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一位丁陶老人的文化苦旅——访襄汾县晋国史专家邱文选先生

时间:2021-09-24 11:45来源:转载 作者:崔海昀 点击:
一个朗朗春日,我们《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一行三人专访了邱文选先生。在他新住进不久的寓所,89岁高龄的先生思维清晰,缓缓而谈。蒙冤牧羊的蹉跎岁月、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与无望、对晋国史研究的痴迷与执著,尽在先生不温不火、平和舒缓的叙述中。

 

蒙冤受屈时不泯希望,贫困交迫中不坠其志。多年来,一位深深眷恋故土的丁陶赤子,执著行进在历史的幽深中,探寻远古时代九原山下曾有的辉煌,考证丁陶大地内蕴丰富的历史遗存。他以对历史与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餐风饮露、顶风冒雪、皓首穷经,在一次次实地考察与历史文献相印证中,还原着历史的本来面目,让人类共享襄汾这块文化热土蕴藏的璀璨文明。

 

戊子冬日,有幸得到襄汾县晋国史专家邱文选先生著述的一套三册《史坛耕耘集》——晋乘考略编、史文探踪编、乡韵悠扬编,灯下捧读,仿佛被带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美丽的九原山下,古晋国雄踞一方、千乘强国的繁华盛景;先祖们励精图治、变法图强,开创的革新意识和法治文明;为守土拓疆而进行的马嘶尘扬的恢弘战争场面;以及遗存下来的道德风尚与古典文明,无不使人为之震撼、为之振奋。作为先生的同乡,透过这些洞穿古今、闪烁着思想之光的文字,我了解到故乡的土地上,承载着如此悠久、可资骄傲的灿烂文化。更令我震惊的是,一位望九之年的老人,是怎样完成这煌煌巨著?

 

一个朗朗春日,我们《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一行三人专访了邱文选先生。在他新住进不久的寓所,89岁高龄的先生思维清晰,缓缓而谈。蒙冤牧羊的蹉跎岁月、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与无望、对晋国史研究的痴迷与执著,尽在先生不温不火、平和舒缓的叙述中。

 

 

 

(一)

 

先生的家乡阜平村,坐落在赵康镇西的九原山上。这是一个有着9个山岭的美丽地方,秋天,满山遍野的柿子熟了,红灯笼般挂在山坡上、田垄旁。孩童时期,先生常背起背篓去集市上卖柿子,以贴补家用。在熙攘的集市上,他常蹲在一旁,听老人们讲古——赵康镇东一里多的地方,有一座古城的废墟,当地人都叫晋城园子,传说是春秋时晋文公的都城,古时叫 “故绛”。晋文公年轻时受骊姬迫害,在赵康镇泊池边上马出走,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后来他回国当了国君,虽在位9年,却以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选贤任能,力主革新,使晋国称雄一方,他自己也位居春秋五霸之首。

 

这些流传民间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他的心目中,“重耳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来来回回卖柿子的行程中,他专门拐到赵康镇的泊池边,查看那块刻有“晋世子上马石”的石碑。

 

每逢赵康镇唱戏,都要演一本骊姬残害申生、重耳的《美人图》,当演到重耳被迫流亡时,台下一片唏嘘之声。另一本戏《八义图》,演的是发生在故绛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晋灵公时,奸臣屠岸贾陷害忠良,致使忠臣赵盾被满门抄斩。赵氏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为救出赵氏孤儿,或舍子救孤,或杀身成仁,与奸臣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这部在民间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故事,把中国传统的忠、烈、义、仁演绎得淋漓尽致。

 

先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使先生对脚下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和热爱,“长大后,我要写写这些事儿!”从远古氤氲而来的传说与古文化,把一颗梦想的种子播进一个孩子童稚的心灵。

 

