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国产父亲节?

时间:2015-06-23 18:41来源: 作者:周易李秋雨 点击:
今天是公历六月的第三个周日,这一天被称为“父亲节”,舶来品而已。好些天了各大网站都将该节作为头条热点话题推出,一时祝福如潮,那些身为人父的傻老爷们早已沉浸在美吧唧儿的节日的气氛之中。秋雨当爹快十年了,亦为人父,有two个可爱的宝贝女儿,大宝宝

今天是公历六月的第三个周日,这一天被称为“父亲节”,舶来品而已。好些天了各大网站都将该节作为头条热点话题推出,一时祝福如潮,那些身为人父的傻老爷们早已沉浸在美吧唧儿的节日的气氛之中。秋雨当爹快十年了,亦为人父,有two个可爱的宝贝女儿,大宝宝叫神采奕奕潭,小宝宝快乐三驴子小田田我回到家之后都给我送上自己的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咱煞是激动,感慨万分:当爹的感觉真爽……

闲暇之余咱不得不承认那些舶来品对中国民俗亲情文化的巨大渗透力,如情人节的风头盖过了七夕节,圣诞节的风头盖过了春节,等等。

国人流行过洋节这几年越来越多了,周围小有点儿过节的气氛,无非是送送礼物,找个理由聚聚,也许和其他洋节一样,哈哈一乐就过去了。 

说实话我对美国的这个节日没多大兴趣,倒不是对第一批踏上美洲大陆的拓荒者缺少敬意,也不是因为对创建父亲节的殖民者血腥的屠杀还有多少腹诽,实在是因为他们那个父亲节,在我的心里分量太轻了,因为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对于父亲的情结实在是太重了。

究竟中国人有无自己的父亲节呢?有的人说有民国时期就有了,在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爸爸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象一个 “父”字,所以说八月八日的爸爸节也算是父亲节吧。

抗战胜利后,党国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订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我国的父亲节。

民国的“爸爸节”也不算是古代啊充其量是近代,所以他就是不是古代的父亲节了,以我来看,既然是给父亲过节,哪就先来看看“教育”两个汉字德写法,“教”由孝字加上一个“文”字构成,这是个会意字,含义就是孝行之道即为教。“育”字在古代写作“毓”,拆开来就是上人下母,旁边加去掉三点水的“流”字,意思是母亲用乳汁、汗水、血液养育孩子,合起来就是用孝行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就是中国的感恩,这就是中国的教育,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他让每一个人,时时刻刻,从小到大,都深深包围之中。

所以,孔老夫子如是说: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国人信奉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八德”之中,孝为首位。

这就是流传千年的中国式的感恩教育——孝道,它已超越了感恩层面的意义,上升至教育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也就具有了独特的普世价值和意义。

那么,什么是孝道呢?

《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 ”。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晚辈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有专著,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有两个含义有:一是尊祖敬宗。告诫人们不要忘了祖宗。二是传宗接代。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就提倡“孝”。

这和当今社会状况有点相似,当代社会正处新的社会转型期,即从工业时代转向后工业时代,后金融及时代,社会思想也需要进行澄清和明正。孝道的现代意义和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和发展。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

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上升到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民之本教曰孝”。

在实践中,曾子主张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要有一致性。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参悟,不断地开阔心灵的领域。这便是曾子著名的那句话——“吾日三省吾身”的由来。

到了孟子时代,“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成了人生最高的道德。孟子所最为推崇的圣人是舜,“荛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道从此增添了政治化色彩。

后来,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这里插一句,中国文化的架构是“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细细想来,当代中国人的所有行为和思想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寻照中国文化的渊源,对此结构加以解析,便可看出些端倪来。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周而复始的重要人伦节日,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进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当我们未设中华母亲节、父亲节、情侣节时,此类主题洋节就会乘虚而入。如果听之任之,这些来自异质文化的符号,将会成为年轻一代的‘文化记忆’而淡忘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当我们四月初二过中华母亲节、重阳期间过中华父亲节、七夕过中华情侣节之时,我们已经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历史重任。

父亲节其实只是一个符号,不仅仅要爱父亲也要爱母亲,孝敬自己的老人应该从心开始,把爱心推及敬别人的老人。

如果非要说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父亲节”,答案应该是“农历九月九”,因为古人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阳气最盛,寄寓着更加光明、强力、兴旺,黄帝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代表,中国古代就有黄帝于九月九日乘黄龙上天的传说,皇帝是中国人的始祖,所以把重阳祭拜黄帝的这一天,作为中华父亲节可谓顺理成章。

千百年前的古人早就云过“父母在,不宜远游”之古训,绝对会有人这太离谱了,不管离谱不离谱,身为人子的你能否在父亲节这一天歇上一天,好好陪陪爸爸,回不了家的最起码打个电话让远方老爸高兴一下,老爸毕竟只有一个,你还犹豫啥?

让我们一起向伟大老爸说声:“爸爸我爱你,节日快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师的哲理笔记:洞察世事的睿智

作者:梁金豹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