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幻想时代奇幻网文的“弑父”之路
时间:2010-05-06 14:46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章则不懂 点击:
次
放眼现下的幻想文丛,门户林立,流派成群,各举大旗,各争地盘,浩浩荡荡巍巍峨峨,仿佛利刃一出即遍地英雄,汇成大势其锋难掩。在俄狄甫斯情节盛行的文化战场中,在由新媒体不断冲击的网文时代下,幻想文学里也是争战不断,一次次的拼接糅合和错位扭曲造就
放眼现下的幻想文丛,门户林立,流派成群,各举大旗,各争地盘,浩浩荡荡巍巍峨峨,仿佛利刃一出即遍地英雄,汇成大势其锋难掩。在“俄狄甫斯情节”盛行的文化战场中,在由新媒体不断冲击的网文时代下,幻想文学里也是争战不断,一次次的拼接糅合和错位扭曲造就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包装效果,让人不禁为幻想的自由而拍案惊奇。面对穿越重生,异世界猎宝,都市竞技,无限升级……身为老字辈的幻想文学——武侠文学迷失掉自己的位置了么?
在号称是幻想文学集结地的某中文网,在它纷繁杂多的作品名目分类中,传统武侠只是几百分之一,而在所有的作品中,武侠作品甚至不及万分之一。看看那些年轻的读者小白,只钟情“盘龙西红柿”,无人谈“金古黄梁温”,于是有人哀叹:做为传统的幻想文学——武侠没落了!被玄幻奇幻之流驱逐到不毛之地,奄奄一息,生机难盛。
我们暂且把现下横行的所谓“主流幻想”定义一个归类,即名为“奇幻”,参考作品可以有《小兵传奇》、《紫川》、《佣兵天下》、《悟空传》、《亵渎》、《鬼吹灯》、《星辰变》、《佛本是道》、《回到明朝当王爷》……以及“九州系列”的全架空“历史”类和树下野狐所代表的“新东方神魔主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广泛的追捧,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节奏带动生产力进而催生出社会对快文化节奏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本身在发展更替的同时继承和汲取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某些亮点,而且奇幻网文在阅读时有很强的带入感,于是在不甚的探索后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进而带起了一个“幻想横流”的网文YY时代,或曰大幻想时代。
网文的拥泵们推崇备至的,是一种类似“主角不死,美妞不断”(孔庆东语)的优质生存情怀。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平常的日子都是机械式的紧上绷弦或者漫无目的式的浑浑噩噩,所以需要一个空间来放松和缓解,那么幻想的世界,自然是最佳的寄托。在看“奇幻文”的时候,或多或少能满足你对不满现实的发泄需求,能让压抑之梦在行文中得到的排解和舒张。“侠以武犯禁”,比之传统武侠,奇幻网文在“犯禁”这点做的更彻底,也更赤裸裸。
其实剥掉网络奇幻文的华丽外皮,剔除它诡异或者猎奇的故事设定,看它的本质,即贯穿小说的主线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无疑还是网文小说作者们最初看的那些武侠故事的本来面目。现下的网文作者,大都是“金古黄梁温”的读者,从老一辈的柔情侠骨里得到了种子,从而续写下一辈的故事。于是给江湖人士练上道家法门便成就了修真渡劫飞升成仙,让武林豪客穿上牛仔西装即转型为都是古惑仔黑帮老愤青,将现代人的意识和见识送回到历史的某个年代或者架空的某个异世界就会参与和改变历史或者争霸异界,无限流、盗墓派、机甲混搭魔法……
纵观这些网络奇幻小说,不管它的文笔有多白开水化,更新速度有多么的几年如一日,字数和点击率有多天文化,主角有多变态强大,情节有多狗血煽情,但故事的精义始终逃不出“侠”“义”二字。即便是YY严重的都市风流类型,在大义面前,故事和人物也绝不含糊,快餐文学虽然浮躁,但造就出的也是一批批“邪侠”、“异侠”。而且奇幻网文的一种“同人”式,更是直接将主角穿越到武侠前辈的故事设定中,然后铺陈出自己所理解的侠与义。可见网络奇幻文无论是在脉络上还是血液里都是继承于传统武侠,然而就目前为止还未见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网络奇幻文中不乏精品。
就像青和蓝并不是很好的区分,奇幻和武侠其实也是两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从所周知的武侠开壁之作《蜀山剑侠传》其实很难说它是一部纯武侠小说,故事里面你可以看到飞剑横空,魔道正道纷争,急剧震撼力和破坏力的神奇法术功力……再比如黄易大师,他的《大唐双龙传》《翻云覆雨》等作品就很难定义为纯武侠还是奇幻。再说流行的奇幻网文中本身也有不少武侠精品,像随波逐流的《一代军师》《神龙传奇》、被誉为“金庸封闭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的《英雄志》以及备受争议毁誉参半的《江山如此多娇》。
