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东方情人节”七夕让中国人很纠结

时间:2012-08-22 15:56来源: 作者:物语老竹 点击:
农历七月初七又要到了。它是传统的七夕节。每到此时脑海里都会生出个纳闷儿:究竟是何人何由,非要将这天鼓捣成个什么情人节?总觉得如此称谓显得有些别扭。 心里自然很清楚,所谓情人节即情男情女聚首的日子。所以有人会将七夕节鼓捣成什么东方情人节,明显

  农历七月初七又要到了。它是传统的“七夕节”。每到此时脑海里都会生出个纳闷儿:“究竟是何人何由,非要将这天鼓捣成个什么‘情人节’?”总觉得如此称谓显得有些别扭。
  
  心里自然很清楚,所谓“情人节”即情男情女聚首的日子。所以有人会将“七夕节”鼓捣成什么“东方情人节”,明显是与那个美丽动人的传统民间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相关。
  
  这故事最早可以渊源到春秋战国时期,“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诗经·大东》)有资料载,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东汉应劭的《风俗通》有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船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然汉代将“七夕”确定为“妇女的节日”,是与“数字”密切相关的。因为古代坊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过去的算盘里的每列的珠数,显得浪漫而又严谨,能给人以神秘的美感。加上“七”与“妻”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即便如此,如今也似觉不妥?因为自汉代起的“七夕”,通常都是与“牛郎织女”粘粘在一块儿的。无论如何说来,不管《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美丽动人,它实质都也意味着一个并未明说的内涵:爱情“为权所控”、“聚少离多”、“相思颇苦”。这爱情是没得说,然结局却是很不如人愿的……于是以为,仅是从如今多数人都很在意的“吉利”角度去看,将它定为情男情女聚首的日子、甚至选为“喜结良缘”的“吉日”,都会显得十分别扭。
  
  其实从相关资料看来,“七夕节”的习俗,并非全与“牛郎织女”息息相关的。若说它“吉”,那是跟古人顶礼膜拜“时间”的思维定势有关。古人是比较在意或喜欢讲究谐音的。“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双重”的时间感;更莫说是沾了“七”的——古人将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做“七曜”(亦称“七政”、“七纬”、“七耀”)。(晋)范宁的《春秋谷梁传序》中就有说道:“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而在初唐曾担任国子博士的杨士勋也曾解释:“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足见古之坊间对这个“七”数的重视——如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而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如今在日语里还有保留。加之,“七”不光是与“期”同音,还与“吉”近音;故“七七”还有双吉之意。古人以为,“七七”是个吉利的日子。所以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再加上古时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辞,所以也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另外也发现,即使是在说“牵牛星和织女星”,古时的“七夕”也不全是在强调《牛郎与织女》故事的。从历史文献上看,大约是在三四千年以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热衷于“牵牛星和织女星”。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而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中了状元的就会被人叫做“大魁天下士”。有介绍说,“(古时)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系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综上所述,“七夕”的本原挺“纠结”的。如今有人将其定为什么“东方情人节”,总觉得有点儿不伦不类的别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作者:吴伟丽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