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受贿数百万甚至上亿元,为何还要当“葛朗台”?按照人们的惯性认知,必是伪装之故。也就是说,装出来的节俭,更容易为贪腐打掩护。这样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以往不少贪官,比如抽“九五之尊”烟的周久耕,戴名表的杨达才,就是因为生活上高调、奢华而暴露。表现节俭、低调一些,就肯定没那么显眼,不会“树大招风”,这颇符合《聊斋》中“画皮”的特性。 可让人惊叹的是,某些“葛朗台式”贪官的节俭表现,甚至超过了普通人家,颇给人一种“抠”的感觉。比如原苏州吴县市渔政管理站阳澄湖分站站长李永元侵吞国家资产 300 万元,却舍不得花钱给自己买身衣服,因而一年四季穿制服;而曾任吐鲁番世行办主任、地区水利局局长的曹培武贪腐 251 万余元,却从不吃肉,一件棉布背心穿了 30 年也舍不得丢。在当今时代,如此过度节省,俨然“另类”,反而可能引来关注和质疑的眼光。仅仅以“画皮”视之,似乎站不住脚,至少是意犹未尽。 事实上,某些贪官的“葛朗台式”表现,很可能也是出于一种生活习惯。若说他们是演员,也属于“本色出演”。比如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的马超群,吃饭时经常只点一碗面,就因为点多了、点贵了并无必要,吃不了浪费可惜。同样家藏上亿现金的魏鹏远骑自行车上班,也可能是一种理性消费,即上班没必要坐汽车。 殊不知,贪官们再隐蔽,丝毫也不会改变其贪婪的本性,更不会削弱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同样,贪官们再隐蔽,也不过是披着一张羊皮。无论怎么,穿旧衣服是遮不住的,终究有被撕破的时候。即使一时难以被撕破,我们也要提高警惕,不要仅从衣食住行方面作出判断,不要被惯性思维所左右。而应该加强制度反腐,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权力的运行置于社会监督的阳光之下,这才是治理葛朗台式贪官的治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