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人才租住房补贴有违公平伦理

时间:2015-01-06 07:09来源: 作者:公共政策研究_肖俊 点击:
自1月1日起,《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针对《办法》中的一项“杰出人才免租10年”的规定,某论坛发起投票,94.52%的网友认为“值得商榷”,仅5.48%的网友认为“合理有据”。 所谓的“人才安居”工程,是深圳市近5年来人才政策的一个部分。在笔者早几

自1月1日起,《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针对《办法》中的一项“杰出人才免租10年”的规定,某论坛发起投票,94.52%的网友认为“值得商榷”,仅5.48%的网友认为“合理有据”。

所谓的“人才安居”工程,是深圳市近5年来人才政策的一个部分。在笔者早几年的评论中就已指出当前国内一线城市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人才出台的吸引措施越来越优厚,“人才政策”也越来越功利化。而这些功利政策的背后,不仅仅有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也有地方政府的政绩追求。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不仅仅是GDP、城市环境,还有“人才数字”。

各地对人才“求贤若渴”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一旦陷入“数字政绩”之后,人才就成了一套可以测量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在城市间进行数字化的比较,还要将人才数字化为不同的指标,具有什么学历职称、受过何种奖励、拿过什么课题等等均一一指标化。一个个“人才”就是这样被“物化”了。换句话说,这种指标体系看的不是实际水平或者同行认可的水平,而是各种指标。即便在国际或者国家高等级刊物发表过论文,或者同行认为的确很优秀,只要不符合指标,就不是人才。以这样的指标来确定人才,就会闹笑话,某个曾经创造了“某某体”的官员作家混了个鲁迅文学奖,若在深圳就他属于“地方领军人才”。

我们不否认大多数人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但也必须认识这种人才政策的致命缺陷。网友们质疑其合理性是有道理的,在笔者看来,深圳市这种动用公共财政给予“人才”购房租房补贴的政策的不合理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界定的不合理。尽管各地都可以制定一套又一套详尽的人才测定指标评价体系,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确定人才的概念边界,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算人才。针对深圳市的人才认定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合理地质疑:哪些人算人才?本科生是不是就一定不如博士后,专科生就一定不如本科生?今天的非“人才”是否意味着以后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人才”?我们一直在各种媒体上宣传的“平凡却伟大的普通人”,为何不能与“人才”享受同等的补贴?从贡献率和道德评价上也绝不能说“人才”就一定比“平凡却伟大的普通人”贡献大或者道德高尚。从国家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看,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福利保障,解除人的行政单位身份属性、消除人与人的差等、促进社会公平一直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人才”政策无疑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二是分配的不平等。在深圳人才政策刚推出的时候,许多人就在质疑为何马化腾每个月可以领3000多元的租房补贴,认为这样的补贴政策是在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人才政策中规定的人才购房租房补贴,动用的都是公共财政,或者说是纳税人的钱,拿财政的钱不加区别的去补贴“人才”,其中有的是并没有住房需求的,有的是已经享受过福利性分房的,有的是在外地已经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补贴的,这是人才政策中最不合理的内容。如果说人才界定将人差等化,那么人才补贴的后果就是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差距,这样的政策显然有违公平伦理。

功利性政策往往是为了追求短期政绩而出台的临时性政策,不是长期性政策,或者说并不考虑长期效果。如果考虑长远效果,那么人才政策应更侧重于基础性的环境建设和普惠性的福利体系完善。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人力资源的流动并非只看价格(人才政策中的优厚待遇),更主要的是看环境、看基础,许多科研人才选择北京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研究环境更好。深圳在科研领域的基础确实不如北上广杭宁等城市,但也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今后随着时间的积累,只要着力于基础建设、环境建设,竞争力自然会与日俱增。

若就解决住房需求而言,短期的人才补贴就不如普惠性的公共租赁房供给更具有公平性,普惠性政策所吸引的是全方位人才和未来的人才,而不是区区百来个已经居于“高端”的人才。可见,除了环境和基础设施外,政策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政策公平、福利完善、基础设施一流、环境状况优良的城市何愁引不来凤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城市表情:城市改造之路

作者:范小青

《城市表情》围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州”的建设改造来展开叙述。其中各种各样的困难、矛盾不断出现,因此故事情节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