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读南唐中主李璟这首词,正好是夏末秋初之际.文字间微微有缕缕西风的凉意袭来,也带来些许季节流转、光阴悄逝的怅...
近10年来,汉语诗歌发展遇到了麻烦,读者群日益萎缩,诗人群体褪尽光环,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意想不到的是,平阳诗歌创作队伍却在逆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老诗人张君、沈宗文宝刀不老,新生代诗人不断涌现。 2012年,欣逢平阳县文联成立30周年,受文联嘱托,...
1929年,在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的19岁的艾青,在校长林风眠的鼓励下赴巴黎勤工俭学。在巴黎期间,他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据说,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艾青回到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
写这个题目,以笔者的修养着实有些力不从心。可是涉网以来有些浅见,很想拿来与诸君共享。希望能抛砖引玉,同广大网民共领网界圣贤的大智慧,以期天天向上。过去曾有过一些与网友们切磋的写文章体会,可多侧重于杂文创作,而且只局限在作文的技巧层面。今天...
《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山东诸城人)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张择端是一个有极强的写实技巧,并善于处理复杂的生活场景的画家,《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那么,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呢? 《清明上河图》...
关于杂文的争议自从有了网络就久兴不衰。因为网络技术给了时人自由表达意愿的机会,为思想的升华创造了条件。日前,在中华杂文网投了篇文章,数日未见采纳。心知肯定是文章路数不合该网规矩。于是打开该网关于杂文的数篇文章,读后大开眼界。所阅诸篇,既体...
近日,《诗刊》副主编商震在中原诗群高峰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我国的诗歌产量要大于唐朝,每天诞生上万首诗歌并不是虚妄之言。可以这么说,当下诗歌的发展不亚于盛唐。无独有偶,最近我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2年第2期读到一篇文章,名为《当...
*写诗是为了接近和谐与有序的事物中的善,或者简单地说,写诗不过是出于一种对和谐与秩序的欣悦。 *当诗歌变得不可触摸的欢乐,它将升向天堂。 *在民众手里,语言同金钱一样有着简单的便利的效果。而在诗人手里,它首先变成了梦和歌。 *诗歌用它的全部智慧为...
*诗人是词语的梦想着与歌者。 *诗歌折射诗人对自我、世界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 *诗人是哲人与歌者的合一。 *一些诗人留下的只是几篇佳作,另一些诗人则将通过其全部的写作,构造出一个完整的词语世界,其中,有人性的光,有灵魂的热,有智慧的风和生命的活力...
和毛宁好久没见了,最近的印象也只是前两年在电视节目中听过一次他的表演。当时有个印象就是声音有变化,似乎老成些了,但这印象也比较模糊。 最近拿到了毛宁的新专辑《十二种毛宁》,听过颇有冲击感,让我回想起上边提到的声音变化。但此次细细听来,老成这...
《红楼梦》大观园中百花齐放,满园芳菲,争奇斗艳,莺娇燕妒。温柔和顺的花袭人像娇艳...
《知音》曾经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杜撰新闻事件+虚构故事+八卦离奇曲折的小说情节+让...
香港是不平等条约的牺牲品,是大英帝国强占的中国领土,是中国的南大门,是连接中国和...
有人说,灵感对于诗人的创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感觉,光靠灵感和激情是不够的。诗的产...
做了几十年报刊编辑,业余时间偶尔写点小诗短文。过去一直无胆量碰的,就是对文学作品...
当诗人或作曲家快要接近神经病边缘的时候,他就是大师。当他要是越过了这条界限,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