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您1957年出生于武汉,正值反右扩大化,经历过文革,做过知青,感受过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特殊的时代和乡土背景,给您的文学之路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1957年底我才出生,当时“反右”扩大化的最高潮已经过去了所以那场灾难我没有体会。但文革的印象比较深。因为我当过知识青年,所以对“知青文学”比较感兴趣,我们这一代人都有一种“知青情结”。今天上午就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你注意到没有,这次新的中央领导人,有四个当过知青。当过知青的,相信我们这些人都会对这样的事情很敏感。要说文革带给我们的影响,我觉得首先是政治意识。我们这一代人比较关注政治。这是一个基本的立场。有一种说法,说你们这一代人可能觉得政治没什么意思。但是我觉得其实网上很多青年对政治发表议论,说明大家还是挺关注政治的,为什么呢?因为政治上问题很多嘛,所以很多人都要推动它变革。还有,大家对官员的官腔很反感,这就表明了一种政治态度。我们下过乡,当农民的感觉不管怎么样都在脑子里刻着,因此总是总是关注社会的底层。中国的老百姓,对那些浮夸的东西都是深恶痛绝的。这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他们很实在,老老实实地劳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说到我自己,对我现在的生活比较满足,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一想到下乡的那种劳累、空虚,就就觉得我能够坐在自己书房里写点东西就是一种享受了。所以不管别人怎样抱怨体制中的重重问题,我不会因此影响自己做学问的心境。这是第二个立场。第三个立场,就是民族的立场。我研究中国的文学,当时也可以研究外国的文学,我到现在还在看一些外国的文学作品,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研究中国文学为核心。所以我在给同学讲课时也强调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学,就应该有民族立场。有的同学常常问,老师啊,我们要不要学什么理论啊,我说你要学习理论就应该去读文艺理论的研究生。我们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更应该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怎样从古代发展到现当代的。这就是民族立场。我们当代人,应该在文学上创造一些自己的东西。最后我觉得,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时代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个性意识,我现在讲课也经常讲到这个。就是说我们现在经常被时尚所左右,一个理论流行了就都一拥而上。一个小说有了名气,大家都去追捧。但是,时间长了,我们找到了与自己心灵对应的东西没有?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如何在时尚和个性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个问题。完全不关注时尚是不可能的,完全鄙视时尚也没有必要。时尚毕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浪潮。那么要如何在时尚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呢?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怎样与潮流保持必要的距离?“80后”到底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有一些同学已经很有个性了。有的同学谈文学,很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写诗,很有个性色彩,还有的同学对研究校史情有独钟,这些都表明了文化追求上的个性。应该多宣传这样的同学。 8、1978年以来,武汉大学中文系走出过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作家,如诗人高伐林、王家新、邱华栋,作家方方、熊召政、陈应松……对于今天心怀文学梦的武大中文系学子们,您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答:武大中文系里面出过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家,现在也经常有同学喜欢创作,但是在投出稿又石沉大海,就觉得很受伤。其实当年那些作家的成名之路也是非常崎岖的。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第一个我就觉得应该保持武大的这种传统,因为武大已经产生了作家群,而且这个作家群在全国的高校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北大出了不少诗人,北师大出了不少作家,武大既出诗人又出作家。武大的这一道人文风景已经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张名片。我很高兴看到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有名作家之外,我们还有不少同学在继续奋斗,有好几个写诗的同学曾经打出“风光村诗人”的旗号,还自费办了《阶梯》这样一个民刊。那几个同学经常参加各高校的比赛,还拿过不少的奖。他们在新世纪的出现给武大的校园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新的同学延续这种传统,保持发扬光大。如何保持下去?就需要总结武大的校园文学的经验。武大的校园文学有哪些特色?很值得研究,这是一个。第二个呢在这些基础之上如何去传承,如何把今天的写作和珞珈山原来的传统衔接起来、发展下去,这就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必须写出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风光村”这个意象就很有意味:靠着东湖,有意和校园保持一些距离,但是同时他们又的确是大学生,所以他们写出的这种生活,就别具一格。他们中间的李浩同学,为了写一首诗,半个月心无旁骛,甚至除了吃饭,没有下过楼。他们因此写出了一些饱含武大气息的校园作品。现在有的同学一时冲动,写点东西,投了出去,可没有回音就气馁了。真正喜欢文学的同学不会因为作品一时发不了而灰心的。所以要克制浮躁的心态,还有浅尝辄止的心态。你喜欢这种东西你就应该无怨无悔地去追求。当然不能因此影响学业。风光村的诗人们为了写诗会翘课,半个月也不来上一堂课。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管怎么说,重要的是喜欢,在写作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另一方面还要有很开阔的眼光,就是了解这个时代,也了解其他校园文学达到的高度,然后写出我们自己心中的一些东西来。 (已刊《珞珈人文》今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