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课堂上必须区分的三种语言:教师语言、知识语言和记忆语言

时间:2013-05-31 15:14来源: 作者:未来门 点击:
中国有句古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专心传道,更要在“引领”二字上下功夫。让学生们学会学习,那样就会让许多课堂上尚未解决的难题化解于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做学生的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话,而是要理解、掌握贯穿在教师语言

  从教三十多年来,看了大量关于课堂语言的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师们如何正确使用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以便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不想谈课堂语言如何使用的问题(如有对此类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相关文献),我所要谈到的课堂语言问题与此无毫无关系。也许是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水平有限的缘故吧,至今我也没有能为我将要谈及的几种课堂语言找到一个正确的定义,在此我斗胆捏出三个名词来,叫做:教师语言、知识语言和记忆语言。
  
  已记不起从哪年开始,每次开学为新教的学生们讲第一节课时,我都会对学生们说:“课堂上存在着三种语言:教师语言、知识语言和记忆语言。你们一定要学会正确区分这三种语言,因为能不能正确区分这三种语言将会决定你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兴趣和信心的高低,甚至影响到你们一生中能否对自己的智慧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我之所以下此看似非常武断的结论,也是因为在长期从事各类教学任务以及自己孩子培养过程中慢慢体会、分析、总结出来的。在阐述我的观点前,首先介绍一下课堂上我所谓存在的三种语言:
  
  教师语言: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一堂课上讲的所有的话。
  
  知识语言:就是书本里以文字形式所阐述的,学生们必须掌握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记忆语言:更贴切地说应该是记忆思维语言,它是学生真正需要掌握并长期保持在大脑记忆里,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回忆起来并加以灵活运用的知识架构。
  
  教师语言的特点就是既生动详实,又啰里啰嗦(本文的阐述基本上就是教师语言,啰嗦)。比如,为了给一年级小朋友说明什么是“1”,教师会先在黑板上写上“1”,然后开始举例:教师首先伸出一根手指头,告诉大家说:“这是1”;然后再拿起一根粉笔,告诉大家说:“这也是1。”如果学生反应不够积极,教师可能还会拿出一样什么东西,再次告诉大家说:“这同样也是1。”如此下去,直至学生们完全理解。这就是教师语言,很生动,但是否有些啰嗦呢?这还仅仅是关于什么是“1”的问题。等到高年级后,知识结构更加复杂了,有时为了给学生们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师们不仅要举上很多例子,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点加以分析和总结。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恐怕目前谁也无法找到更好的办法。有人可能会说: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替代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喂,喂,请再把本文第一段认真地看一看,本文不谈课堂教学方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教学,知识点就那一个,关键是学生们理解了就成。难道使用的方法越多越复杂就可以视为不啰嗦吗?”
  
  多年来,我曾认真仔细的跟踪分析过许多学生,他们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其中有很多学生在低年级时特别优秀,但在后来的学业中却不断退步,甚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最终成为了班级差等生。有趣的是,这些开始很优秀后来却跟不上趟的学生里,有相当多的都是学习非常用功和认真听课的学生。比如,有过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可能都会发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上课时非常用功,他们不仅一字不漏地认真听老师讲的每句话,还一边听一边嘴里默记着教师所讲的内容。由于老师们在讲课时不可能每讲一句话都停下来给同学们记忆的时间,所以,对这样的学生来说,上课时要不是感觉听课很累,要不就是在记忆教师前一句话时没听清楚后一句。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很吃力,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力。有些教师和家长也会给这类学生武断地下结论说:是他们的智力跟不上了。我想说的是,你们离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或家长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简直是误人(或己)的子弟!
  
  在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教师语言时,我会经常用著名囯画大师齐白石说过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课堂上我坚决反对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嘴巴里咕噜咕噜地默记我的讲话。除非你教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否则的话,高年级的教师们必须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们这种从小养成的(曾经是良好的)坏习惯。尤其是在一部分学习认真的女孩子中,这种习惯极其顽固。这种习惯对学文科或许是一种优点,可以一字不漏地记下教师所讲的内容,但对理科学业的学习将是一种危害。
  
  听课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知识的理解问题,其次才是记忆的问题,学生们根本没有必要把教师们的“碎嘴子”都记在心里!
  
  其实任何知识教学,不管你用何种方法,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掌握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和教师都同等的重要。一位比较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经过一段“啰嗦”讲解之后,会及时地对所讲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突出所讲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这才是学生们真正应该掌握的东西。如果教师这样做了,那么学生们头脑就会清晰,记忆负担就会大大降低。
  
  我之所以说这类教师是比较优秀的,是因为这样做并没有达到教师的更高境界。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更高境界呢?就是要教会学生们对所学的众多知识点进行再归纳、再总结,直至将其最精髓的东西提炼出来,以实现记忆语言的最简化、最小化。这就要求教师们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学习学”的知识水平。
  
  举一个数学课学习的例子:
  
  教师语言说:篮子里有10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问篮子里还有几个苹果?教师进一步讲解:大家扳起手指头数一数,10减去2,篮子里还有8个苹果,因此10-2=8(这已经是最不啰嗦的教师语言了)。
  
  知识语言说:10减去2等于8(什么篮子呀,苹果呀,数量单位呀,都不是重点)
  
  记忆语言说:10-2=8(就三个数字加两个符号)
  
  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会根据所教课程的内容特点,在课堂上第次渐进地把所教的内容一步步简化,直至成为学生们牢固的记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们如何将简化了的记忆里的语言向着实际应用的知识语言(更多用于答题时表达的语言)过渡;必要时还要训练学生们自己当个会演讲的小老师,也即能够模仿出生动活泼的教师语言。
  
  老师和家长们可能都会发现,一名学业优秀的学生,他(她)复习功课时所用的背书时间和遍数往往要比那些所谓的差生们少,这在刚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里也许能用智力差别来解释。但对高年级,特别是经过一次次考试证明大家成绩都旗鼓相当的学生们,在进入初、高中后再出现明显两极分化的现象,恐怕就不能用智力差异完全得到解释。我研究智力发育几十年,据我所知,现在学生们的学业内容还不至于难到了非要孩子们具有超智商的水平而不可。学习和记忆方法才是决定孩子们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其中教会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区分三种语言,让他们知道哪些是用于辅助知识理解的部分,哪些是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怎样有效地记忆所学的知识,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专心传道,更要在“引领”二字上下功夫。让学生们学会学习,那样就会让许多课堂上尚未解决的难题化解于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做学生的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话,而是要理解、掌握贯穿在教师语言中的知识语言,即知识本身的要义。
  
  好了,“唠唠叨叨”“啰嗦”“碎嘴子”教师语言到此,该用知识语言总结的时候了,那就是:课堂上必须正确区分三种语言,即教师语言、知识语言和记忆语言,它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信心,甚至影响到学生自我的智力评价。
  
  因为极少见到有关这方面问题的分析、总结的文章,我在此大言不惭地抛砖引玉了,不周之处还望大家海涵!更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经验指导!谢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设计大师:时尚的引领者

作者:文月

当我们走在都市的大街上,看着满眼花花绿绿的广告牌,还有广告牌所依附着的耸立云端的高楼大厦,可曾想到是谁设计了它…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