所以大幻想时代并不是如有些人说的“糟粕满地走,经典不如狗”,还有人论断的“纵然金庸在网络写文下场也必然是仆街”,其实透过传统武侠和奇幻网文的联系,可以看到很多奇幻文的精品并不是专写奇幻文的作者所著,而优秀的奇幻文作者反倒屡有武侠作品出产,像江南、沧月、燕垒生等。武侠和奇幻,像是母子,又像是孪生兄弟。针对武侠和奇幻的不同年龄,往往它们的读者群也是大有迥异,网文的追捧者多是一些青少年。网上阅读本身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求甚解,所以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很少可能手捧一卷淡墨书香,细品金戈铁马中的仗气任侠,他们更中意的,是一种类似网络游戏类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但奇幻和武侠的路却是是越走越近,在2002年初,韩云波教授在确定武汉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开题时,选择了“武侠小说动力系统”为研究课题,到2003年博士后研究报告完成,就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武侠创作的格局转移”,并指出了“心灵化的武侠”、“智慧化的武侠”、“女子武侠”等创新点。而这些创新点,也能在奇幻网文中找到同处。
到2004年,韩云波教授提出了“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概念,随后得到北京大学孔庆东、苏州大学汤哲声等学者的呼应和补充。在这短短的五年,“大陆新武侠”在承接和学习前人的经验上,又走出了新路子,跟奇幻文学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首先,在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之中就有不少从事奇幻文写作的作者,像沧月、步非烟、方白羽等,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亦幻亦武”。再者“大陆新武侠”的表达主题不再是始终强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始终强调传统的“做人”标准。他们表现的是人性和人情,是自我生命力的释放。“何为正?何为邪?何为忠奸,何为黑白?堪令英雄儿女,心中冰炭摧折。”沧月《东风破》的这几句结束语相当准确地说出了他们武侠小说的价值观念。
《今古传奇•武侠版》的资深编辑木剑客曾说“江湖的叙事要么是切入历史,寻求一种历史的厚重,要么就超脱历史,创造一种自由展现的空间。”,那么“大陆新武侠”更注重的是这份自由展现的空间,体现更浓的是一份人文关怀。期间的代表作有小椴的《杯雪》《洛阳女儿行》、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和沧月的“听雪楼”系列等。
再说武侠寓意的方式也和金庸类的鲜明哲理指导武功有所不同,像凤歌的《昆仑》,书中最大的武学胜地天机宫就是以算学和理学入武,方白羽的“千门”系列里则演化出赌计权谋胜过武功招数。还有杨叛的“简单武侠”,也不提倡重谈径庭大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中国新武侠文学还有一个特点,即作者的视野极为宽广,笔下人物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凤歌的《昆仑》里梁萧到达过阿拉伯、希腊;《沧海》里有相当篇幅内容涉及到日本;孙晓的《隆庆天下》则涉及到中国、高丽和日本。好比奇幻作者们不拘一地一国,一时一节,这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全球化时代对新武侠作家们的一种影响,这也是武侠和奇幻作者们的一种共鸣。可见有人担心的武侠没落甚至被奇幻挤垮死亡,是绝不可能的事,当然冲击是会有的,但有冲击才有变革,有前进的动力。武侠是奇幻的根,若自掘其根,又谈何生存发展。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之一,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最早可以上溯至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唐人传奇,一路传承脱进到现在,可谓是文学中的“国粹”,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精神。而奇幻文学,则需要给它更长的时间去发育充足,才能不显得营养不当和层次落差太大,对于奇幻网文的耕耘者们,也要学会适度调节码字时间避免长期的电脑辐射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幻想网文还肩负着引导它的读者——青少年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和形成的重任,所以,幻想网文要想完成它的任务和价值,在积淀鲜明的民族主义时又能和世界人文同步,还需要在传统武侠中汲取更多的智慧,而“大陆新武侠”,则是一个很好的伙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