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严控会议费支出,部分地方政府在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做出“限星”的规定。政府的规定在酒店业界内引起了一些反应,也催生出了一些应对办法。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全国多地,部分五星级酒店放弃星级资质的复审,从“五星”变“无星”。今年以来我国“弃星”的10家五星级酒店中,至少半数为当地政府的定点招待酒店。(10月16日《新京报》) 为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和严控政府“三公”经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作出严控会议费支出等相关规定,而部分地方政府在会议费管理办法中更是作出了“限星”的规定。特别是去年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更是为会议费戴上了一道“紧箍咒”。 当然,不论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还是严控会议费支出等相关办法规定,不仅有效遏制了政府会务工作中存在的违规现象,更是让遏制“舌尖上的腐败”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不过,这也在酒店业界引起了一些反应,并催生出了应对办法。如部分五星级酒店放弃星级资质的复审,从“五星”变“无星”,而其理由则是因“八项规定”等政策压力。 而从新闻报道来看,虽然“如今去消费的少了,酒店的价格也调低了。”但部分“弃星”酒店表示在“弃星”后并“不会降低价格”。而个别酒店则表示“价格是根据市场情况而定,而不是根据星级来评定。”除了不降价之外,吉林南湖宾馆、南宁市邕江宾馆这两家从事公务接待的老牌酒店的会议室使用费用也依然坚挺。单日价格分别为1.35万元和、1.2万元。 由此可见,“严控会议费与‘限星’无直接联系”。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认为,各地在严格控制会议费的管理办法中,都有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人均住宿标准等限制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选择星级酒店和会议费的标准没有正相关的联系。那么,为何这些五星级酒店为何又要放弃星级资质的复审,甘愿从“五星”变“无星”呢? 我们知道,酒店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和客流的入住量,其主要措施是打造星级酒店,而且星级越高越好,因此随着星级的增高,相关的消费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如果说,这些曾是五星的酒店“弃星”是因为“八项规定”或各地的“限星”政策,那么,为何这些弃星的酒店又为何在“弃星”后“不会降低价格”呢? 由此可见,这些五星级酒店从“五星”变“无星”,从表面上来看是因“八项规定”等政策压力所致,实际上,这是为了迎合当地政府部门的需求。当然,这恰好也说明其政府性的业务量很大。正如新闻报道所言的,今年以来我国“弃星”的10家五星级酒店中,至少半数为当地政府的定点招待酒店。那么,这其中的猫腻也就难免不会惹人猜疑了。 尽管这些星级酒店已“弃星”,但其“弃星”的目的却不仅是为了其科学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了迎合政府部门的需求,吸收政府部门的业务量,甚至再成为政府的“定点酒店”。因此,在加强各级政府名目繁多的会议和会费支出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弃星”酒店的日常管理,更要谨防政府定点的“弃星”酒店再“弃规”。否则,这“舌尖上的腐败”和“三公”经费滥用或许还将卷土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