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栉风沐雨续华章——季羡林读书会走进聊城大学

时间:2017-10-31 12:40来源:未知 作者:大王 点击:
10月28日,恰逢九九重阳节,在这个敬老、思乡、祭祖的节日里,季羡林读书会来到了季老的老家——山东聊城,来到了季老生前深切关怀的聊城大学。 在王院长、张院长等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下午两点半,“栉风沐雨续华章——传承季羡林的治学精神”为主题的读书



10月28日,恰逢九九重阳节,在这个敬老、思乡、祭祖的节日里,季羡林读书会来到了季老的老家——山东聊城,来到了季老生前深切关怀的聊城大学。

在王院长、张院长等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下午两点半,“栉风沐雨续华章——传承季羡林的治学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热情高涨,“羡林大讲堂”500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读书会的主讲嘉宾们秉着“抱薪传火”的热情,将季老一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位学子。

80多岁高龄的季承先生,因身体不适,未能亲自来到现场,专门为读书会活动录制了祝福视频,表达了他对这次读书活动的良好祝愿。


                    季承先生





                   院长致辞

季羡林学院院长王学臣教授致辞

活动开始,由季羡林学院王学臣院长致辞,王院长与同学们回顾了季老与聊大的深厚渊源。季老晚年一直担任聊大的名誉校长,对鲁西这片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家乡浓浓思念,对支持聊大的发展孜孜不倦。他将对聊大的深情,点点滴滴的记忆,都倾注于笔端。季老虽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季老这一份对聊城大学、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和支持并没有消失,而是由他的儿子季承先生继承下来。在季承先生的支持下,于2013年在聊城大学设立了第一所以“道德高尚、学问渊源、经世致用、追求卓越”为院训的季羡林学院,并设有“季羡林奖学金”,以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接着王院长代表季羡林学院对梁志刚先生、王佩芬女士以及读书会团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为学生介绍了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他们是:来自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代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李铮先生,季羡林先生的学生梁志刚先生,季羡林读书会发起人王佩芬女士,季羡林读书会执行秘书李强先生。


最后,王院长对在坐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殷殷期望。希望聊大学子们能牢记由季老题写的“敬业、博学、求实、创新”这“八个字校训”,学习季老对于家乡 、对于教育和学术那份炽热的爱,汲取季老精神里的养分,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论语>总序》表演

接下来,季羡林学院学子以一曲《<论语>总序》的诵唱表演,揭开了这次读书活动的序幕。

歌词大意:

孔子的论语,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开篇学而为政二,

八佾第三里仁四。

公冶长五雍也六,

述而第七泰伯八。

子罕第九乡党十,

先进、颜渊十一二。

子路、宪问十三四,

卫灵公、季氏十五六,

阳货、微子十七八,

子张十九尧曰止。

句句求之昼诵味,

中夜而思之,

平心易气阙其疑,

圣人之意可见矣。


 梁志刚:愿做抱薪传火人

梁志刚先生以“愿做抱薪传火人——我的老师季羡林”为主题,从“我记忆中的季老”“作为老师的季老”“作为学者的季老”“愿做抱薪传火人”四个方面讲述了学生眼中的季老,呈现出一个非凡学者的师范精神。梁志刚先生讲述了季老对学生石广生、张曼菱、钱理群等人的舐犊之情,回忆了季老与王邦维、张保胜之间的教学相长故事,分析了季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内的杰出贡献,解读了季老最看重的学术专著《糖史》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世界文化交流共生,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年逾72岁高龄的梁老师,为秉承恩师季老先生的风格,一直站着完成近一小时的讲演,将老一辈学人的精神,身体力行,抱薪传火,传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莘莘学子。

活动结束后,梁老师不顾劳累,耐心为每一名热心学子签名、合影留念,用“学海无涯”等话语鼓舞着学生。


           

                           王佩芬: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



王佩芬女士主要与同学们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季老的治学精神”、“季羡林读书会介绍(相关重点书籍推荐)”和季羡林先生作品研究现状。



首先,王佩芬女士从分享的几组统计数据引入,“季老一生人寿学丰,著有1300多万字、掌握12门外语,跨14个学科研究领域,仅中国知网收录季老文章3000多篇”,这些数据已形成一种享誉国际独特的“季羡林文化现象”,传递着“季羡林精神”。王佩芬女士根据自己的总结,把季老的治学精神概括为四点:一是勤奋。分享了在未名湖畔,名家云集的北大,季老家的灯永远是“燕园亮起的第一盏灯”和“鸡闻我起舞”的励志故事。二是持之以恒。分享了季老一生坚持学习、研究,数十年来从不间断,从70岁开始学术冲刺,耗时14年完成的学术著作《糖史》、《弥勒会见记》,在特殊年代,都一刻未停歇,完成200多万《罗摩衍那》的译著。三是实证精神。分享了季老师从陈寅恪先生,做学术讲究“考据”,被胡适称赞为“做学术就要像北大的季羡林那样”。四是科学方法。王老师分享了被她亲切称之为“五张书桌”的理论,这种工作的研究方法暗合了当下科学“思维体操”训练法,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最好的休息并不是睡觉,而是在不同的工作中穿插,让大脑得到暂时的“休憩”。

首先,王佩芬女士从分享的几组统计数据引入,“季老一生人寿学丰,著有1300多万字、掌握12门外语,跨14个学科研究领域,仅中国知网收录季老文章3000多篇”,这些数据已形成一种享誉国际独特的“季羡林文化现象”,传递着“季羡林精神”。王佩芬女士根据自己的总结,把季老的治学精神概括为四点:一是勤奋。分享了在未名湖畔,名家云集的北大,季老家的灯永远是“燕园亮起的第一盏灯”和“鸡闻我起舞”的励志故事。二是持之以恒。分享了季老一生坚持学习、研究,数十年来从不间断,从70岁开始学术冲刺,耗时14年完成的学术著作《糖史》、《弥勒会见记》,在特殊年代,都一刻未停歇,完成200多万《罗摩衍那》的译著。三是实证精神。分享了季老师从陈寅恪先生,做学术讲究“考据”,被胡适称赞为“做学术就要像北大的季羡林那样”。四是科学方法。王老师分享了被她亲切称之为“五张书桌”的理论,这种工作的研究方法暗合了当下科学“思维体操”训练法,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最好的休息并不是睡觉,而是在不同的工作中穿插,让大脑得到暂时的“休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米罗山营地:最真实的抗战记录

作者:陈河

二战时期,为了反抗日军的侵略暴行,在马来亚丛林深处的米罗山,驻扎着一支由英国、中国及马来亚三方组建的秘密部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