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1937年抗战爆发,乡亲们敲锣打鼓送先生奔赴抗日救国前线。他曾在抗日牺盟会总部政治交通局当过交通员、宣传员,在白色恐怖下九死一生进行抗日工作。后来,任《平民日报》编辑主任。因报道淮海战役消息,报社被查封。在断炊数日、生活难以为继的困顿中,迎来了解放太原的隆隆炮声。时年28岁的先生青春勃发,激情飞扬,怀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热忱,在太原12完小参加了工作,全神贯注投入历史教学中。

 

一些机缘巧合,总会拨动心弦,引领人生的走向。

 

因先生工作突出,被选送到太原市教师进修学院进修,专业课由我国史学界甚有名望的郝树侯教授担任。在讲到晋国史一章时,郝教授说:“晋国的都城至今尚迷蒙着一层历史的疑云(当时新田古城尚未被证实),而我们身处晋地,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坐在前排的先生心中一热:小时候听说的那些晋国故事,难道仅仅是流传于家乡的美丽传说?那么,怎样才能证实古晋都就在那块废墟之上呢?

 

从此,先生埋首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春秋》、《左传》、《战国策》、《晋乘搜略》等典籍,成了他不忍释手的读物。他希望能在书本中找到家乡那些传说的依据,写一本《晋国史话》,拂去笼罩在九原山下的历史疑云。

 

 

 

(二)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也许,历史必然要给予有志者人生的磨砺。1957年,先生与妻子孟文慧先后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先生全家被遣返原籍。

 

日暮乡关,北风低回。携妻挈子的先生一路劳顿从省城归来,无奈“近乡情更怯”,远远望见那熟悉的村庄,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再也挪不动脚步。这就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这就是当年晋文公纵横驰骋的地方!然而,他这个当年被乡亲们送去抗日的游子,却没给故乡带来任何荣耀。在村门口,先生不由痛哭失声。“我没法进村啊!”如今,先生讲起那揪心一幕,依然泪洒衣襟。

 

一时间,孩子和大人的哭声交织在一起。

 

“是谁回来了不进村啊?”乡亲们来了,村领导来了,他们不相信父亲曾参加过泰山沟农民起义、被乡亲们送去抗日的先生是什么坏人。望着止步村口的一家人,他们你扛行李、他抱孩子,不由分说:“走,回村!”

 

乡亲们以最淳朴的感情和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位受屈归来的游子,并为不谙农活的先生组织了一群羊让他放牧。

 

从此,九原山上,多了一位身穿破旧干部服的牧羊人。多少次,当赶着羊群走过山坡,他想起苏武牧羊十九载的故事,心中掠过无以排遣的悲凉;多少次,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他默默凝望山下,思绪又一次飞到遥远的春秋时代。

 

目之所及,晋国大夫赵盾高大的墓碑、斜插田间的断壁残垣、掩埋于瓦砾丛中的遗砖片瓦,无不触动他的心灵。那是岁月层层结痂的痕迹,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正使人类承受多少沧桑和无奈!难道,就这样任历史的真相掩埋于岁月的深处?

 

日出日落,年复一年,赶着羊群的先生俨然一幅地道的农民模样,他默默承受着岁月的沙尘、心灵的酸楚。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儿女也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困苦。

 

冬天,为使全家人不致受冻,先生十六七岁的儿子拉起平板车,穿越深山老林,去三百里外的煤窑去拉煤。路过羊汤店,囊中羞涩的他拿出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饼,向人家讨碗凉水喝。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店老板不由动了恻隐之心:“孩子,凉水泡凉饼,怎么受得了!给你浇一碗羊汤吧!”

 

有年腊月,一贫如洗的先生竟拿不出割一斤豆腐的1毛钱。幼小的女儿只好拿着仅有的8分钱,去割豆腐。卖豆腐的汉子了解先生家的境况,慷慨地割了一斤递给小女孩:“孩子,快回家吧!”

