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GDP是由文字的产量来体现的,然而,很多时候,却又与产出文字的数量不成正比关系,并非文字多多益善。现在的作家,要想用一本小书的稿费买房,怕是连卫生间都买不到。
我认识一位作家,辛辛苦苦地爬了一辈子格子,退休后,把自己多年的文字整理出来,想出本书,却怎么也找不到出版社愿意出,只好动用有限的积蓄,自费出了本书,出书的心愿满足了,可也不能把那一千多册书都堆在家里欣赏呀,就想着能不能转换成钞票,增加点GDP。老作家的书,自己视若珍宝,在别人眼里也就是一摊文字垃圾,想让读者主动掏腰包,可能性不大。好在老作家认识些朋友,就想着让他们消化点。找了位在超市任职的朋友,书是收下去了,却还了他两箱白酒,那意思是你也甭再来拿钱了。书提着挺重,这酒拎着也挺沉的。他又想起一位文友,又提了几十本书过去,想不到对方二话没说,从桌下拖出他多年讲话稿编成的“书”抛给了这位老作家……
看来,文人的GDP,不仅仅要有文字,还需要一鸣惊人的好文字,更需要作者的知名度。有的少年作家,书稿还没有给,出版社就利落地预支了版税,有名气多好啊!这一点,许许多多的作家也看到了,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想着出名,想着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想要富婆包养的作家,裸体朗诵诗歌的作家,向知名主持人写求婚信还要特意曝光的作家,在大街上乞讨的作家,抄了别人的作品冠以自己名字发表的作家,用身体写作的作家,都有了,醉翁之意不在形式,在乎那炙手可热滚烫的知名度也。知名度,是检验文人GDP高低的唯一标准。
炒作知名度,还有妙招,不管自己的文章如何,请人鼓吹,请名家来鼓吹,真正地去细细咀嚼文字的有几个人啊?所以,名家们也不顾自己名家的价值,只要有利益,说几句过头话又如何?只要能捞着钱,溢美之词就批量放送。有了名家的好听的话语,再挑拣最中听的几句,印在书封上,贴在广告中,也就依然是准名家了!
有的书火了,跟风的就来了,比如说有人讲“明朝那些事儿”火了,很快就会有人出来讲一下“唐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只等把读者的胃口彻底腻掉,再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