呢?还没有人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因此不能下这结论。自古云虎毒不食子,即便是精于权谋、跋扈戾狠的慈禧太后,恐怕也不会下此狠心灭掉自己唯一的儿子吧?

据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中回忆,说同治为慈禧所害纯属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那是绝不可能之事。她回忆说慈禧深爱自己的儿子,几达溺爱加崇拜的地步。即便有垂帘之举,也是担心同治年纪太轻,经验不足,帮他参谋参谋。

有人说,德龄了解的那个慈禧,已经垂垂老矣,当年那个慈禧权谋狠辣,擅作威福,可不是善茬。然而,德龄是慈禧亲信之人,她眼中的慈禧有着鲜为人知另一副面孔,谁又能判定她叙述的慈禧不是生活中真实的慈禧呢?谁又知道晚年的慈禧内心是否有一种对唯一儿子早死心怀愧疚而又无法弥补的忏悔之情呢?

不论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苦逼的同治皇帝只活了短短的十九年,生在帝王家的他看似好命,实则比常人更悲催,因为他无法选择,更无力把控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如花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盛放便枯萎凋零了,撇开他天生就无比尊贵的身份不论,单只作为一个人来说,这样的一生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作者:吴伟丽

他们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代表着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旗帜和标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