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春望》:破与在
时间:2013-04-07 14:00来源: 作者:笠翁的世界 点击:
次
国破山河在......气吞山河的起句。精准,切理。两个 对立物:抽象的国家和具象的山河 在五字空间里碰撞 两个对立的动词:破在 敲响暮鼓,揭开城春草木深这撩人的近景 我被诗人构建的世界迷
“国破山河在”......气吞山河的起句。精准,切理。两个
对立物:抽象的国家和具象的山河
在五字空间里碰撞
两个对立的动词:破——在
敲响暮鼓,揭开“城春草木深”这撩人的近景
我被诗人构建的世界迷住。我游逛……
但国家是什么?山河又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说真的,就这两句
已经是一首很牛逼诗了,一首一流的俳句了:
国家死了,但山河活着——
你看,城里的草木长得葱葱郁郁
对蝴蝶,这景远不是地狱
对飞鸟,这景应该是天堂
但诗人笔锋一转,天堂
变成了地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突然的悲泣!这伟大的移情!这绝对的表达!这诗艺的奥妙!
国破,所以才发现山河的秀丽
国破,所以才观望茂盛的草木
这是件好事。就像发现上帝死了一样。上帝
死了,你才发现自己
活者,并有可能成为自我,一个人,真正的上帝
一种昂贵的发现。说得谦卑一点
就是:皮破了,才发现血肉的存在
国家是皮,山河是血肉
所以“国破山河在”并不是一切,在诗里,它也并不是
最主要、最根本的焦点
焦点在“家书抵万金”,即诗中的第六句
或者,讲个人境遇的第七第八句,也就是
全诗的结尾(结尾
永远是一首诗的重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泪流满面的人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绝无助痛苦得浑身发抖的人
他是诗的中心
他是世界——国家——的中心。他仰天哀嚎
但,有没有比这更惨的境遇?
有,比如:国在——山河——破
汶川地震。坍塌的房屋,发臭的尸体,绝望的求救声......
它象20世纪60年代的
中国:国在,但人
却生灵涂炭——打倒,斗倒,吃人心人脑……
但这并不是最糟的,比这糟的还有
二战!或者:国破——山河碎
犹太人被纳粹赶进了集中营,毒气房......
但奇迹
发生了:犹太人,这残破的民族突然——终于——得与复国
他们回到祖先生活过的耶路撒冷
复兴
用钢筋水泥建起一座隔离巴勒斯坦人名叫“隔墙”的现代长城
隔墙开着棺材大的门
门开时
翅膀沙沙作响
亢奋,就像一个爱国主义者的民族复兴梦:“国兴——山河怨!”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