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仰望诺贝尔文学奖的星空

时间:2011-05-09 22:42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温州晚报 点击:
窗外的阳光,一朵一朵,摇曳于对面橘红色的大厦外墙,跃动在楼下花圃里仍是一片老绿的枝枝叶叶上。我合上郑万里老师赠送的《诺贝尔文学之魅 人类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守望》一书,被 107 位诺贝尔获奖者的精神光辉涤荡过,被郑万里老师理性和情感融于一体的叙说

 

  窗外的阳光,一朵一朵,摇曳于对面橘红色的大厦外墙,跃动在楼下花圃里仍是一片老绿的枝枝叶叶上。我合上郑万里老师赠送的《诺贝尔文学之魅——人类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守望》一书,被107位诺贝尔获奖者的精神光辉涤荡过,被郑万里老师理性和情感融于一体的叙说打动过的心灵,温暖,澄明。

  

  收到郑万里老师的赠书,是在严冬最冷的日子里,凛冽的寒风和学生临考时的紧张氛围让我找不到欢欣的去处。而当我沉浸在诺贝尔百年的文学史里,在郑老师精美的文字里领略世界级文学大师的不同风采之时,寒冷不再,倦怠不再。从冬天到春天,从旧岁到新年,这本书一直是我临睡之前认真研读的对象。

  

  尽管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也尽管,毕业之后的18年,看书和写字依然是我之热衷,然而,两年的大学专科,我其实只是在文学浩渺的海域踏浪而过,连脚印都早已被汹涌的浪潮淹没。而在繁忙的教书缝隙间的随性阅读,终究达不到一定的深度。所以,郑老师推出的107位作家,很多人都是我眼中真正的陌生人。通读此书,让我不仅对从1901年的获奖者普鲁多姆到2010年的略萨等一百多位世界文豪的人生历程、创作风格、代表作品以及他们的精神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再一次温习了彼时在文学理论课上接触过的种种文学流派。自然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意识流、荒诞派戏剧、废墟文学、隐逸诗派等被搁浅在记忆深海的名字,又一次苏醒了过来。郑老师的书,让我重回我的大学时代,而当年坐第一排听老师讲课的情景,此刻,再一次历历如在眼前。

  

  郑老师用言简意赅的介绍、鞭辟入里的点评,让我领略了他深厚的文学底蕴与文字功底。而他的每一篇文章,既有诗意的情怀,又蕴含着真知灼见,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他把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称为落日余晖的守望者,认为卡尔费特的作品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而他笔下的勒克莱齐奥正在探访人类精神的伊甸园。他认为,诗意生存是最佳的生命状态,问鼎诺奖的很多作家,都具备这样的生存状态。不知,是这些世界文豪的适情适性给予郑老师以诗意的情怀,还是,郑老师的一颗诗心让他视野下的作家在诗意的星空里五彩斑斓。

  

  而他对文学所应该承载的历史使命,作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绝不讳言。比如,他在介绍1924年的诺奖获得者莱蒙特时写道:我始终认为,作家应该是时代思想的先行者,他承担着为某个时代注入思想能量的任务。而他在书写1962年的获奖者约翰斯坦贝克时也有异曲同工的见解:文学作为人类前行的号角和引力,有责任把那些黑暗而危险的噩梦打捞在阳光之下,把那些脆弱而绝望的噩梦发动者平摊在人类的视线之中,把那些踏着噩梦前行的人类精神撒播到人类之涯。或者,以如喙巨笔描绘时代的真面目,是作家不可推脱的使命,也是郑老师十年铸一剑的意义之所在。

  

  在后记里,郑老师有一段灵感突至时的真情告白:我兴奋地把自己抛向夜空,欲想借助夜之魅飞向苍穹,去探索星光耀眼的银河奥秘,那是一个凝聚着巨大能量和诱惑力的神奇所在,恰如诺贝尔文学在独特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视角建构下铺展的难以超越的大美。这使我想起他在介绍圣琼佩斯时所说,作家的审美理想只能通过精神自由来实现。而正是这种难以遏制的写作激情,这种他所追寻的精神自由,幻化为一个个心灵的音符,弹奏出了一段段盛大而美丽的华彩乐章。于是,诺贝尔文学的夜空,又有了一颗璀璨的星子,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熠熠生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戈月素)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上海王:男人翻云覆雨的世界

作者:虹影

主人公小月桂从小父母双亡,在舅舅舅妈家长大,不甘心在乡村里、在舅妈的苛刻中过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完全出生于底层…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