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谈一谈中国自明代起就开始盛行的仿古瓷现象

时间:2013-05-05 22:05来源: 作者:听雨 点击:
古代的仿古瓷是人们基于对前朝陶瓷艺术品所折射出的文化上的精神崇拜及对先民智慧的一种祟敬而仿制的,而近代乃至现代的仿古瓷则是以蠃利为目的而刻意仿造。两者之间在仿古的目的、意义上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两者的仿古瓷无论是在仿古的目的、意义、工

  在中国古陶瓷中,历来就有后朝仿前朝的习惯。仿古瓷萌芽于宋代,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所谓仿古瓷,即是指仿其胎、釉彩、造型、纹饰或兼而有之。
  
  图为光绪仿康熙五彩花鸟纹水盂。此盂器型规整,做工精细,绘画精致,色彩艳丽。画面构图严谨,纹饰布局疏朗,是一件仿制得惟妙惟俏的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历史上仿古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明代、清三代、清末至民国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仿古瓷主要分为两一类,一类是仿宋代五大名窑及龙泉窑等;一类是后朝仿前朝的官窑瓷。(注:俗称官仿官)清三代仿古瓷除沿袭明代的做法外,特别是官仿官或仿宋五大名窑之器都明确署有当朝铭文,在这个问题的做法还是比较诚实、厚道的。清末至民国时是仿古瓷生产的髙峰期,促使仿古瓷业髙速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以及海外来中国搜寻古瓷暴利行为的驱使。清光绪至民国时期的仿古瓷不但仿的精巧,工艺在某种程度上丝毫不亚于原作。而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就有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人郭葆昌、孙赢州等人。
  
  对于清末民国时期的仿古瓷,《饮流斋说瓷》是这样评价的:“盖彼时一朝有一朝之面目,而自有其特色。”“凡新仿之品,以光绪之朝为最多,袭历朝之形式,无所不仿。”“清末景市镇肆中陈设珍玩,于尊妻鼎彝之属,及宋元旧制皆有仿作,佳者几可乱真。”对于民国仿古瓷的工艺成就,日本人上田恭辅论:“今日之市场,大抵以摹仿品或后世乏伪造物……仍以青花、五彩、胭脂红等,尚有可观,其价格之便宜,殊堪惊异。”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国内外收藏风气的盛行,仿古瓷在沉静了一段时间后又活跃起来。由于与古时的原材料相比,现在所用的釉彩料大多以化学原料配制,艳丽有余而韵味不足,加之拷贝绘图等诸多原因,使得仿古瓷的生产出现了畸型发展的趋势。近30年来,凡拍卖过的重要器物不出一个月就会在市场上见其身影,有的甚至连造型都被篡改了模样。如:鬼谷子大罐被改成了瓶或壶,这种拙劣的仿古瓷让人啼笑皆非。
  
  事实表明:有利益需求就会有仿制品的出现,当今的仿古已完全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仿古理念,而是以赢取暴利为目的,投“收藏家”之所好而刻意加工生产的臆造品,作为投资艺术品收藏的人来说,认真学习历史与古陶瓷常识,对于识别真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综上所述,古代的仿古瓷是人们基于对前朝陶瓷艺术品所折射出的文化上的精神崇拜及对先民智慧的一种祟敬而仿制的,而近代乃至现代的仿古瓷则是以蠃利为目的而刻意仿造。两者之间在仿古的目的、意义上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两者的仿古瓷无论是在仿古的目的、意义、工艺等诸多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辐射:健康的隐形杀手

作者:关美红

辐射,这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可能大家都会这么认为:辐射与我有什么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对辐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