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诗歌里的讲述:任何一首诗都是一首叙事诗(2)

时间:2012-11-12 19:18来源: 作者:子衿 点击:
请将他的断臂还给他,将他的父母 还给他,请将她的孩子还给她,还有 她的羞涩请掏空她耳中的雨水 让她安静地离去 丢弃的器官是轻浮的,还有那大地上的 苍蝇,墓边的哭泣是轻浮的,包括 因悲伤而激发的善意,想想 当

请将他的断臂还给他,将他的父母

还给他,请将她的孩子还给她,还有

她的羞涩……请掏空她耳中的雨水

让她安静地离去……

丢弃的器官是轻浮的,还有那大地上的

苍蝇,墓边的哭泣是轻浮的,包括

因悲伤而激发的善意,想想

当房间变成了安静的墓场,哭声

是多么的轻贱!

电视上的抒情是轻浮的,当一具尸体

一万具尸体,在屏幕前

我的眼泪是轻浮的,你的罪过是轻浮的

主持人是轻浮的,宣传部是轻浮的

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官员

是轻浮的!啊,轻浮,轻浮的医院

轻浮的祖母,轻浮的

正在分娩的孕妇,轻浮的

护士小姐手中的花

三十层的高楼,轻浮如薄云

悲伤的好人,轻浮如杜甫

今夜,我必定也是

轻浮的,当我写下

悲伤、眼泪、尸体、血,却写不出

巨石、大地、团结和暴怒!

当我写下语言,却写不出深深的沉默。

今夜,人类的沉痛里

有轻浮的泪,悲哀中有轻浮的甜

今夜,天下写诗的人是轻浮的

轻浮如刽子手,

轻浮如刀笔吏。

 

这首,大家读的时间要长一点,因为这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

关于这首诗,大家很容易就会被其中庞大的情绪所击中、俘获、占领,可是这类似的情绪其他的人在同一题材的诗歌里也常会出现,为什么就没有这种震撼呢,其原因就在于这其中的片段讲述。

首先,这里有一个讲述者“我”,诗歌是从讲述者处发端的,我们通过讲述者的讲述,进入了若干片段当中:自坟墓中伸出的小手、在她的骨头上钉钉子、把她美丽的脚踝截下、将他的断臂还给他、丢弃的器官、一万具尸体、正在分娩的孕妇、护士小姐手中的花、三十层的高楼……大家注意到,这里我列举的这些片段,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存在于想象中,但他们都是讲述的一部分,这在我们等下会提到。通过这样的讲述,这些片段一遍一遍,一次一次冲击我们的眼球和心理底线,连绵不断,在此时,任何完整的情节讲述都是轻浮的,作者截取了若干的震撼来轰炸读者,在这样的轰炸当中,作者号哭般的情绪就随之冲击进入我们的内心。

其次,大家都注意到了的杜甫,实际上,这里扯出杜甫来,也是一个讲述,但这里使用的讲述,却是虚位讲述——我们马上要讲这个手法——这里扯出了杜甫的片段,为的是另一种冲击感的营造,如果说之前那些虚实相间的讲述是在同一时间轴的空间上营造出冲击,那么杜甫的介入,就是在吧不同时间轴上的冲击拉入同一时空,这是一种互文性的写法,也是一种沉重感的加持,我们立刻会想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他那张时刻重度忧郁的脸,在这样凝重的环境下,诗歌到达了结尾:

今夜,天下写诗的人是轻浮的

轻浮如刽子手,

轻浮如刀笔吏。

那么,如果我们回头仔细看这首诗,虽然你们不肯承认,但是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这首诗里的感情喷薄澎湃,轻易就让读者沦陷,可是这首诗竟然是冷抒情!

不是么,你们仔细看看,在整首诗里,作者并没有明确的,甚至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露和暗示自己的情绪,他一直在讲述,从实到虚到虚位,整首诗实际上就是一个讲述和表达思考体悟的过程,当然“今夜,天下写诗的人是轻浮的/轻浮如刽子手,/轻浮如刀笔吏。”这三行,你不能根据字面上的意义进行理解,你得正面反面来看,在这一刻,一切语言和矫情的诗歌都是轻浮而多余的,因为在如此的惨事面前,一切诗人都应该失语,不要让自己轻浮的语言玷污了死者,但是作者自己也在写诗啊,所以这里的另一个概念说的又是,诗歌并不是轻浮的,因为有杜甫那样如侩子手如刀笔吏那样深刻沉郁的诗人,可是和这样的惨事对比起来,他带来的悲痛甚至连杜甫相形而言都是轻浮的。

所以你们明白了么,如何用理性来表示情感?如何进行一次成功的冷抒情?熏陶、沉淀、参照物。如何树立参照物?讲述。

说句题外话, 这是我见过最牛逼的冷抒情了

 

那么,刚才我们是从讲述的内容上看,把讲述分为完整讲述和片段讲述,那么现在我们从讲述的形式来看,把讲述分为实写讲述和虚写讲述。

先说实写讲述。顾名思义,讲述的内容是现实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不要钻牛角尖说怎么知道作者讲的东西是不是客观存在,对于这个的判断,你要从这部分讲述在诗歌中的作用来看。

