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鲁迅先生作品里的辛亥革命

时间:2011-10-10 22:50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中国广播网 点击:
今年是鲁迅诞辰纪念130周年,在中国近现代特别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因为他的作品常常带给我们更真实的生活感受。那关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您又能从他的作品里读出什么呢?请听接力讲坛《辛亥印记》第十五讲《鲁迅作品里的辛亥革命》。

  今年是鲁迅诞辰纪念130周年,在中国近现代特别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因为他的作品常常带给我们更真实的生活感受。那关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您又能从他的作品里读出什么呢?请听接力讲坛《辛亥印记》第十五讲《鲁迅作品里的辛亥革命》。

  

  时代亲历者的思想和情感

  

  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鲁迅的很多小说作品、杂文作品、散文作品,和辛亥革命都有紧密的联系。其中像1912年用文言试作的一个小说叫"怀旧",那是刚刚发生辛亥革命不久,那就是一个对照辛亥革命主题的作品。后来大家都知道的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里面涉及到辛亥革命前封建社会的背景。然后到1919年5月发表的《药》,和辛亥革命有直接联系。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呐喊》这个集子里面,大部分的篇目都和辛亥革命相关。鲁迅作品里,辛亥革命的元素是非常丰富的。鲁迅毕竟算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而且他是一个对于社会参与比较深的知识分子,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的出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犹豫、他的反思等等,涉及到这样一些话题。

  

  恨革命不彻底痛同胞不自立

  

  恨革命不彻底,痛同胞不自立,犹豫和反思几经碰撞,使鲁迅的作品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对救国救民之路的探求。

  

  施战军:鲁迅作品非常直接地描写社会变革的这样一个问题。当然他对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思想倾向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一种反思。比如说他在《范爱农》,就是《朝花夕拾》里面的一篇,里面就说到,革命过后,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像他反思辫子一样,剪辫子的过程给国民造成了很多恐惧。但是辫子剪掉以后,心里面的辫子还留着。所以他对辛亥造成的社会的效果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对革命的所谓不彻底性,他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这是他对社会的描摹。

  

  人立而后凡事举

  

  "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一生的努力,就是以文学为武器启悟中国人学会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敦促中国人从"瞒和骗"的大泽中猛醒,追求一种"立人"的梦想。

  

  施战军:他的这种"立人"思想并不是他的首创。在他之前,梁启超有个著名的"新民思想",鲁迅深受其影响。鲁迅在这方面并不是一个"开始说"的人,他是一个"接着说"的人,比如他在《随感录二十五》里边说,他的理想是"要中国人成一个完全的人",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说,要"成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说辛亥激发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于"人"的思考,辛亥这样一个背景使得"立人"的迫切性更加强烈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公允评价功过未来希望尚存

  

  作为辛亥革命的见证者、亲历者,鲁迅并没有在作品中流露出彻底的绝望和动摇。相反,他对当下的功过评价公允,对未来的前途仍存希望。

  

  施战军:鲁迅的作品,对于辛亥革命的正面,有着非常肯定的表述。在《而已集》里他曾经有过一个表述,"这些失败的战士,当时也就成为革命胜利的先驱"。他对于青年、对于革命等等,还是寄予了一些积极的想法。所以现在无论是纪念辛亥革命还是纪念鲁迅诞辰,我们回头看鲁迅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鲁迅有着现代知识分子当中最可宝贵的一种品格:首先他关注人,关注中国人的人格养成;其次是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精神。在具体的历史事件面前,知识分子或者作家,应该保有一种更加长远的眼光,那样一种襟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尘埃飞扬:大千世界不过尘埃纷纷

作者:阿来

《尘埃飞扬》是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重点图书。该小说集全景收录阿来成名前后的21部小说,勾勒出阿来创作走向成熟的轨…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