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6日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均衡化程度有所提升。(新华网2013-8-17)
在中国,最不可信的可能就是一些统计数字了,因为谁也不知道那些数据是怎么得出的,而且,谁也看不懂这些无聊的数字游戏有何意义。
就拿教育部的这份统计公报来说吧。报道称,2012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8.2万所,比上年减少1.36万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285.43万人;在校生14458.9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1.8%;专任教师908.98万人。我们姑且不论这组数据是否真实,我们只想问一句,这些数据和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有所提升”有关系吗。
我们知道,所谓的“教育均衡化”,主要内涵是指政府对所掌控的公共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如受教育机会、办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的均衡。从这点来看,单纯由一组学校多少所、在校生多少、辍学率多少、专任教师多少的无厘头的数据,就得出教育“均衡化程度有所提升”的结论,是不是显得我们的官员思维有点过于简单稚拙了呢。
没有在农村教育天地里摸爬过滚打过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农村教育衰败到了何种程度,是永远生发不出来自灵魂深处的痛楚的。如果说用曹孟德的“千里无鸡鸣”来形容农村教育的萧条冷落显得有点过于惨淡的话,但说当下多数农村学校白天人来人往三三两两、夜晚孤灯吊影死寂一片绝对不是夸张。
记得十数年之前,无论哪所农村学校,白天无不人流如织,夜晚无不灯火如昼,到处洋溢着读书声、欢笑声,生机一片,青春一片。教室里,整整齐齐的课桌上,是学生们的一摞摞学习资料;办公室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激烈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热情互动,也绝不是什么稀罕的场景。而如今,这一切都行消影散了。
学生哪里去了?老师哪里去了?农村学校怎么一夜之间空了?身处教育口之外的热心人士,可能都会心生疑窦。
莫急!我们先来看看校长哪里去了。俗话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学校,如果校长热心教育甘于奉献,如果校长能够沉下身来以校为家,再辅以一定的教学硬件设施和管理技巧,那么这个学校肯定会人气隆盛越办越好,反之则会走向松垮衰败直至消亡。在笔者的记忆中,以前,“走读”一词,好像是政府官员的专利,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校长们也纷纷挤进了这“走读”大军队列之中。校长们都朝九暮五,教师们又怎能朝八暮六!
农村学校教育的式微,“走读”校长带来的消极影响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教育政策的不公。每年的教师选调进城考试,将一些比较优秀成熟的老师抽走了,再分一些刚刚毕业的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验的大学生来,等到新来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时候,又走了,再分一批大学生来,这样,农村孩子永远成了试验品;同时,因为每年都有选调考试,所以让很大一部分中青年教师不安于教学,只忙于一年一度的“选考”了。最让人怨愤压抑的是,很有一部分教师,德才俱无,竟然通过非正常渠道纷纷进了城;而那些埋头于教学、默默奉献的教师,要名没名要利没利,则永无出头之日。
教师是教育的授予者,是教育的主导方,很难想象,一个学校没有一支凝心聚力稳定的教师队伍,能够把教育办好的。教师队伍涣散了,学生也就风吹云散,无法聚拢了,于是,纷纷向县城集中。结果,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县城学校人满为患,一个班八九十人不为稀奇,而农村学校,一个班十几个人的不在少数。更有一些极少数农村学校,竟然出现了学生没有教师多的“奇观”,岂不可悲!
当然,除了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之外,学生向县城集中的另一个重要缘由,是县城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是乡下无法比拟的。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社会历来有锦上添花的功利恶俗,而无雪中送炭的济世情怀,而官场表现尤甚。好了要求更好,因为它能够给官员们展示政绩,差了也就由着它更差,因为没有哪一个官员愿意到那些车子都开不进的穷僻疙瘩地方去调研。于是,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诸如资金投入、多媒体、图书、仪器、器材等等,都拼了命地往县城学校塞往交通要道口的学校塞,而落后偏僻的农村学校,也就只有仰羡流口水的份儿了。
教育的均衡化是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唯有解决了教育均衡化问题,才能真正化解诸如“择校”等重大社会矛盾的难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的客观存在,要实现教育均衡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轻松事儿。只有执政者摒弃功利思想,真正地把教育均衡化融入心田,用心用情地去做,才能切实推进均衡化向前发展。
如果执政者为功利所绑架,仅仅把均衡化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尽做些表面文章,那么,农村义务教育最终将在均衡化的大旗下走向空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