一般而言,实写讲述的内容,都是合乎逻辑的,不管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还是很古老的历史故事,都可以归纳入实写讲述的范畴。但要注意,这判断是要结合诗歌来看的,比如说,如果诗歌的讲述者本身所处的逻辑时间是在楚汉纷争时,诗歌讲述关于项羽的场景,你就可以认为是实写讲述的。而如果诗歌的讲述者本身所处的逻辑时间是现代,而讲述项羽,那就是虚写讲述,举个例子,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虚写讲述。

除了逻辑时间,还可以从逻辑地点来判断。如果讲述者此刻逻辑上是在大学教室里,但他开始讲述他在老家耕作的父母,那么这种讲述是虚写讲述,而如果没有刻意点明讲述者所处的逻辑地点,而是采用一种跟随式的视角来写同样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为实写讲述。

一般而言,实写讲述和虚写讲述的使用方法与完整讲述和片段讲述不同,完整和片段讲述一般极少放在一起使用,因为放一起会混乱,然后四不像,或者直接变成失败的片段讲述。而实写讲述与虚写讲述则常常结合使用。

那么,我们举一个例子:

《紫禁城的黄昏》

◎潘维

 

自从因贪食而受到责骂之后

黄昏又一次落到紫禁城

书案和琉璃瓦屋檐光洁的气味令人吃惊

每逢烛光熄灭或眼帘跳动

皇帝就要上百遍地翻弄那些泛黄的历书

随着他轻轻一声咳嗽

便冒出一大群大臣、管家,全体跪拜

不敢喘息,在这些噩梦成癖的日子里

皇帝唯一的宽慰就是领略权力的奥秘

但他若是知道皇冠在戴上之前就已被命运废黜

或者当他发怒,打碎贡酒,而突然

一种迷幻攫住了时间,使他原谅了一切

那么,他至少会替后宫的奶娘梳理一次头发

 

然而皇帝的最后一道圣旨

还墨汁未干,那个被阉割了生殖器的太监

就从旁门溜走了,弯腰搂抱着玉器

火光中的京城,一片干燥

众人皆听见蟋蟀的锯齿一圈一匝地

咬啮着回廊的圆柱

那儿锦缎上的黄龙是用金线织成的

至今仍有一些女子在羡慕妃子们的香料

和她们在铜镜前那种空洞的争风吃醋

在这里,讲述类型伴随着讲述者视角的变化,很明显地发生了变动。之前,讲述者采用的是跟从的视角,在逻辑上,他和讲述的对象——紫禁城里的皇帝是处在同一逻辑时空的,所以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他们,这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铺垫的过程。到了诗歌的第二节,我们却看到讲述者的视角出现了远离,从进距离的跟从者,到紫金城外,再到我们现实的时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距离紫禁城的距离也同样发生着时空上的远离,而这就导致在这里,讲述成为了虚写讲述,尤其是在“至今仍有一些女子在羡慕妃子们的香料/和她们在铜镜前那种空洞的争风吃醋”这里,这极其明显。

那么,正如实写和虚写放在一起使用带来的好处一样,实写讲述和虚写讲述的交错使用,能够使得诗歌的空间架构增大,让读者所能接触到的,不论是意境还是情感,都有足够的自由和开阔。而其中,实写讲述起到诗境骨架的构建作用,更加清晰地让读者进入到诗歌创造出来的意境和讲述情节当中去。

这是实写讲述,那么虚写讲述呢。

如我刚才所说,虚写讲述就是当成虚的来讲,不管这东西是真是假是存在还是想象,只要当成虚的来讲,讲述者的逻辑时空与讲述内容不在一个时空里,这就是虚写讲述。在诗歌虚实相间的写法中,虚写讲述常常承担着拓宽意境,拓宽空间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看一首诗:

《梁山伯与祝英台》

◎张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们每天

读书猜迷,形影不离亲同手足,

他没料到她的里面美如花烛,

也没想过抚摸那太细腻的脸。

 

那对蝴蝶早存在了,并看他们

衣裳清洁,过一座小桥去郊游。

她喏在后面逗他,挥了挥衣袖,

她感到他象图画,镶在来世中。

 

她想告诉他一个寂寞的比喻,

却感到自己被某种轻盈替换,

陌生的呢喃应合着千思万绪。

 

这是蝴蝶腾空了自己的存在,

以便容纳他俩最芬芳的夜晚:

他们深入彼此,震悚花的血脉。

 

这首诗里,讲述者的视角是恒定的,但讲述的内容一会儿是蝴蝶,一会儿是梁祝,一会儿他们是远远对望的,一会儿又是彼此融合的,这就是很明显的虚写讲述。

在其中的内容,就更不用追究其是否合乎客观规律了,当然不合乎,那么这不合乎规律的部分就藏着作者的诗意。你看整首诗,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表意,就是因为有些事情,说破了就很没有意思了,有些美,下了定义就不美了,所以在这里,张枣回避了那些不能说的内容,不能下的定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师的做人笔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作者:梁金豹

《大师的做人笔记》一书收绿了大师们的做人心得体会,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