 

因先生与妻子均戴着右派的帽子,他们的儿子无法在本地上学,只好辗转新绛先生的奶妈家,由老人抚养;在无以为继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忍痛把一个女儿送给人家——

 

这些泣血含泪的往事,是先生结在心头的伤疤。然而,那本梦想中的《晋国史话》,却始终萦绕先生心头,成为暗淡岁月里亮起的希望。他常把羊赶到离村十余里的晋城园子放牧,羊在吃草,他却查看石碑、考察夯土层、搜集考证民间典故,牧羊归来时,挎包里还常常装着一片瓦、一块砖,宝贝似地收藏起来,留作研究晋国史的第一手资料。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使先生即使蒙冤受屈、哀苦无告,也不计个人恩怨,没有自我哀乐,只有超越历史变迁、超越时空变换的视域,以及面对逆境、无改初衷的精神境界。

 

(三)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年又一年,沐着九原山的风,先生已年届花甲,霜染鬓发。20年风华正茂的岁月,就这样在手执羊铲中一再蹉跎;那个正当年华的小伙子,已步入人生之秋。

 

漫长的日日夜夜里,陪伴先生的除了一堆收集来的砖瓦陶片,就是无望的等待。

 

终于,一束阳光穿过层层迷雾,洒在先生家寂静的小院——78年,他与妻子的问题先后得到改正,回到了梦寐以求的讲台。一切,来得那样突然,站在讲台的先生恍如梦境。

 

他踔厉风发,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仅一年多时间,就编写出一本《楚辞研究》,供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之需。

 

不久,先生与妻子光荣离休。也许,苦尽甘来,颐养天年,是许多人的选择。然而,先生知道,20年的时光已白白浪费掉了,自己能有几个20年?时不我待,60岁,应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

 

多年萦绕心头的一个梦,此时又浮上心头,九原山下那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再一次吸引了他的目光。晋城园子西踞九原高地,北傍汾阳阜岭,东、南汾水环绕,很有些传说中的帝王之气。附近的村庄及观龙亭、斗鸡台、点将台等文物古迹,无不和晋国的传说紧密相联。先生一次次往返于家与那片废墟之间,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从流传民间的野史中寻求正史,又查阅资料,用正史证明野史,反过来又用野史证明正史。他明智地认识到,自己想做的工作非常繁重,只有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才能争取多做一些。

 

与先生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孟文慧,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工作。20年的牧羊岁月,孟老陪伴在侧,甘苦与共,风雨相随。如今,她常常是先生第一位读者、第一个提出质疑者,并帮他誊写文稿、查阅古籍、整理史料,全力帮先生实现心中的梦想。

 

先生首先从古城建筑的格局、规模入手。此时,多年收集的断砖残瓦派上了用场。他从这些遗存文物中,结合考古知识,说明这座古城不晚于春秋时代,那么,怎么才能证明它是晋国的都城呢?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先生终于从《左传》中发现这样一段记载:“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即是说,诸侯之城方五里,那么,眼前这座古城如果是诸侯之城,周长便应是二十里。

 

这一发现令先生激动不已,他冒着刺骨的寒风,又一次来到晋城园子。没有经费、没有专业的考古测量工具,他根据多年来调查确定的城墙遗址,以一步60公分的距离,一步一步丈量着。终于,他得出了东西宽约4里多,南北长约5里多,周长近乎20里的数据。这符合诸侯之城的建制!

 

第二天,一夜难眠的先生冒着零星飘洒的雪花,又一次踏上了去古城遗址的山路。这次,他肩上多了一条井绳,并邀上了小时候的一位老师张茂兴先生。雪越下越大,风雪中,两人就这样一绳一绳丈量着,落在眉毛、衣服上的雪来不及弹去,结成了冰块,像穿了一层厚厚的“盔甲“。终于,准确数字出来了,同上次先生步量的数字大致吻合!晋国古都最初的考证,就这样凭着两位痴迷者最原始的丈量,在风雪中得出了结论。

 

