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王朔《我看金庸》对金庸触动巨深(2)

时间:2014-07-12 08:10来源: 作者:刘国重 点击:
这里,再试举一端。 金庸大方吗?金庸小气吗? 金庸,既大方,又小气。 吝啬的要死,慷慨的要命。 1991年,金庸终于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明报》出售予人。在于品海和他的“智才公司”之前,已有十家机构有意收购《明

这里,再试举一端。

金庸大方吗?金庸小气吗?

金庸,既大方,又小气。

吝啬的要死,慷慨的要命。

1991年,金庸终于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明报》出售予人。在于品海和他的“智才公司”之前,已有十家机构有意收购《明报》,其中一家,已备好了一张10亿港币的支票,考虑再三,金庸仍是未肯撒手。

金庸说:

“于品海出的价钱不是最高,连第二、第三高也不是,但我很乐意将《明报》的控股权交在他手里。……我们是真正的‘君子国交易’,他出一个价钱,我说太多,……终于在和沈宝新兄数度商议后,以折中的价格成交。即使再低价格,我也会欣然同意。……”

毕竟,只是金庸一面之词。

再看看另一方当事人的说法。于品海2003年接受记者专访,表示:

“最有趣的就是……本来我们估计要支付点现金,后来整个收购完成之后,不单是我们没有支付任何现金,还能够手上多了9000多万现金。”(见2010年9月《凤凰周刊》载文《于品海的传媒江湖》)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后世名?”如果金庸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出售《明报》,价高者得,他应该至少可以再多赚2亿港币(港币汇率其时远高于人民币)。

金庸大方吗?金庸小气吗?

既慷慨,又悭吝。

大方的要死,小气的要命(江湖上流传着许多关于金庸小气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金庸说自己“不想将《明报》卖给外国公司”,还是民族主义情绪在作怪。

金庸放弃厚利,未肯将《明报》卖予出价最高者,应有相当程度的“求名”因素。

金庸说:

“《明报》是我毕生的事业和荣誉,……应当努力做对《明报》最有利的事。”

“(我的)第四个理想是,我创办了《明报》,确信这事业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对大众做出贡献。”

金庸视《明报》如子女,望她独立,长命,有出息。

《明报》的存在,树立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上面镌刻她的主要创办者,查良镛的名字。《明报》办得越久、越好,碑上的名字,也就越发如烛如金煜煜照人。

如有“今圣叹”,评点《鹿鼎记》,做得像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一样好或者稍差,是否也就同时证明了《鹿鼎记》的文学水准像《水浒传》一样高或者稍低?

我是如此揣测金庸亲身推动《金庸作品集》评点工作的动机的。

据说,关于评点人的确认、评点格式的推敲等等,金庸都有参与。

还是据说,金庸曾指示其版权代理机构(明河版权代理有限公司)对出版“评点本”的文化艺术出版社要优惠。金庸收取多少版税,不得而知,总是要比从“三联”收取的15%更低。

放弃一部分利益,促成评点进行,还是为求名罢?

果真如是,有些揠苗助长了。

一部杰作,得一高明的评点者,只可遇,不可求。《水浒传》问世约300年,这才有幸遭逢金圣叹。

好的评点,应是出于一种娱乐态度(娱乐时最认真最投入),而不宜看成一项工作,作为一项任务、期以两年完成 ,更是不妥。

金庸对着池田大作,畅谈97香港回归:

“一想到中国,立刻就出现‘庞大’的概念。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香港的九千多倍;十二多亿人口,是香港人的二百倍。我们投入这样一个大家庭之中,真正是前程无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什么事业都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对于一项精打细算、小眉小眼的香港人,真像是‘小人国’的人物走进了‘大人国’,岂仅是《红楼梦》中的乡下女人刘姥姥进入富丽豪华的大观园而已。(笑)”(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

看这架势,金庸在为(当时)600万港人代言?

他只代表他自己。

这段话说出的,是金庸自己的心声,得知其作品还有他自己可以回返大陆,那份难以遏止的兴奋之情。

金庸,从1979,一直兴奋到1997。甚至,金庸这里说出的某些感想,是他少年即已念兹在兹时刻在心的。

或谓“香港造就了金庸”,这是汉语汉字,我知道,我也都认识,却总感觉这话说的怎么就这么别扭?

诚然,如非1948年赴港,查良镛就不是金庸,然而,若不是内地“天渊翻覆”,查良镛又何止金庸?

