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每日观察 > 慧语·印象 >

地产商不愿降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时间:2013-11-30 08:43来源:半壁江中文网 作者:心灵朝阳 点击:
  房产居高不下,开发商说出一大摞理由来表明房价不能下滑的原因。除了强调土地升值外,还有一条就是特别强调物价上涨。大概除了土地升值这个特别因素外,物价可能就是一种包围形式,以至于决定了房产价格的急剧上升。看来房产商们好冤,物价们好狠,开发商

  房产居高不下,开发商说出一大摞理由来表明房价不能下滑的原因。除了强调土地升值外,还有一条就是特别强调物价上涨。大概除了土地升值这个特别因素外,物价可能就是一种包围形式,以至于决定了房产价格的急剧上升。看来房产商们好冤,物价们好狠,开发商拧不过物料商,商品市场造就了一种利润癫狂状态,以至于到了买家与商家僵持对峙的局面。


  笔者记得七八年前,作为新兴行业的汽车市场,曾经因为油价上升而影响了汽车的销售量。汽车商们隔三差五抛出降价消息,谁料这样做,反而使得购买者们望风等待,以至反价格愈降,买家愈少,因此影响了销售。中国人最擅长打价格战,最不擅长打质量战。如果拿中国产品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恐怕因质量被选择者真是太少了。而中国的价格战在内耗方面,确实是很让国外市场汗颜。据笔者了解,中国商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差距几乎是天上地下。生产厂家的砸价倾销已形成了一种内部潜规则。不说其它,就说广告行业,一平方米的写真从加工价12元,曾经跌到最低的6.5元;一平方米的喷绘从曾经的10元加工价,突破了5元,传说目前还有人降到3元,不知是真是假。名片的价格从25元五盒到今天的11元五盒……


  广告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各有千秋。如此利润下滑,不知收入何来?批量生产固然靠量聚拢财富,但毕竟劳动价值需要保障……眼下不少门头店面拼命维持,只道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为减少雇佣开支,他们尽可能独立支撑。哪怕再辛劳,也要保障微博的收入,保证按期上交房租。笔者前些日子在市场上买了十三个钮扣,三个大的六元,十个小的普通黑纽扣三元,店主让了一元,共八元。笔者罕异这以往一块钱一大包的小黑扣们,现在身价怎会如此剧增?店主解释说:“钮扣当然不贵,贵的是房租。你看现在市场越开越多,还有谁家敢租这样的房子卖钮扣?如果我不加利,怎么能保证我的房租?”为了房租问题,只能忍气吞声,买一次高价钮扣。


  按照某些店主的经营思路,店面不过是一种包装,目的是提升价格,增加利润。然而,今天的物价之高,确实令人汗颜不已。


  记得十年前,本市一条街道拆迁,市里到处宣传,这儿将建设成一条步行街。看当初的拆迁规模,委实不小。商家以此地为城市旺铺为理由,一下子将店铺价格提升了一倍还多。先前买一间20多平方米的店面,从最初的几万涨到了十几万,那时已是二十多万。然而步行街的开发后一下子提到50多万乃至上百万。开发商在那儿树起围墙,几块广告牌上醒目的大字写着::“抢到就是赚到,富及子孙……”上面还有一幅图:一个带眼镜的青年男子,脸部和身材被拉伸得变了形,两条长腿在拼命向前奔跑……前面是一个装满金蛋的鸟巢。如此诱人的广告,怎不引得市民争相购买?于是不少朋友同事货款、借凑,付了第一期房款。这可能是本市最早的地产策划,是本地房产公司与广告策划公司联手的炒作。自那次炒作之后,地产业的价格,从当时的每平米一千多元,急剧上升,此后几乎每年翻一番,直至三千多万,当然近几年涨得有些慢了,但平均价已经达到四千以上。当然北京上海不用说,据说已达一万至两万多元一平方米。


  随着地产业的升值,房租也因此暴涨。步行街开发后,附近街道的门头房,从最初的每年一万多元,立即涨到两万、三万,直到今天,有的竟涨到了十多万。随后,一些偏僻地方的房租也开始涨价,有的从最初的每年二、三千元涨到一、两万多……店主成了房奴,甚至领先于打工的市民。“给房租打工”,几乎成了店主们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地价上升,工业区和私营企业,也开始每年上交不菲的租价——好在这没有影响到批量生产厂家们的利润,毕竟他们的收入大大地高于成本。


  几年前,市场上到处提倡“微利”,大力宣扬“微利”优势,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走进了“微力时代”。或许国家靠这种宏观调控维持物价,以至于很多商人和经营者陷入困境。尤其是某些投机的商人,还靠轰然降价大赚了一把。估计那只是短期效应,但是随着下岗失业人员剧增,社会上的价格大战也渐渐愈演得愈烈起来。一边是商品的内部竞价,一边是地产业的价格飙升。商业世界的不平衡状态,让路人叹喟,使英雄折腰。


  随着房产业的兴起,城市住房渐渐趋于饱和现象。不用说,在物价上涨、利润下降的国家,又遇上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缩减现象,不用说,持续发展的地产行业,将陷入重重危机。进一步只能维持和等待,退一步则是整个地产业崩溃的现实。在地产业的发展过程,极度的爆火和急剧的利润飙升,实际上都是缺少市场规划的结果。当地产商与策划公司不谋合,将价格飙升到暴利时候,国家物价局没有任何反应,相反却一味控制商品代格,提倡微利经营。以至于房产与物价脱节,形成冰火不同的两重天下。如今的地产业发展勿讳言,任何商业都是建立在购买者的需求之上的。房价越高,购买者只好驻足观望,而房产业的发展势必停滞不前。房产业的降价,也是一种意味,倘若一家抛售,引起内部降价竞争,勿庸讳言,整个地产业将面临集体崩盘。对于购买者来说,估计也会以最初观望汽车市场形式,要等到最后的价格才肯出手。


  因此,地产商将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归咎于商品格,不过只是一种借口。人人都知道赔本的生意,任何商家都有可能曾经历,对于商品经济来,实在是不足为奇。而对于地产业,赖以稳定立足的原因,无过于社会的安定和和近几年来突飞猛进的暴利。地产商的主要对手不是物价,实际是行业内部的潜归则,是哄抬房产价格之后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市场反应。无序的竞争只能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责任编辑: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