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访一个贫困县,县领导极力推荐看循环农业园。在这里,秸秆做饲料,茭白叶成菌棒,废弃物几乎吃干榨尽。边走边听,园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组组数字令人振奋。不料,在农业园打工的一位农民过来插话:“光看亮点,哪能了解真实农村?”人们追问下他答:“县里保生态,把村里的猪圈全拆了,山上林子封了,没政策、没项目,大伙儿想破头也不知该搞啥。”几句话让现场陷入尴尬。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热衷造“亮点”,上项目贪大求洋,人为“垒大户”,不惜砸钱堆样板。一个基地动辄流转上万亩地,机械化、智能化新技术引进来,却把大量农民挤出去。有的产业扶贫,投到了贫困地区,投给了老板,却没落到贫困户身上。这些人造“亮点”看上去很美,但对广大农民没有多大意义。 一些地方将扶贫工作当成政绩,集中资源搞“典型”、做“示范”,这些盆景代表的只是领导干部的“脸面”,并不能代表该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甚至耽搁和阻碍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好干部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要将扶贫工作做实做好。但愿,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在扶贫工作中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早日攻克贫穷这个文明社会的顽疾。如此,才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