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人登《时代》周刊封面的不同主题与符号

时间:2014-04-18 13:04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1996年以来,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面孔,从政治向文体界转向。从电影明星到歌手,从体育明星到作家,大多数的照片都选取了人物的正面角度,并且《时代》毫不吝惜地给各路名人一一“点赞”。 电影界代表巩俐、杨紫琼、章子怡、成龙、周润发、舒淇、张曼玉、

1874年4月22日,军阀吴佩孚出生。混战年代中,作为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吴佩孚被冠以“中国最强者”的名号。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中国人陆陆续续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并配以不同的主题与符号。

从政治经济到体育文艺,从国家主席到寻常百姓,中国人的形象在《时代》封面共出现81次。千姿百态中,我们需要解读出的是美国主流媒体观察中国的角度。

1924—1949年:“吴家唱罢蒋登场”

1924年,一名被冠以“中国最强者”的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图片选取了他向左偏的45°角,两眼炯炯有神,极短的圆寸头显得他“熠熠生光”。头像下一行英文小字标明了他的身份:GeneralWu,吴大帅。他就是当时的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时代》周刊眼中的一代枭雄。那时的他手握重兵,叱咤风云,整篇对直系、奉系军阀争夺北方控制权的报道,更是彰显出吴佩孚非同小可的政治力量。

之后,几乎每年的《时代》封面都会出现中国身影。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10次登上封面的蒋介石。1924年—1949年期间总共19次中国封面,9次都是蒋介石,美国对其抱有的希望还真是相当大。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从黑白的素描配色,到冷峻的神态勾画,竭力想塑造无坚不摧的强者形象。

1931年10月26日,蒋介石成为第一个以“全身像”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在这期描述九一八事变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时代》是多么关注中日关系,多么期待蒋介石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时代》,或者说美国想要的“完美答卷”也不难猜。在1936年2月24日的封面上,《时代》将蒋介石和溥仪放在了一起,还配以《远东四大元首》的标题。他们希望爱新觉罗·溥仪变为“亨利·溥仪”,希望蒋介石承认伪满洲国。虽然蒋介石不完全买账,《时代》还是选择支持蒋介石。因此,毛泽东在1949年2月7日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时,才会有“眼神轻蔑、猩红暗底”的略显狂妄的形象。

1949—1996年:唱衰到赞扬

但新中国成立后,《时代》的态度却大幅转弯了。

最开始,《时代》的态度是敌对的。新中国成立到尼克松访华之前,共有15位中国领导人登上封面。但无一例外均采用大头画像。油画或漫画的处理,看上去刻板而粗糙。配图也是采用了极具象征意义和冲击力的符号,为丑化中国领导人可谓用尽了心思。

第一招,用害虫极力丑化封面人物。1950年12月11日,《时代》封面将毛泽东用油画方式处理,并被密密麻麻的蝗虫所围绕。密集的蝗虫代表着《时代》“义正词严”的控诉——“中国蝗灾(革命)的首领真可怕!”1959年10月12日,《时代》又用“蚂蚁”对准了刘少奇。他被刻画成呆板和眼神忧郁的形象,背后是成群的蚂蚁,让人看了心生焦虑。

第二招,则是用“龙”作出无限隐喻。1967年1月13日,《时代》周刊的镜头再次对准毛泽东,黑白对比色调,眉头紧缩。长城化为一条龙缠绕在毛泽东身上,暗喻着无法摆脱的混乱。记者甚至用惊恐的文笔夸张道:“中国到底是要走向纯粹社会主义,还是要引火烧身?”

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时代》封面,引领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毫不掩饰的唱衰。

但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之后,《时代》封面涉及中国面孔的色调和表现方式出现陡转。从1972年到1986年间,《时代》13次用了中国领导人作封面,所有的人物,表情自然、打光柔和,色调也多用暖色烘托亲和力,内文一片褒扬溢美。

其中邓小平最为突出,不仅独领风骚高达7次,而且从1978年底到1979年2月初,一个半月邓小平3次成为封面人物,这样的频率在《时代》历史上无人能及。“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对新中国的第一次赞扬,终于出现在了1979年1月1日的《时代》上。此后,《时代》对中国的热情便冷了下来。

1996—2014年:不看政治看娱乐

除了邓小平,《时代》从1979年到1996年间,几乎不太关注中国的其他事务。直到巩俐以“电影明星”的身份杀出一条新路。

1996年以来,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面孔,从政治向文体界转向。从电影明星到歌手,从体育明星到作家,大多数的照片都选取了人物的正面角度,并且《时代》毫不吝惜地给各路名人一一“点赞”。

电影界代表巩俐、杨紫琼、章子怡、成龙、周润发、舒淇、张曼玉、梁朝伟、周星驰,流行乐代表王菲、张惠妹、周杰伦、李宇春、韩庚,体育界代表姚明、刘翔、林书豪,青年文化界代表春树等都被冠以各种赞赏之词,从纯文学或纯欣赏的角度,对其作出正面报道。

封面构图上,一向偏爱“向左看齐”的《时代》周刊,对这些中国面孔也采用正面和右侧占一半的角度,不再清一色地“向左偏”。

不知道这种从选题角度到封面头像朝向方位的改变,是否也包含《时代》暗喻的另一层深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激励你的员工: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

作者:张艳凯

本书为身处职场的领导者们提供了101条妙招,揭示了激励员工的细节及要点。让各位领导者不必再费尽心思去想各种激励员…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