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中国饥饿文化大背景下的自然产物

时间:2013-01-19 19:35来源: 作者: 董克平 点击:
不过这个季节喝碗热乎乎的杂粮粥倒是不错的。杂粮粥在过去是因为贫穷,没有那么多粳米熬粥,只能用各种可以入口的粮食来凑;现在是因为吃的太过精细,需要粗纤维的东西刮刮肠子。不同时期对杂粮态度的不同,很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进步了许

  周六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称的腊八了。这一天要喝粥,喝五谷杂粮熬成的粥,俗称腊八粥。腊八粥源远流长,传说很多,现在最为流行的是和释迦牟尼悟道成佛有关。释迦牟尼没有成道之前,六年修持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在腊月八日夜观天象,悟道成佛。后世的佛家弟子为了记住释迦牟尼成道钱的苦难,便在每年的腊月八日用各种杂粮豆果熬成粥敬奉佛祖,这种志佛仪式随着佛教传到了中国,开始时是各大寺院在腊月八日那天凌晨用五谷杂粮熬粥供佛,还会加上多种珍贵干果表示敬意,名为七宝五味粥。礼佛剩下的粥还会施舍给那天来的善男信女,于此慢慢流传扩散,有了今天流行于各地的腊八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这种说法的盛行很能反映目前民间的信仰状态。虽然中国历史传统上没有宗教信仰,而官家倡导的信仰往往不是人们所喜欢、所信服的,也不能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于是就有了怪力乱神的出现。怪力乱神在中国的传统中还能找到影子,可是有些则比怪力乱神还不靠谱。底层的人们相信了,就要默默无私的奉献,上层的伪装相信了,则有荣华富贵的生活。真的吃苦,假的享受,这种怪异的现象其实就是目前社会的正常现象,难怪人们要从那些被否定的东西里找寻可以寄托精神处所。
  
  腊八日在民间已经演化成喝粥的节日。无论南北东西,这一天都有熬粥喝粥的习俗。要说讲究的话,还是当年老北京贵族人家的出品。唐鲁孙先生说,“北平的腊八粥的粥料,小米、玉米糁、高梁米、秫米、红豆、大麦仁、薏仁米都是不可少的谷类,拿粥果来说,乾百合、乾莲子、榛瓤、松子、杏仁、核桃、栗子、红枣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还要先把红枣煮滚剥去皮核,枣子皮再用水煮,澄出汤来倒在锅里一块熬粥,柔红枣香既好吃又美观。乾果中的百合莲子是要跟粥料一齐下锅的,至於其他粥果红枣、栗子、松子,可以另外放著,杏仁、核桃、榛瓤,怕风吹乾,可用糖水养著,等粥上桌,多种粥果可以随意自己来放。--------为了诚敬美观,粥面一绷皮子,有些闺中巧手用山里红,荔枝乾,龙眼肉、配上松子,瓜仁做出各式各样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龙舟鹤首,鳞翼宛然,真是铺缀风流,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的节日总是和吃喝有关,这是饥饿文化大背景下自然产生的,但是为了粉饰饥饿,就要加上一些文化的解释,因此,中国无论什么节日,都有很多传说,因这些传说又衍生出很多被称作民俗的内容。冬至饺子、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立春的春饼等等,虽然民俗文化的内容有很多,但最终还是以一个吃字为最后结果。国际上的生产过剩时从1960年代开始的,我国是到了1990年代中期,才达到这一水平的。饥饿了几千年,刚刚过上温饱日子的人们还无法忘记饥饿文化留下的基因影响,虽然它可能披上了民俗、传统的外衣。
  
  不过这个季节喝碗热乎乎的杂粮粥倒是不错的。杂粮粥在过去是因为贫穷,没有那么多粳米熬粥,只能用各种可以入口的粮食来凑;现在是因为吃的太过精细,需要粗纤维的东西刮刮肠子。不同时期对杂粮态度的不同,很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进步了许多,提高了许多,但是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我们实在是退步了许多,萎缩了许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柔软的一团:剥开习以为常的生活

作者:劳马

《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