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芮成钢:当名人是“遭遇”,需要一颗强大的平常心

时间:2013-05-22 17:43来源: 作者:芮成钢 点击:
最后,如果你恰好是个名人,我想你一定认同我在文章标题里用到的“遭遇”二字,应对这个遭遇,要靠一颗“强大的平常心”。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看了这篇文章,也不必再去羡慕和崇拜名人,他们只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舞台上那个角色。

  看过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讲的是一个年轻男孩和玛丽莲·梦露共度的七天时光。电影里的梦露有一句经典台词,大意是:“男人们以为我是玛丽莲·梦露,便来追求我,一旦他们意识到我不是玛丽莲·梦露,就跑了。”
  
  比玛丽莲·梦露早十年出道的,还有一位好莱坞巨星丽塔·海华丝(RitaHayworth)。她是二战期间美国大兵最钟情的海报女郎,就连第一颗投向比基尼岛试验场的原子弹上都贴着她的照片。
  
  她一生有过五次婚姻,其中一任丈夫是《公民凯恩》的导演兼主演奥森·威尔斯(OrsonWelles)。这位名垂影史的天才导演有句名言:“如果你觉得这是幸福,看看丽塔·海华丝的人生吧。”海华丝最广为人知的角色是性感女郎“吉尔塔”(Gilda),当她回忆起坎坷情路时说:“男人与吉尔塔坠入爱河,醒来后却发现身边躺的是我。”
  
  让观众着迷的,是明星在舞台或银幕上扮演的角色,不是他们本人。角色,是和无数幕后工作人员共同制造出来的幻觉。角色和本人之间的落差,恰是痛苦所在。
  
  我认识一些“名人”和“明星”,他们要为自己的“名”付出很多代价。对他们而言,惶恐无助是常态,寂寞孤独是常态,抑郁失眠也是常态。有时我半夜三更睡得正香,接到名人朋友致电,要求倾吐心事,聊完五块钱的再聊五块钱的,诉不尽的委屈倒不完的苦水。
  
  名人虽不愁衣食住行,却摆不平自己的心。假如命运没有让他们成为名人,他们或许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首先,他要解决自己和角色之间的落差。白天出门演名人,又高又帅又白又美;夜深人静时关上门自己面对自己,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这种分裂让人找不着北,想想第二天还得继续演,简直睡不着觉。
  
  正因为这种落差的存在,名人很寂寞。有时耍大牌拒人千里,一是怕冷不防被利用,二是怕演不好会穿帮。我认识一位酒店的总经理,一辈子没结婚,论年龄我应喊他叔叔。这位叔叔不简单,我们熟悉的诸多上世纪80—90年代的港台女明星——包括已故的,健在的,嫁人的,改行的——都当过他女朋友。我猜想当这些女明星下榻酒店,终于可以卸下面具和伪装、身心松弛做回自己的时候,往往既惶恐又寂寞,这时候对她们嘘寒问暖、体贴照顾,是很容易乘虚而入的。
  
  当名人是一条不归路。你不得不往前走,因为无路可退。你厌恶了被众人围观,但更害怕被世界冷落。
  
  比如名人到餐厅吃饭,人们蜂拥而上找他签名合影令他不胜其烦,可大家视若无睹谁也没认出来他又倍感失落。我想如果我是餐厅服务员,最恰到好处的做法应该是走上前去友好地打个招呼,“×先生,我很喜欢看你的电影”或“×小姐,我很喜欢听你的歌”,然后走开,再别无端打扰。名人的虚荣心是需要按摩的,说实话这力道分寸不太好拿捏。
  
  所以有些名人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像名人,出门雇一群穿高统靴的保镖跟班,外加一帮倒着走给他拍照的摄影师。北京某星级饭店经理就曾经告诉我,明星下榻时,有些经纪人会要求饭店安排“职业粉丝”在门口尖叫迎接,场面不热烈下次就改住其他酒店。
  
  在自己与角色的落差之外,名人还需要解决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落差。
  
  记得小学时看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鲁西西在一篇作文里写道:“他们比我强,活活气死我。”我对这句话印象极深。所谓“人比人气死人”,生活中的很多苦恼的确源于和别人攀比,而且专门在自己这个圈子里攀比。
  
  其实普通人还好,在一起混的层次水平都差不多,谁也比谁强不到哪儿去。名人比名人,可比的就太多了,凭什么你粉丝比我多?凭什么你出场费比我高?凭什么你有“鸽子蛋”我没有?凭什么你嫁入豪门了我没嫁进去?凭什么你生了仨孩子我还一个也没有?只要愿意,你可以24小时处在羡慕嫉妒恨当中,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状态。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名人,即使有这个运气,你也未必消受得起。这需要相当强大的心智和深厚的阅历来应对并管理,否则就会这边光彩夺目领完奥斯卡奖,那边臊眉搭眼去看心理医生。
  
  在我们身边,没出名而想出名的人很多,但是再过十年,想当名人的也许越来越少。做任何事都要支付成本,如今当名人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照片拍丑了被众人笑,衣服没配好被众人踩,假如不练就笑骂由人的本领,名人的日子真不好过。肯尼迪要是生活在今天肯定当不了总统,他那些风流韵事早就被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去了。
  
  社交网络对于名人,绝对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能提升你的亲民指数,粉丝人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变现;用不好则直接暴露你的弱项短板,陷于千夫所指的境地。
  
  中国的社交网络是靠名人战略做起来的,初期来看是双方共赢,共同扩大影响力,但是到了后来,微博也会反过来伤害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关闭微博的“大V”不在少数。这就引出一个有些“哲学”的问题:如果从来没有微博,名人会比现在生活得更好吗?在任何情况下,高兴的都是网站,反正越是折腾得热闹,它的股价越是涨得快。
  
  最后,如果你恰好是个名人,我想你一定认同我在文章标题里用到的“遭遇”二字,应对这个遭遇,要靠一颗“强大的平常心”。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看了这篇文章,也不必再去羡慕和崇拜名人,他们只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舞台上那个角色。
  
  我收藏了一封作家巴金70多年前写给他的一位“粉丝”的亲笔信,其中一段谈到对他那个圈子中的“名人”的看法:“对于作家,还是看他的文章有意思。我自己也有这个经验,有时因为认识了这个人,连他的文章也不想读了。自然伟大的作家不在此列,他们的生活与思想是一致的。不过我够不上。因此我还是希望你读我文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经典成长故事

作者:涂滢

一书编选了中外经典成长故事,每篇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会了青少年怎样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让…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