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语文一年级课本
9月,孩子们迎来了他们的新学期。对于刚刚走进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开学第一天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拿到了飘着淡淡油墨香的新课本,读一读别开生面的第一篇课文。
小小课文,大有乾坤。语文课本第一篇课文总是标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也见证着社会的变迁。从战天斗地的革命号角到循循善诱真情讲述,从知识的灌输到人格心理的塑造,60多年来,不同的第一课折射出我们的价值观、教育观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在开学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梳理回顾一下曾经的小学第一篇课文……
□本报记者杨秋香黄璧娇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永远指引着我们
第一课:“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翻开上世纪50年代的小学语文第一册,书本的第一页就是一张彩图,上面画着毛主席,他微笑着,双手牵着两个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回忆起小学读书生活,今年65岁的陈先生说,那时的语文课本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的祝词。那时,小学课本里面关于毛主席的文章非常多,如《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等,也有许多是歌颂新生共和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的,如《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当时处于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交替时期,小学一年级课本在教材形式上还有着旧时代的特色——那时的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旧时的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为繁体字。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内容以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为主。一方面,它必须承担起提高全民语文素质、统一书写规范等功能,比如推行简体字;另一方面,它也要承担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宣教作用,坚定人们对于新制度的信心和认同。
上世纪60年代:处处遍布“运动”口号
第一课:“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60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小学语文课本受到大跃进、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强烈影响。60年代初,不仅是一年级,其他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课文几乎“集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反映和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品。这时的小学课本,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数学课本都几乎成了时事手册,甚至写满阶级斗争内容。语文课常常变成“政治课”,老师在讲台上都会先讲一些政治运动,说上几句时事口号。
到了“文革”时期,各地语文课本普遍的选文标准是“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化大革命’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而当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不断批判资产阶级、为在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一年级课本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毛主席诗词、语录首次进入课本,学习毛泽东语录,已成了一年级孩子们语文课上的必修内容。
上世纪70年代:高举红旗向前进
第一课:“水有源,树有根。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你办事,我放心。’为我们选定了带路人。华主席,真英明,除‘四害’,为人民。我们紧跟华主席,高举红旗向前进!”
说起70年代的小学第一节课,市民王先生侃侃而谈:“记得那时刚进学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发新课本,其中语文书的封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封面上画着三个红卫兵,每个人右手捧着一本《毛泽东语录》,左手则紧握拳头,目光严厉地正要打倒三个小人。”
王先生说的这“三个小人”,指的是当时全国上下的斗争目标——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70年代“文革”期间出版的小学课本,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封面大多为红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占了课本的很多内容,因此也被称为“红色课本”。
这一时期小学课本的一大特色就是加进了很多讲述英雄故事的文章,如《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飞夺泸定桥》,这些英雄故事深入人心。事实上,从一年级入学第一节课开始,语文课就是爱国教育课,在初步学习拼音和汉字的同时,语文课更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树立起爱国情操。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扑面来
第一课:《热爱共产党》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的春风也明显地吹进了小学课本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80年代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分水岭,这一时期的课本明显去除了很多旧年代的特征,多了改革开放的解放思想。
上世纪80年代上小学的郭女士回忆说,那时小学第一册的课本除了少数几篇涉及政治内容的文章外,还有不少有关科技、自然、社会的课文,如《红灯绿灯》、《太阳地球月亮》、《皮球浮上来了》,并通过简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这一时期,一些反映现代意识和具有时代感的课文也逐步增加。比如,有环境学者指出,原来小学课文《海底世界》一文结尾处的“海底世界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已变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
“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飞呀,飞呀,她们飞过大海。小燕子往下一看,奇怪地问:‘妈妈,海面上哪儿来那么多铁塔?’妈妈笑着说:‘孩子,那是井架,工人在开采海底的石油呢。’”郭女士说,对那时的语文课本,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篇一年级人教版里的课文《春天来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关怀占据主流
第一课: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很多小学生对“丁丁”和“冬冬”这两个小朋友应该不陌生。在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翻开课本就可以看到《上学了》这样一篇课文,而“丁丁”“冬冬”就是课文里的两个人物,他们今天也背起小书包来到学校“上学”了!小学的第一节课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对很多人来说,第一册课本里他们最难忘的课文包括《小小的船》、《蒲公英的种子》、《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农夫和蛇》、《小马过河》等。这册教材大部分课文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不再空洞而乏味,每篇课文都讲述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图画,它更像一本充满童趣的童话书。
更大的一个变化是从2001年的课改开始,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纂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现在各个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学生们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课本可以选择。
人文化和人性化教育是这时期语文课的一大亮点。张老师是市区一小学的语文老师,她说:“首要的任务不是学多少生字多少课文,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专注听讲的能力,提高自理和独立性。人性化、人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加适应孩子们的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早期小学第一课
《太阳》1904年
太阳居于空中,其体最热,故能发光,以射于地上。
这本《最新国文教科书》出版于清末甲辰年,即1904年。此套教科书是张元济、高梦旦、蒋维乔、庄俞在商务印书馆编印的最早一批教科书,影响深远。这套书出版两三年后,有一位福建的小姑娘读到了。许多年后她回忆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她就是后来的作家冰心。
《我国》1912年
自我远祖以来,居于是,衣于是,食于是,世世相传。
此册初版发于辛亥革命后八个月。这套书极具生命力,初版于1912年6月,于1922年3月已是第一四一七版。其“编辑大意”中称:“一、本书以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求好高骛远之论;二、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并附书信、账簿、票据各种文件,凡国民生活上必须之知识,无不详备。”当时的教育部审定教案后批示:“为教授书中最善之本。”
《静听》1923年
哥哥讲故事,妹妹静悄悄,一面侧着耳朵听,一面睁着眼睛瞧。
新式教科书在袁世凯复辟后,一度遇挫。上世纪20年代是群雄蜂拥、军阀混战的年月,也是新思潮不断兴起的时代。国家好比一个刚睁开双眼的少年,条条道路,不知往哪儿走好,但不管怎么走都是创新。此刻,妹妹在静听哥哥讲一个年代的故事,挂画似真,童趣稚嫩,亦不失为一种风格。
《动物植物和矿物》1937年
地球上的物类,形形色色,不知有几千万种。
这册课本里,有三篇涉及彪炳千古的人物:孔子、岳飞、戚继光。第一课则是《动物植物和矿物》,说动物中的人最聪明,能驾驭植物矿物和人以外的各种动物,所以成了世界的主人。
《春风》1940年
春风轻轻吹,吹到草地里。草被春风吹醒了,草儿青青快长起。
国难当头,孩子们翻看的第一课却是《春风》。不过,虽然“春风”打头,仍在夹缝里塞入一篇《岳飞的幼年时代》,讲岳飞随师父周侗偶然比武,师傅勉励他将来为国家出力。国势飘摇,忠臣勇将的故事最能点燃少年的雄心。
《卢沟桥》1941年
问:卢沟桥在哪里?
答:在北平的南境。
“七七事变”后,曾为从沦陷区逃亡出来的青少年办过三十几所临时中学的,当时的教育部部长说:“我们不仅要抗战,还要建国啊,所以教育不能中断。”这册课本在版权页印有好似对联的两行字:“读过这本书的人,要照这本书所说的切实做去;读会这本书的人,要拿这本书转送他人、转教他人。”这本合册共有40课,其中30课与抗日有关。
(摘自《中外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