读少年查良镛的几篇文章,很见得此子志不在小。未来从事什么行当尚属未知,至少,当时的他一直(很正常地)认为自己的舞台,在“庞大”的尧封禹域,“真正是前程无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什么事业都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后来的发展,却是令人抱憾,无论他的小说写的多么好,他的《明报》办得多出色,有那么二三十年,金庸的影响力局限于香江一隅之地,稍稍延及海外华人群体。眼高四海如查良镛,以张良范蠡为楷模的查良镛,可能满足于此?

一种“补偿心理”罢?因为与“天下”隔绝得太久,当他终于可以再次“投入这样一个大家庭之中”,心情就格外迫切,事情做的,就格外急功近利。

港片中,有句话,常见的,“在狱中呆了三年,出来后,见个老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的”,金庸从香港进入大陆,有这股势头的。

一块钱,卖掉《笑傲江湖》,忒便宜啊?因为卖给的,是“中央电视台”,重点在“中央”二字。

为何加入“作协”?因为是“中国作协”,关键,在“中国”,金庸正要“投入大家庭”啊。

金庸,由“边陲”(香港),往“中心”(大家庭)联通;金庸小说,由“俗”,向“雅”移动。路,已经走了大半,还算顺利,不意却遭王朔中途邀击。

十一

王朔《我看金庸》,对金庸的触动很是深巨。之前,已有多人否定过金庸的小说,而金庸仍视“《我看金庸》一文是对我小说的第一篇猛烈攻击”。

很多人嘲笑金庸的回应中那句“八风不动”,我也曾讲过:“谈什么‘八风不动’?能做到吗?做不到的事,说来何益?”

鄙人看法,后来改变了。

有一种惯性思维,似乎一为“文人”,那他写出每一个字,都是在“做文章”。王尔德即宣称:“文学就是撒谎”。

然而,让我们平心而论,即是作为“职业诈骗犯”的文学家,偶尔也还是会说几句实话的。

感觉金庸“八风不动”之言,真实记述了他最初读到此文后的感受与反应,不是在“做文章”。

一个人,肯说实话,即使不应赞扬钦佩,也不致被嘲笑讥刺罢?况且,金庸只是说他读罢此文即刻想起了“八风不动”的佛家教导,又没说自己真能“不动”(原话:“这是很高的修养,我当然做不到。”)。

若只感觉有微风拂面,需要提醒自己:我要努力做到“八风不动”?

王朔《我看金庸》,对金庸的触动甚是深巨。

王朔,这么厉害?

“黄蓉见他神色严重,道:‘这人很厉害吗?’洪七公道:‘欧阳克有啥屁用?他叔叔老毒物这才厉害。’”(《射雕英雄传·亢龙有悔》)

欧阳克后面,站着“老毒物”。矗立在王朔身后的,则是京畿那巍峨的城门楼,还有一座“纯文学”的老牌坊。

《九阳真经》教导我们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无奈,理想太高,金庸自己也做不到。

面对王朔攻击,不能视如“风拂山冈、月照大江”,只因金庸,真气不足。

王朔连金庸的一部作品都没读完,作出的批评能有几多说服力?说服力虽弱,却是抓住了金庸身上与心上的最脆弱的两大“命门”。

王朔,身在近千年来的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北京,不是很瞧得起一干“外省作家”,尤其是港台作家,

“只知道金庸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港台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这就限制了他的语言资源,……”

这种论调,根本不值一驳,金庸居然不辞劳苦,列出一连串的好的浙江作家、香港作家的名单,累不累?

当年傅青主有数语说得甚妙,“讲学者群攻(王)阳明,……而阳明之徒不理为高也,真足憋杀攻者。”对于王朔的攻击,金庸的反应,自当以“不理为高”,如此,真足憋杀王朔。

金庸,太在意了。长久以来“沦落”在华夏文化的边陲,自卑感是有一些的。

金庸的另一“命门”,更令金庸感到自卑的,是他在文学上的“通俗”出身。

虽然王朔也曾被看作“通俗”,好在后来基本上是“扶正”了,这才有底气反戈一击,直斥金庸为“四大俗”之一。

如将金庸小说置于《红楼》群芳谱,更像哪位?

探春。

“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才自精明志自高”。

只可惜出身不正,乃是“庶出”。

一干“纯文学作家”,无论多么的不长进、没出息,好歹人家是大老婆生的,“我自一口真气足”!

十二

这些年,金庸飞来飞去,掺乎各方举办的各种“活动”,每到一地,例必题词,多为题写对联。坦白说,那些联语,拟的并不够好。

顶一下
(6)
27.3%
踩一下
(16)
72.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世界神秘藏宝图:一段被湮没的传奇

作者:小豪

本书介绍了大陆、海上、神话、古籍中那一份份被失落的神秘宝藏,一段段被湮没的精彩传奇,穿越时空,遍布世界,撷取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