之后,先生根据当地“黄风夜平晋国”的传说,从史籍中找到了晋国时期两次大地震的记载,初步确定了古城下陷的原因;又根据当地“运粮河”的传说,从史籍中找到了秦晋泛舟之役的记载,初步确定附近的一条古河道,就是当年晋国的一条交通动脉——许多流传民间的传说,均在史籍中得到了有力的佐证。

 

不久,先生在山西师院学报上,发表了石破天惊的一篇论文《晋国古都在襄汾》。这一论断引起国内史学界极大关注。不久,又发表了《古晋国七都六迁始末——兼论古晋都故绛在襄汾》等多篇论文,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之一——“竹年纪年”》等论文被拍发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弘扬了民族文化,使晋都故绛风闻世界。北师大、辽宁大学等学者纷纷来古城考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张友渔、哲学研究所所长杜任之等专家来函祝贺,对先生扎根乡土、多年来在晋国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授予他“晋国史专家”称号。

 

从孩童时期到耄耋之年,先生栉风沐雨,执著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他听从心底的召唤,矢志不渝朝前走着,终于盼到云开日出,曙光乍现。

 

(四)

 

先生对生他养他、承载着他痛苦和梦想的故土永远怀着至爱深情。他以晋国史为研究基点,发散式向更为宽泛的领域开进,涉及到晋国的军制、政制、法制、商制等诸多方面。并对晋国的历史、文化、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多方考证曾有“天下莫强焉”的晋国,如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兴衰更替,使人们借古鉴今,以史为镜。

 

先生既执著专一, “一口井打深”,又广泛涉猎相关、相近门类的知识。他不顾年老体弱,对丁陶文化、蒲剧起源、张良故里等人文资源实地考察,并赴临汾、侯马、曲沃等地参加晋文化研讨会,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为进一步研究撷取更广博的背景资料。

 

随着先生在史学界的名声鹊起,他的论点也招至来自各方的质疑。先生坦然面对各种声音,并希望以此作为引玉之砖,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研究、商榷,解开笼罩在古晋国的更多历史疑云。前不久,有人提出故绛附近的一些有关晋国的建筑和遗址为晋朝刘渊文化造假而成。先生通过查阅《资治通鉴》等典籍,结合自己多年对晋国史的研究,有理有据地提出了不同意这一说法的理由。采访时,先生又拿出刚刚完稿的一篇“关于古晋国历史人物程婴家世的几点再探讨”,对程婴这一千古义士的出生地、南移迁徙等历史背景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希望与有识之士商榷、探讨。

 

先生深知时不我待,他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缜密的学术思考和独创性的观点,从浩瀚的历史长河打捞珍贵的史料,以考实补失,正本清源。孟老说,许多个大年初一,先生都是在书桌旁伏案度过。他瘦尽灯光,手不释卷,《春秋》、《史记》、《春秋左传注》等书籍,被他翻得磨破了书角,有时为了查找一个资料,甚至累得晕了过去。寂静的夜晚,先生家的窗前总会在黑暗中洇出一片明亮、一份温暖。那一束束通向远古的智慧之光,使人驻足观望,凝神思考。他说,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后学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资料。

 

窗外,春色已悄悄眷顾先生家的小院,明媚阳光下,树木、草坪萌动着新的生机。院里的石桌、石凳仿佛正在等待主人的光临。我想,春意渐浓时,先生一定会在绿色掩映下写出新的篇章。

 

 

 

离开时,先生慨然相赠同行记者一套《史坛耕耘集》。他慢慢踱进里屋,抱出砖头厚的一套三册书,然后,坐在沙发上,一手打开扉页,一手去签名。由于年事已高,先生签名像画画一样,手颤抖着,书本也随之抖动,一个简单的横划,成了波浪线。

 

我情不自禁伸出手去,托住了这本书。

 

先生虔诚地、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顶一下
(7)
77.8%
踩一下
(2)
22.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词海拾贝:精彩的语言艺术

作者:刘青顺

字、词、句,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无论是华美的诗歌,还是浩渺的历史,都要通过字、词、句来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