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时评杂谈 > 影视热评 >

《艺术家》给艺术家们兜头盖脸泼了一盆清醒冷水

时间:2012-03-01 13:45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郑彦英 点击:
艺术和审美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艺术家》看上去是黑白默片,却比上世纪的默片在艺术上高了许多。上世纪的默片,出彩的各有所长,但《艺术家》把它们的长处整合了,用在了一个片子里,于是,不同的精彩,混合成一个新的经典。

  昨天晚上与朋友小酌,结束后本应散步消食,却急不可耐地回家,站着,不断地倒换着脚,看完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
  
  看完后才觉得腿和脚很累。
  
  本片的故事很简单,1927年,乔治·瓦伦丁在当时风行的默片电影中是大红大紫的男主角。偶然与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邂逅,佩皮借他抢镜出风头,但乔治依然友好相待,关于他俩的花边新闻压过了他的新戏宣传,使制片老板极为不满。恰逢有声电影横空出世,老板借机包装佩皮上银幕,并让乔治坐冷板凳,乔治一气之下,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默片。但是默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迅速走红,成为首屈一指的明星。乔治在破产的边缘,辞退了跟随他多年的司机,拍卖了所有的收藏和衣物画像,却未想到全是佩皮让别人出面买的。乔治依然不解郁闷之情,放火烧胶片,却差点让他丧生。佩皮将他接到她豪华的家里休养,未想到他发现了他的所有拍卖品,都在佩皮这里,羞愧难当,欲自杀时,却是佩皮挽救了他,并以大牌明星的要挟,迫使制片方让乔治与他一同出演了舞蹈剧,乔治因此重新焕发艺术青春。
  
  重要的是,本片是一个默片,所有默片的经典元素几乎被全部用尽,而且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默片一样,也是黑白片。
  
  目前是一个电影电视五彩缤纷的时代,影视工作者挖空心思,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吸引观众,提高收视,但是,就在如此浮躁的时代,一个黑白默片,打败所有竞争对手,获得本届大奖。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一、从人物故事上讲,依然是传统的爱情高于一切、爱情拯救生命和事业的老套子,但是,这个套子恰恰是经典,爱与死,千百年来,都是文学作品最能冲击人们心灵的主题,于是,虽然是黑白片,虽然是默片,依然能吸引人。
  
  二、默片的台词极少,在银幕下方以字幕的方式出现,说明真正有用的台词,在影片中几句就够。
  
  三、男女演员表演都很到位,男演员获得影帝,名至实归。
  
  四、一些绝妙的情节和镜头让人不能忘怀,比如默默无闻的佩皮悄悄走进当红男演员乔治的住所,屋里没人,她看见乔治的西装挂在衣架上,过去抚摸西装,似乎就是拥抱乔治,为了逼真,她将一只手插进乔治西装袖子,反手拥抱住自己,正在陶醉时,乔治回来了。
  
  五、乔治那条狗,简直太棒了,如果动物可以获奖,它当之无愧。
  
  近一百年前的默片形式,突然在声画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站在制高点上,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虽然默片是近百年前的形式,在有声电影之后销声匿迹,现在的人,除了在电视里偶尔看过几回卓别林的默片外,从未在电影院看过,于是,它在今天,成了个新生儿,新的,总是吸引人眼球的。
  
  二、艺术和审美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艺术家》看上去是黑白默片,却比上世纪的默片在艺术上高了许多。上世纪的默片,出彩的各有所长,但《艺术家》把它们的长处整合了,用在了一个片子里,于是,不同的精彩,混合成一个新的经典。
  
  最后,我想说:《艺术家》给我们许多艺术家兜头盖脸泼了一盆冷水,让我们清醒:少些浮躁,多些宁静,宁静不是不动,而是厚积薄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者,不会是轻狂少年,必然是长期修炼的强者。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